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93791B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0910210384.9
申请日:2009-11-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铸板坯高温防氧化涂料的制备工艺,该工艺将120目以下的25~55wt%SiO2、10~20wt%Al2O3、11~23wt%MgO等组分在内的粉料、含碳还原剂、无机粘结剂、表面活性剂、悬浮剂等分别研磨混合均匀,然后用水充分混合搅拌均匀,最终调节涂料的密度在1200~1500kg/m3。该涂料既可以对连铸板坯常温喷涂又可以直接对高温铸坯进行喷涂,并在高温作用下形成连续完整的保护涂层,有效的降低铸坯的温降以及在加热炉均热过程中的高温氧化烧损,不改变基体的原有性能,有效的降低合金元素在铸坯表面的贫化。铸坯出加热炉后涂层自然剥落能力强,铸坯氧化基体平整。该氧化涂料原料易得,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适用于各种钢在700~1300℃/2~8小时加热时的防氧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798655A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1010151005.6
申请日:2010-04-1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具有低屈强比的深冲性能良好的微碳铝镇静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汽车用钢技术领域。通过在微碳铝镇静钢成分的基础上添加0.001-0.008%的B,并控制热轧卷取温度和退火温度得到具有低屈强比的深冲性良好的微碳铝镇静钢。微碳铝镇静钢的组分及质量百分比含量为:C:0.01-0.06%,Si≤0.5%,Mn≤0.4%,P≤0.02%,S≤0.02%,Al≤0.07%,N≤0.06%,B:0.001-0.008%,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钢中的元素B用于固定钢中的N并有利于在退火后获得粗大的铁素体晶粒,从而使得退火钢板具有低的屈服强度和高的r值。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经过热轧低温卷取、冷轧和连续退火能够获得屈服强度≤130MPa,屈强比≤0.39,r值≥1.5,深冲性良好的微碳铝镇静钢。
-
公开(公告)号:CN101693791A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申请号:CN200910210384.9
申请日:2009-11-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铸板坯高温防氧化涂料的制备工艺,该工艺将120目以下的25~55wt%SiO2、10~20wt%Al2O3、11~23wt%MgO等组分在内的粉料、含碳还原剂、无机粘结剂、表面活性剂、悬浮剂等分别研磨混合均匀,然后用水充分混合搅拌均匀,最终调节涂料的密度在1200~1500kg/m3。该涂料既可以对连铸板坯常温喷涂又可以直接对高温铸坯进行喷涂,并在高温作用下形成连续完整的保护涂层,有效的降低铸坯的温降以及在加热炉均热过程中的高温氧化烧损,不改变基体的原有性能,有效的降低合金元素在铸坯表面的贫化。铸坯出加热炉后涂层自然剥落能力强,铸坯氧化基体平整。该氧化涂料原料易得,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适用于各种钢在700~1300℃/2~8小时加热时的防氧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693253A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申请号:CN200910211123.9
申请日:2009-11-0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素体区轧制高强IF钢的方法。该高强IF钢是在普通Nb+Ti-IF钢种添加微量的Mn≤1.8%、P≤0.1%、Cr≤0.5%、Mo≤0.5%等固容强化行合金元素,以提高IF钢的强度。生产该高强IF钢加热温度≤1150℃,保温0.5~1小时,开轧温度1100℃,粗轧在奥氏体区进行,粗轧压下率为80%,以细化粗轧后奥氏体晶粒;精轧在铁素体区轧制进行,终轧温度≤780℃,层流冷却后进行卷取。本方法大幅度降低由此产生的氧化铁皮损耗,提高带钢质量,可以以更少的能耗生产更宽更薄的热轧板带。
-
公开(公告)号:CN112326084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11095991.8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X射线测量含织构材料残余应力的方法,涉及一种无损检测方法。钢铁、铜、铝等板带材在加工完成后,表面会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由于织构的存在,导致经典的应力分析中间失去线性关系,使采用X射线测应力法的工作变得十分困难。本发明针对含强织构的板带材工件,首先测试工件的织构类型和体积百分比,然后测量对应取向下的杨氏模量和晶格畸变,再利用dψ‑sin2ψ在强取向处可保持较窄的线性关系(如图1所示),反推具有加权意义的杨氏模量和点阵畸变,最终计算获得具有强织构板带材的残余应力。本发明为具有强织构的板带材,提供了一种简便利用X射线测残余应力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238140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010948767.2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改善高碳钢棒线材心部组织的电脉冲处理方法,属于高线轧钢技术领域。该工艺采用多段电脉冲和粗轧相结合的方法,其中每一段的加热过程均采用电脉冲处理手段,工艺步骤如图1所示。具体的技术要求为:电脉冲的频率为0.85‑0.50Hz,脉冲电压为2800‑3200V,电容器容量为100‑500μF;首次粗轧前的加热温度为850‑900℃,电脉冲时间为300‑360s,等效应变控制在0.30‑0.35;第二次粗轧前的加热温度为1000‑1050℃,电脉冲时间为240‑300s,等效应变控制在0.25‑0.40;第三次粗轧前的加热温度为1050‑1100℃,电脉冲时间为120‑180s,等效应变控制在0.45‑0.65;其中,每一次电脉冲处理前,要求铸坯心部和表面温差控制在20℃以内。该工艺的优点在于,提高了高碳钢棒线材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586672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910993672.X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 , 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82B钢盘条索氏体化率的斯太尔摩冷却方法,涉及冶金工业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吐丝温度为930±10℃;通过控制0‑13#风机的风量来控制盘条的冷却速度,使得盘条进入5#风机区域时,搭接点处温度为640±10℃,盘条进入7#风机区域时,搭接点处温度为610±10℃,并确保盘条在5‑13#风机区域时,搭接点处和非搭接点处的温度在560~660℃之间。本发明对斯太尔摩风冷线的冷却工艺进行精准优化协调控制,在不增加任何设施的条件下,大幅度提高了82B钢盘条的索氏体化率,且有效提高了盘条的综合力学性能,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推广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26084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095991.8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X射线测量含织构材料残余应力的方法,涉及一种无损检测方法。钢铁、铜、铝等板带材在加工完成后,表面会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由于织构的存在,导致经典的应力分析中 间失去线性关系,使采用X射线测应力法的工作变得十分困难。本发明针对含强织构的板带材工件,首先测试工件的织构类型和体积百分比,然后测量对应取向下的杨氏模量和晶格畸变,再利用dψ‑sin2ψ在强取向处可保持较窄的线性关系(如图1所示),反推具有加权意义的杨氏模量和点阵畸变,最终计算获得具有强织构板带材的残余应力。本发明为具有强织构的板带材,提供了一种简便利用X射线测残余应力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238140A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10948767.2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改善高碳钢棒线材心部组织的电脉冲处理方法,属于高线轧钢技术领域。该工艺采用多段电脉冲和粗轧相结合的方法,其中每一段的加热过程均采用电脉冲处理手段,工艺步骤如图1所示。具体的技术要求为:电脉冲的频率为0.85‑0.50Hz,脉冲电压为2800‑3200V,电容器容量为100‑500μF;首次粗轧前的加热温度为850‑900℃,电脉冲时间为300‑360s,等效应变控制在0.30‑0.35;第二次粗轧前的加热温度为1000‑1050℃,电脉冲时间为240‑300s,等效应变控制在0.25‑0.40;第三次粗轧前的加热温度为1050‑1100℃,电脉冲时间为120‑180s,等效应变控制在0.45‑0.65;其中,每一次电脉冲处理前,要求铸坯心部和表面温差控制在20℃以内。该工艺的优点在于,提高了高碳钢棒线材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648421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910865995.0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脱碳弹簧钢表面脱碳层厚度的计算方法,属于高线轧钢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计算不同脱碳气氛条件下,钢件表面的理论平衡碳浓度;然后,计算在不同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条件下,脱碳层内的碳含量及碳在铁素体中的扩散系数;最后,根据脱碳模型计算公式并结合高斯误差函数分析,计算钢件表面脱碳层厚度。通过热轧生产线的实时数据库中炉内气氛参数、温度参数及时间参数,可实时进行热连轧过程中脱碳层厚度的在线预测,依此调整热轧工艺参数,以达到降低脱碳层厚度,改善弹簧钢表面质量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