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横向分层控制方法稳定性增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88240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08881.X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飞机横向分层控制方法稳定性增强系统,属于自动飞行控制技术领域,涉及自动飞行控制技术领域。符合民用航空Ⅲa级控制系统设计标准。该系统采用外环PID航迹跟踪控制与内环横向航向模型预测控制(MPC)相结合的分层控制架构。外环PID控制负责航迹的基本跟踪,而内环MPC则对航向角和轨迹进行精细调节,以确保飞机精确对准跑道并稳定飞行。通过将PID控制的简易性与MPC的多变量优化能力结合,该方法不仅提升了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还显著减少了计算负担,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与抗干扰能力。此系统在复杂飞行环境下能够有效提高飞机横向控制的稳定性,确保飞机在执行自动着陆任务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复杂边界下固定长度轴向移动弦线系统侧向振动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0250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925240.1

    申请日:2023-07-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边界下固定长度轴向移动弦线系统侧向振动获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根据动力学特性和力学原理,建立固定长度轴向移动弦线系统在质量‑阻尼‑弹簧边界和Dirichlet边界条件下的动力学模型;步骤二:将计算域转换为特征线域,在特征线域的端点建立在Dirichlet边界条件下的波反射方程和在质量‑阻尼‑弹簧的复杂边界条件下的波反射方程;步骤三:采用Duhamel积分进行求解,得到波反射方程解析解;步骤四:根据小步长内波形线性假设,采用快速递推的方法,得到特征线域内波反射方程半解析解;步骤五:根据左右行波的叠加方法,将特征线域的计算结果叠加得到原始时空域,得到固定长度轴向移动弦线系统的振动结果。

    基于双时间尺度的柔性关节柔性杆机械臂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720456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390351.X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时间尺度的柔性关节柔性杆机械臂控制方法,首先建立柔性关节柔性杆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分解为慢子系统和快子系统;建立慢子系统的自适应超螺旋滑模控制器;快子系统的自适应动态规划最优控制器;最后将超螺旋滑模控制器和动态规划最优控制器叠加得到复合控制器。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双时间尺度的柔性关节柔性杆机械臂控制方法,考虑了模型参数的不确定和外界扰动上界未知情况下的控制问题;利用自适应动态规划理论,克服了传统方法利用LQR对快子系统进行控制时依赖模型的缺陷,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针对具有柔性关节柔性杆的机械臂,在存在参数不确定与外界扰动的情况下,实现对期望轨迹的追踪和振动抑制。

    基于气囊阵列触觉感知的模式识别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507425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50629.4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气囊阵列触觉感知的模式识别方法及系统,主要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根据气囊阵列机器人皮肤感知系统采集到不同对象的触觉数据,利用该触觉感知数据训练得到模式识别的算法模型,最后,针对未知触觉感知数据的接触类型,利用该机器学习算法模型进行识别。本发明方法采用XG-Boost、LightGBM主流分布式机器学习框架和随机森林等多种机器学习算法,构造了基于Stacking集成策略的融合模式识别算法,可进一步提升模型预测效果,针对大型数据集也有着良好的鲁棒性。

    非解耦机构的惯性力引起末端弹性变形误差补偿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91334B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611268396.3

    申请日:2016-12-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非解耦机构的惯性力引起末端弹性变形误差补偿法,其包括步骤:在一个六自由度串联机构处于非解耦状态而形成一个非解耦机构时,确定该非解耦机构的末端位姿及加速度;在一个特定条件下,获得在该非解耦机构的各个自由度在不同状态下的惯性力;根据该非解耦机构在各个自由度的不同状态下的惯性力,建立与该非解耦机构的末端位姿与该非解耦机构的各个自由度在不同状态下的惯性力的一个末端位姿误差补偿数据库;以及在试验的过程中,获得该非解耦机构的末端位姿及加速度和根据该末端位姿误差补偿数据库,对该非解耦机构的末端位姿进行补偿。

    非接触式面测量三坐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362224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138768.3

    申请日:2018-02-1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面测量三坐标装置,包括底板、沿纵向滑动安装于底板上的龙门架、沿横向滑动安装于龙门架横梁上的滑块、固定于滑块的CCD相机镜头及投影机镜头和用于驱动龙门架及滑块滑动的驱动系统;所述驱动系统包括电机、用于驱动龙门架滑动的纵向传动机构和用于驱动滑块的横向传动机构,所述电机的转轴与所述纵向传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横向传动机构用于使滑块与龙门架联动;驱动结构简单,装置成本低,控制精度高,利于提高测量效率,适用于非接触式面测量;直接在线测量,并且通过数字光栅使得测量速度快、操作方便;三维点云通过坐标变换直接获得,不需要数据拼接,具有高的测量精度;易于信息集成和管理,可实现智能检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