-
公开(公告)号:CN11845873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734000.8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水资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B25/455 , C01B25/45 , H01M4/58 , H01M10/054
Abstract: 一种基于喷雾干燥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氟磷酸钒钠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是要解决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氟磷酸钒钠的电子导电性差、氟损失的问题。本方法:将碳源、磷源、钠源、钒源加水溶解后用喷雾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处理,得到前驱体粉末;再将前驱体粉末与氟源混合均匀后煅烧3~6h,得到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氟磷酸钒钠。它是核壳结构的微米球状颗粒,粒径约8μm,球壳厚度约为200nm,在1C倍率下,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10.60mAh/g,在10C和30C倍率下,其放电比容量分别为97.90mAh/g以及74.70mAh/g。可用于钠离子电池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472285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744968.9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江苏源氢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88 , H01M8/1004
Abstract: 一种适配低湿低背压工况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它涉及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它是要解决现有的膜电极在低湿低背压工况下易失水、质子传导困难致性能快速下降的问题。本方法:一、制备氧硫共掺杂碳材料;二、制备烷基咪唑基质子型离子液体;三、配制保水层浆料;四、制备保水层;五、配制膜电极催化层浆料;六、制备膜电极。本发明的膜电极在背压为100kPa、相对低湿度为20%的H2/O2环境下的峰值功率密度最高能够达到1.44W/cm2,比传统膜电极提升了8.3%。通过电堆极化测试表明,发明的膜电极在0.65V时的电流密度达到1.65A/cm2,可比传统膜电极提升了16%,可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34798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21019.4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拉曼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SERS基底电磁增强模拟结果分析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方法、系统及设备。针对现有的模拟分析方法进行SERS基底优化设计时存在与实际测量情况误差较大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分析SERS基底电磁增强效果的新方法。本发明综合SERS基底光谱采集条件及仪器硬件参数,计算采集SERS光谱时的激光光斑尺寸,将光斑范围内的电磁增强因子总和作为SERS基底电磁增强效果分析和优化设计的依据。本发明用于SERS基底理论模拟及优化设计领域,在SERS基底优化设计时综合了拉曼测试条件及硬件参数,所得理论最优SERS基底相较于现有分析方法更贴近实际测试情况,解决了现有的拉曼测量误差较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845253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769996.1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层三相界面的调控方法,它涉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法。它是要解决现有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层内部三相反应界面分布不均而影响电化学性能的技术问题。本方法:一、制备硫掺杂改性碳载体;二、制备Pt/C催化剂;三、配制膜电极浆料;四、制备膜电极。本发明通过碳载体硫掺杂改性提高载体的亲水性、分阶段调控浆料中溶剂配比以及控温工艺三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定向调控ionomer在Pt表面的吸附状态,实现ionomer在催化剂上的定向吸附,改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层内的Pt‑ionomer三相反应界面,提升催化层反应能力,降低催化剂使用量和成本,可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75959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06585.8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Ru‑M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涉及电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它是要解决现有的过渡金属单原子掺杂的M‑N‑C催化剂的氧还原性能比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催化剂是:Ru和M两种金属的原子形成原子对并嵌入碳载体中形成的,其中Ru与M分别与4个N配位,且Ru与M共用两个N,表现为N桥接式的Ru=2N=M配位结构;其中M为Cr、Mn、Fe或Co。制法:一、制备Ru‑ZIF‑8前驱体;二、制备Ru与N共掺杂的多孔碳载体;三、制备Ru‑M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该催化剂可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领域,特别是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其峰值功率密度突破1W/cm2。
-
公开(公告)号:CN110165418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1910304798.1
申请日:2019-04-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增强二维磁激元吸收率的多窄带超构材料吸收体及吸收率增强方法,属于超构材料吸收体技术领域。所述超材料吸收体有三层结构,底层为金属薄膜,中间层为电介质薄膜,顶层为具有尖端结构的周期性金属振子。所述方法利用避雷针效应,电磁场将聚集在尖端结构周围,利用近场耦合避雷针效应,通过对周期性二维金属振子的位置排布进行设计,使得顶层周期性振子的尖端结构之间发生强烈的近场耦合作用,进而增强二维磁激元共振模式的吸收率,从而使二维磁激元模式在多窄带超构吸收体设计中能得到应用。基于本方法设计的多带超材料吸收体可应用于热辐射体,生物传感,微型辐射热流计和红外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606314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010501698.0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B25/455 , C01B25/45 , H01M4/58 , H01M10/054
Abstract: 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三氟磷酸钒钠的制备方法,属于电池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其制备方法如下:(1)溶入碳源、钒源、磷源、氟源和钠源等原料;(2)加热条件下除去游离水,得到湿溶胶;(3)对湿溶胶进行真空干燥,得到干凝胶;(4)研细干凝胶,得到粉状前驱体;(5)在流动惰性气氛保护下,对前驱体进行预烧和焙烧,随炉冷却即可。本发明制得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三氟磷酸钒钠纯度高,消除了由杂相带来的3.3V(vs.Na+/Na)左右的低工作电压平台,提高了该种正极材料的工作电压和能量密度。本发明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制得的材料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优异的倍率、循环性能,能满足钠离子电池实际应用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576384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56797.7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90 , H01M4/86 , C25B11/091 , C25B11/067 , C25B1/04 , B82Y40/00 , B82Y30/00 , B01J27/24
Abstract: 一种铬基无机物耦合过渡金属氮掺杂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催化领域。所述方法以配置金属M‑联吡啶溶液为起点,然后在上述溶液中依次加入氯化钠、铬盐和有机铵盐并搅拌使固体溶解后蒸干得到混合粉末;然后通过退火‑去模板‑酸洗‑抽滤‑干燥得到催化剂。具有以下优点:通过熔融盐模板法将铬盐无机物载体引入到M‑N‑C原子级分散催化剂中取代常规碳载体,该方法适用于多种金属‑氮共掺杂碳催化剂(如Fe、Cu、Ni等);催化剂为相互连接纳米晶体组成的超薄的二维片状,可有效提升传质能力;铬基无机盐引入可提升法拉第效率、催化活性以及在高电流、长时间工作条件下的耐久性,明显优于商业铂碳催化剂以及过渡金属氮掺杂碳。
-
公开(公告)号:CN11526755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93146.8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R31/367
Abstract: 一种同时测得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开路电势曲线与熵系数曲线的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步骤:将需要仿真的电池拆解,组装为扣式半电池,在室温温度下先进行数圈充放电循环活化,然后再进行充电或放电(正极充电、负极放电)至满充或满放,然后以室温温度相同电流充放固定的容量(正极放电、负极充电),然后分别在不同温度下进行静置,静置之后放回室温下以相同电流充放固定的容量,重复上述操作,直到达到规定电压上限或下限,记录不同温度下电压以及电压差。然后开路电势曲线拟合采用正切函数与指数函数的结合,熵系数曲线拟合采用多项式拟合,从而得到开路电势曲线与熵系数曲线。
-
公开(公告)号:CN114515501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210263120.5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硫循环和络合剂再生的络合吸收NO同步反硝化脱氮方法,涉及一种络合吸收NO同步反硝化脱氮方法。目的是解决现有的络合吸收耦合生物还原法烟气脱硫脱硝的络合剂损耗高的问题。方法:步骤一、硫酸盐还原的生物喷淋塔和铁还原反硝化的EGSB反应器独立启动;步骤二、烟气脱硫脱硝与络合剂再生耦合。本发明结合烟气脱硫和络合吸收‑生物还原脱硝过程,实现烟气同步脱硫脱硝;利用烟气中二氧化硫转化得到的硫化物,将脱硝工艺中生成的Fe(III)EDTA还原为Fe(II)EDTA,实现络合剂的再生和单质硫的回收,节约络合剂的成本,也可以减少烟气脱硫过程中废渣的产生量及对环境的影响。脱硝和脱硫效率能够达到10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