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86672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910993672.X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 , 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82B钢盘条索氏体化率的斯太尔摩冷却方法,涉及冶金工业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吐丝温度为930±10℃;通过控制0‑13#风机的风量来控制盘条的冷却速度,使得盘条进入5#风机区域时,搭接点处温度为640±10℃,盘条进入7#风机区域时,搭接点处温度为610±10℃,并确保盘条在5‑13#风机区域时,搭接点处和非搭接点处的温度在560~660℃之间。本发明对斯太尔摩风冷线的冷却工艺进行精准优化协调控制,在不增加任何设施的条件下,大幅度提高了82B钢盘条的索氏体化率,且有效提高了盘条的综合力学性能,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推广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527922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993655.6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 , 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回火全贝氏体组织塑料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钢铁技术领域,其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20-0.35%,Si:0.25-0.45%,Mn:0.50-0.8%,Cr:1.4-2.0%,Mo:0.15-0.25%,Ti:0.020-0.035%,B:0.0015-0.0030%,Alt:0.02-0.04%,S:≤0.003%,P:≤0.015%,H:≤0.0003%,N:≤0.00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本发明未添加Ni和Zr等贵重合金元素,通过优化成分设计,合理控制Si、Mn、Cr、Alt等合金元素的加入量,从而使各元素相互配合协同作用,最终得到了一种强度和韧性等力学性能优良的塑料模具钢,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很好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586672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93672.X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 , 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82B钢盘条索氏体化率的斯太尔摩冷却方法,涉及冶金工业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吐丝温度为930±10℃;通过控制0-13#风机的风量来控制盘条的冷却速度,使得盘条进入5#风机区域时,搭接点处温度为640±10℃,盘条进入7#风机区域时,搭接点处温度为610±10℃,并确保盘条在5-13#风机区域时,搭接点处和非搭接点处的温度在560~660℃之间。本发明对斯太尔摩风冷线的冷却工艺进行精准优化协调控制,在不增加任何设施的条件下,大幅度提高了82B钢盘条的索氏体化率,且有效提高了盘条的综合力学性能,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推广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1667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92446.3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 , 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D11/22
Abstract: 一种基于铸坯组织在线调控抑制表面裂纹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建立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数据库;建立连铸水平段开始至加热炉口铸坯组织调控系统,基于冷却过程控制对铸坯组织进行调控。本发明有益效果为:在连铸结束铸坯水平段通过冷却过程控制对铸坯表层组织进行调节,一方面建立的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数据库,为基于温度制度的组织调控提供精准数据;另一方面根据连铸钢种,调控开始温度和结束温度从建立的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数据库实时调用,调控过程中的冷速根据钢的组织要求和铸坯实时温度进行动态计算,针对不同钢种和目标组织的调控更为精准;不但对铸坯表面组织进行调控,完全采用自动控制,具有精准、高效、便捷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4965848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93541.4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 , 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评价高炉用捣固焦反应性的方法,包括建立捣固焦反应性综合评价指数对不同的捣固焦反应性进行评价,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待测定的捣固焦,根据捣固焦的灰分Ad和挥发分Vd,计算得到碱催化指数MCI;2)检测所述捣固焦的气孔结构,检测所述捣固焦的径厚比K和孔隙率X;3)检测所述捣固焦的高温反应速率,得到在1100℃下溶损反应25%的平均反应速率V;4)对所述捣固焦的反应性参数进行无量纲化分级处理,捣固焦的碱催化指数MCl、径厚比K、孔隙率X和平均反应速率V进行无量纲化分级处理;5)建立捣固焦反应性评价指数R;6)判断R值大小,评价待测定捣固焦反应性高低。该方法有利于提高捣固焦质量,降低高炉炼铁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355064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104759.6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B3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材料轧制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安装在支撑架上的轧制机构,支撑架上设置有多个送料辊,轧制装置包括外壳体、主动旋转轧辊和从动旋转轧辊,主动旋转轧辊和从动旋转轧辊安装于外壳体的内壁上,主动旋转轧辊与从动旋转轧辊之间留有间隙,送料辊上套设有滑动环和限定环,送料辊的两端均设有固定环,送料辊的左端固定环与滑动环之间装配有弹性复位件,限定环上设置有锁定螺栓。本发明的钢材料轧制装置的送料辊设置滑动环和限定环,通过调校限定环的位置适应不同宽度的钢材料,弹性复位件恢复形变促使滑动环向送料辊的中部滑动,滑动环自动将偏移钢材推向靠拢限定环,保证轧制后的钢材成品率高,大大提升生产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638516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210292847.6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 , 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炉用捣固焦热性能的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择基准常规顶转焦炭;步骤2:选择待测定的捣固焦;步骤3:建立综合评价指数P,计算综合评价指数P;步骤4:判断P值大小,评价待测定焦炭质量。有利于提高捣固焦质量,并为高炉操作者提早预判捣固焦对炉况的影响,作出操作应对措施,降低高炉炼铁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62366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410067104.8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 , 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碳化钢渣骨料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烟气外排管、烟气进气管、旋转托辊、烟气分布器、导气管、布料器、进料输送带,碳化装置一侧的上方安装有进料输送带,碳化装置另一侧的下方安装有烟气进气管,烟气进气管与烟气分布器相连通,且烟气分布器的下方安装有旋转托辊,碳化装置的内腔安装有布料器与导气管,布料器位于进料输送带的出料处,且导气管位于布料器的下方,碳化装置的顶部安装有烟气外排管。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添加碱性钙离子螯合剂来促进f‑CaO添加碱性钙离子螯合剂向Ca2+的转化、以及烟气中,既可以加快CO2向COf3‑2‑CaO的转化来加速碳化向Ca2+的转化,又可。且以增加环境的pH值,以促进CO2向CO32‑的转化,EDTA循环使用,具有催化剂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638516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292847.6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 , 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炉用捣固焦热性能的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择基准常规顶转焦炭;步骤2:选择待测定的捣固焦;步骤3:建立综合评价指数P,计算综合评价指数P;步骤4:判断P值大小,评价待测定焦炭质量。有利于提高捣固焦质量,并为高炉操作者提早预判捣固焦对炉况的影响,作出操作应对措施,降低高炉炼铁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404145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104717.2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B4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轧制装置,它包括轧制工作台、冷却机构和呈封闭状态的防护罩;金属工件于该轧制工作台实现轧制加工,防护罩内部形成冷却室,该冷却机构包括制冷器、制冷室、输出管道、冷气吹嘴、鼓风机、吸湿器和回流管道,制冷器固定装配于制冷室内,制冷室、输出管道、冷气吹嘴、冷却室、回流管道首尾依次连通形成封闭的循环回路,输出管道和回流管道的内壁上分别固定装配有该吸湿器,鼓风机驱动吸热气体在该循环回路中持续单向循环流动。该轧制装置通过气体作为换热介质,其流速快且对工件的冲击性小,能够与工件的内部、外部的所有外表面直接接触而及时、快速的换热,降低工件的各个局部的温差,能够极大限度消除产品内部因温差形成的应力,保障产品性能和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