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度隐变量状态空间模型轴承退化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2001256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056245.4

    申请日:2025-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度隐变量状态空间模型轴承退化预测方法及系统,使用数据变换函数Box‑Cox对轴承的仿真退化数据与真实退化数据进行修正,融合多种时域退化特征得到退化健康指标,通过差分变换获得表征轴承退化率的退化状态;在状态空间模型框架下,构建基于深度隐变量状态空间模型的预测模型;对仿真退化数据和真实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融合、差分,得到两者的退化状态;使用仿真退化数据获得退化状态预训练深度隐变量状态空间模型,初始化空间模型权重,再使用基于深度隐变量状态空间模型的预测模型对真实数据获得的退化状态进行预测,通过对预测得到的退化状态进行累加,获得轴承退化预测值。解决现有过程复杂,耗费大量时间、资源的技术问题。

    一种导波信号的多样性扩充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45295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211055536.4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波信号的多样性扩充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S1,对导波信号进行连续小波变换,得到M组尺度信号;S2,分别在特定的取值范围内,随机生成M组幅度系数和频率系数;S3,根据尺度信号、幅度系数和频率系数,计算得到M组新的尺度信号功率谱;S4,采用平均尺度功率对M组新的尺度信号功率谱进行计算,计算所有新的尺度信号的平均功率,得到该导波信号的一个扩充后的波包信号;S5,重复S2‑S4,能够对各种导波信号进行扩充,并且具有物理含义和可解释性。

    一种带有射流控制的转向架减阻防雪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65126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689027.X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射流控制的转向架减阻防雪系统,包括设置在转向架安装区域的导流模块、气体增压分流模块、射流控制模块,还包括车速感知模块、温度感知模块、积雪厚度感知模块。本发明能够控制射流对转向架所在区域的积雪进行清除,避免后续积雪的堆积,同时能够防止风雪侵入转向架所在的腔体内,在进一步避免积雪的同时也能够降低列车的行进阻力,达到综合改善的效果,针对列车运行状态、列车运行环境、转向架区域积雪状态等条件而能够形成一套完整的动作控制指令,针对复杂运行场景实现智能控制,确保在风雪环境中完成转向架区域防/除雪及一定的减阻功能,在非风雪环境中实现列车气动减阻。

    升力翼高速列车通过隧道的升力稳定性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85057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048902.6

    申请日:2024-0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升力翼高速列车通过隧道的升力稳定性控制方法,在每节高速列车上安装升力翼,当列车在明线运行时的升力翼攻角为第一设定值,当升力翼距离隧道入口为设定距离时,开始将升力翼攻角调整为第二设定值,当列车驶出隧道后,升力翼攻角恢复为第一设定值。本发明能够让列车在明线运行时获得较好的升阻比,降低轮轨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有效地降低轮轨之间的磨损、降低轮轨之间摩擦损失的能耗,进而提升铁路设备的使用期限,列车进入隧道后升力可与明线时保持基本相同,精确地对列车在明线和隧道内运行时的升力进行自动稳定控制,减少了升力波动带来的车体抖动,从而提高了列车使用期限和乘客舒适性。

    一种横向气动性能预测的列车横截面构型设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52125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90074.3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横向气动性能预测的列车横截面构型设计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目标高速列车的几何参数和运动姿态参数定义目标高速列车的横截面几何原点和节点矢量;基于节点定义控制点矢量,并根据节点矢量和控制点矢量构建三维几何模型,并对三维几何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列车气动载荷系数;基于列车气动载荷系数建立大风环境横向气动性能的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构建学习模型,通过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对学习模型进行优化,并通过优化后的学习模型建立风速、车速、横截面集几何参数与列车气动载荷系数的最优映射关系;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高速列车车体横截面构型方式存在准确度较低的问题。

    一种风切变下高速列车安全运行阈值速度确定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473769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94198.9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风切变下高速列车安全运行阈值速度确定方法,包括:根据线路实际风切变风速的演变情况判断是否考虑连续风切变;当相邻风切变间隔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考虑独立风切变影响,当相邻风切变间隔时间小于预设阈值时,考虑连续风切变影响;通过风切变‑列车动力学相应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基础风速、风切变峰值风速、阶跃时间、风切变峰值持续时间、相邻风切变间隔时间以及风向变化对目标高速列车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得到最不利风切变情况与表征参数;基于最不利风切变情况与表征参数组合确定目标列车安全行驶阈值速度;本发明解决现有的大风下高速列车安全形势阈值速度确定方法没有考虑风切变影响的问题。

    一种高速铁路隧道口缓冲结构设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39073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089695.0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隧道口缓冲结构设计方法,包括:S1、设计样本工况隧道口缓冲结构参数;对样本工况进行数值模拟监测预选数值项作为标量场;S2、基于POD重构原理,根据数值模拟和标量场得到POD模态;根据隧道口缓冲结构参数和POD模态预测不同缓冲结构下的POD模态系数;S3、根据POD模态和不同缓冲结构下的POD模态系数,重构出不同缓冲结构下的标量场数据记为重构标量场数据集;S4、对重构标量场数据集中的标量场数据进行寻优处理得到最优标量场数据;根据最优标量场数据逆向分析得到最优隧道口缓冲结构参数,对隧道口缓冲结构进行设计。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执行本发明的高速铁路隧道口缓冲结构设计方法的系统。

    有效路径寻优和时差匹配的lamb波损伤定位方法及相关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93032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97574.2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有效路径寻优和时差匹配的lamb波损伤定位方法及相关装置,包括:对目标定位损伤区域进行网格化环境构建,得到网格点到传感器的lamb波信号的理论时间差;采集实际损伤源到不同传感器的lamb波信号,对信号进行时频域分析,分离出特定频率信号,计算不同传感器采集的lamb波信号的实际到达时间差;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实际到达时差和理论到达时间差来判断节点与损伤源的偏离程度,偏离程度最小的节点即为损伤源定位坐标。本发明通过路径规划的算法优化改进,使理论的lamb波传播路径与实际的传播路径更接近,求出更为精确的理论到时差。

    高速铁路沿线大风监测点的设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36474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1268104.1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沿线大风监测点的设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铁路沿线需要布设大风监测点的区域范围;对区域范围建立地形地貌三维模型并进行网格离散,确定风加速因数数值大于设定值的若干风速危险点;以此划分风速危险区域,进行该区域范围内的二次分区,形成多个布设大风监测点的二级次区域;对各个二级次区域设置若干二级风速监测点,并进行风场特性模拟,得到各二级风速监测点对列车运行影响最大的最不利风加速因数数值及其对应的风向角;通过对比分析,标定各二级次区域大风监测点的具体位置并进行优化,并在优化后的大风监测点布设大风监测的相关设备设施。本发明具有成本低、布设方便、维护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

    一种带有柔性防溅防冰装置的高速列车

    公开(公告)号:CN11627963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62867.6

    申请日:2023-0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柔性防溅防冰装置的高速列车,包括转向架舱和转向架,还包括柔性防溅防冰装置,所述柔性防溅防冰装置包括柔性吊板和柔性吊绳,所述柔性吊绳为柔性可弯曲不可伸缩绳,所述柔性吊板为柔性薄板;所述柔性吊板通过柔性吊绳悬吊于转向架舱顶部,且位于转向架的高速旋转结构部件的正上方。柔性防溅防冰装置的设置防止转向架的高速旋转结构部件表面的雪融水在高速列车转向架舱内的大范围飞溅;柔性吊绳与柔性吊板可以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受转向架舱内高速湍流风激励下产生无源高频振动,能有效避免雪水在转向架舱内的飞溅及凝结,其结构简单,防溅防冰效果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