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片制造装置
    61.
    发明公开
    薄片制造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17758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0791923.7

    申请日:2024-06-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加湿效率提升的薄片制造装置。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解纤部,其对材料进行解纤以形成为纤维;纤维堆积部(18),其使纤维进行堆积以形成第二料片(M8);加压部,其对第二料片(M8)进行加压以形成为薄片;加湿机构(10),其向纤维堆积部(18)供给加湿空气(E1),纤维堆积部(18)具备对从解纤部被供给来的纤维进行搅拌的旋转部(6)、对旋转部(6)进行收纳的壳体(3)、以及被设置在壳体(3)的下方且将第二料片(M8)在输送方向上进行输送的网带(191),通过在网带(191)上堆积纤维从而在网带(191)上形成第二料片(M8),加湿机构(10)具有相对于纤维堆积部(18)而被设置在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且向纤维堆积部(18)供给加湿空气(E1)的上游侧喷嘴(601)。

    喷墨透明油墨组合物及记录方法
    6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7704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0803337.X

    申请日:2024-06-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喷墨透明油墨组合物及记录方法,目的在于提供环境适应性高且在抑制涂膜的黄变的同时,固化性优异、低温保存性优异的喷墨透明油墨组合物等。喷墨透明油墨组合物包含:光引发剂、荧光增白剂及聚合性单体,所述光引发剂包含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膦酸乙酯,所述聚合性单体包含含芳环单体及含羟基单体,相对于所述喷墨透明油墨组合物的总量,所述荧光增白剂的含量为0.2质量%以上。

    盒以及薄片的热熔敷方法
    6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7594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0791916.7

    申请日:2024-06-19

    Inventor: 长岛巧 大屋瞬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能够减少在印刷装置的液体导入部与液体供给部之间产生间隙的可能性的盒及薄片的热熔敷方法。盒具备:液体收纳部;液体供给部;收纳部,其具备具有开口、多个熔敷凸部、多个热熔敷部的壁部,开口与液体供给部连接,多个熔敷凸部为以分别隔开间隔的状态沿开口的外边缘排列的多个凸部,多个热熔敷部附着在多个熔敷凸部的表面的一部分上并以分别隔开间隔的状态配置;薄片,其对开口、多个熔敷凸部和多个热熔敷部进行覆盖同时以能够剥离的方式与多个熔敷凸部接合,多个熔敷凸部分别为由能够热熔敷的原材料形成的凸部中未因热熔敷而熔解的部分,多个热熔敷部分别为与薄片热熔敷前的凸部中的因热熔敷而熔解所形成的部分,且一部分与薄片相接。

    驱动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机器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17569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0812076.8

    申请日:2024-06-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驱动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机器人系统,提供能够进行稳定的启动的压电驱动部的控制方法以及机器人系统。具有超声波致动器以及从所述超声波致动器接受驱动力而被驱动的被驱动体的驱动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启动步骤,以第一驱动模式启动所述超声波致动器;驱动模式切换步骤,在所述启动时所述被驱动体未达到期望的驱动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超声波致动器的驱动模式切换为与所述第一驱动模式不同的第二驱动模式;以及驱动模式恢复步骤,在所述被驱动体达到所述期望的驱动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超声波致动器的驱动模式从所述第二驱动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一驱动模式。

    液体补给容器
    6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5991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0776743.1

    申请日:2024-06-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补给容器,其能够抑制液体从液体补给容器流出,直到液体补给容器开始初次液体补给为止。液体补给容器所具备的液体出口形成部具备:密封部件,其被设置在液体流出通道中;阀,其被设置在液体流出通道中;流道封闭部件,其被设置在开口与阀之间的液体流出通道中。阀为具有弹簧部件、在闭阀状态下被弹簧部件朝向密封部件施力的阀体、与阀体连接并且在阀的至少开阀状态下与流道封闭部件接触的接触部的弹簧阀。流道封闭部件为内塞,其以能够通过来自液体出口侧的按压而脱离的方式与液体出口形成部卡合,且在液体补给容器的初次使用中,通过被液体导入针经由阀按压而从液体出口形成部脱离。

    振动器件
    66.
    发明公开
    振动器件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15482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0758662.9

    申请日:2024-06-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振动器件,具有Q值高的振动元件。振动器件具有:基座;以及振动元件,其包含振动部、厚度比振动部薄的薄壁部以及经由薄壁部与振动部连接的支承部,该振动元件在支承部处借助于金属凸块与基座接合,在设振动部的厚度为t1、从薄壁部的表面到振动部的表面为止的长度为h1时,满足0.01≤h1/t1≤0.156。

    集成电路装置和振荡器
    6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5480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0759406.1

    申请日:2024-06-13

    Inventor: 宇野智博

    Abstract: 提供集成电路装置和振荡器,能够降低由于连接盘与晶体管之间的寄生电阻而使流过晶体管的电流下降的可能性。集成电路装置包含:第1连接盘,其被提供电源电压和接地电压中的一方;第2连接盘,其被提供所述电源电压和所述接地电压中的另一方;第1晶体管,其具有被输入温度控制信号的第1栅极、与所述第1连接盘电连接的第1漏极、以及与所述第2连接盘电连接的第1源极;第1漏极连接用通孔布线,其是将所述第1连接盘和所述第1漏极电连接的通孔布线;第1源极连接用通孔布线,其是将所述第2连接盘和所述第1源极电连接的通孔布线,在俯视时,所述第1漏极与所述第1连接盘重叠,所述第1源极与所述第2连接盘重叠。

    薄片制造装置、以及清洁装置
    6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1448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0736413.X

    申请日:2024-06-07

    Inventor: 田村哲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清扫辊的清洁能力持续保持的薄片制造装置、以及清洁装置。薄片制造装置(1)的特征在于,具有:处理辊(72),其对含有纤维的料片(W)进行加工;清扫部(42),其包括清扫辊部(230)、刮板部(241)、以及锤体部(244);控制部(5),清扫辊部(230)对处理辊(72)进行清扫,刮板部(241)对清扫辊部(230)进行清扫,控制部(5)使锤体部(244)进行动作,以对刮板部(241)施加冲击。

    机械臂
    69.
    发明公开
    机械臂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09898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0739555.1

    申请日:2024-06-07

    Inventor: 高原大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机械臂,能够在不使轴承的预压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齿接触调整。机械臂具有:第一臂;第二臂,以绕第一转动轴转动的方式与第一臂连结,并具有载置面;轴承箱,载置于载置面;轴承,以被预压的状态收纳于轴承箱;第一齿轮,贯通轴承箱而插入第二臂内,并以绕第一转动轴旋转的方式经由轴承被轴支承于轴承箱;第二齿轮,被轴支承于第二臂,在第二臂内与第一齿轮啮合;以及调整部件,介于载置面与轴承箱之间,通过调整载置面与轴承箱的分离距离,来调整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齿接触。

    机械臂
    70.
    发明公开
    机械臂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09898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0739554.7

    申请日:2024-06-07

    Inventor: 高原大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机械臂,能够抑制轴承的破损、损伤。机械臂具有:第一臂,具有在内部连通的第一插入孔和第二插入孔;轴承箱,插入所述第一插入孔;第一齿轮,贯通所述轴承箱而插入所述第一插入孔;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配置于所述轴承箱内,以使所述第一齿轮相对于所述第一臂绕第一旋转轴旋转的方式进行支承,并沿着所述第一旋转轴分离地配置;以及第二齿轮,插入所述第二插入孔,并在所述第一臂内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