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迁移率和PTAT温度补偿的振荡器频率

    公开(公告)号:CN11956149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205954.6

    申请日:2024-08-3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基于迁移率和PTAT温度补偿的振荡器频率。在示例中,系统(100)包括第一晶体管(102),其具有耦合到电流镜(126)的第一端子,以及耦合到第一电流源(116)和电阻器(120)的控制端子。系统(100)包括第二晶体管(104),其具有耦合到电流镜(126)的第一端子、与第一晶体管(102)的第二端子耦合的第二端子,以及耦合到电阻器(120)和第二电流源(118)的控制端子。系统(100)包括第三晶体管(106),其具有耦合到电压端子(122)的第一端子、耦合到第二晶体管(104)的控制端子的第二端子,以及耦合到第二晶体管(104)的第一端子的控制端子。系统(100)包括第四晶体管(108),其具有耦合到电流镜(126)的控制端子、彼此耦合并与第一晶体管(102)的第二端子耦合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

    一种RC振荡器电路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4383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19714.0

    申请日:2024-11-13

    Inventor: 黄继成 姜帆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RC振荡器电路,包括:基准电流模块,提供一基准电流和一参考电压;缓冲器模块,缓冲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基准电流模块;时钟产生模块,与基准电流模块和缓冲器模块连接,于一组开关时序信号的作用下输出时钟信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漂RC振荡器电路,通过基准电流模块产生不随温度变化的电流和参考电压,开关时序信号的作用下时钟产生模块的工作状态进行切换可以把电路匹配产生的电压漂移抵消掉。

    水晶片、使用其的水晶元件及水晶元件用的中间体晶片

    公开(公告)号:CN11951960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0868389.5

    申请日:2024-07-01

    Inventor: 佐佐木启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用于水晶元件的制造的具有新颖的形状的水晶片、使用其的水晶元件及水晶元件用的中间体晶片。水晶片是如下AT切割水晶片:将由水晶的X轴以及水晶的Z'轴规定的X‑Z'平面设为主表面、将水晶的Y'轴设为厚度方向且在俯视时为四边形形状。而且,当将沿着X轴的两端的侧面的其中一者定义为X轴的第一侧面、将另一者定义为X轴的第二侧面、将沿着所述Z'轴的两端的侧面的其中一者定义为第二轴的第一侧面、且将另一者定义为第二轴的第二侧面时,这些侧面分别由源自水晶的结晶面、以及非结晶面构成,所述非结晶面为具有与主表面的法线平行的轮廓的非结晶面。

    一种内部RC振荡器的自动更新频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28990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110151449.8

    申请日:2021-02-03

    Inventor: 黃至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部RC振荡器的自动更新频率方法,本发明计算原理结合二分逼近法,及取可供校正数最小值和最大值的中位数,比较计算后,获得下一步骤所需的中位数,迭代计算获得更为接近目标频率的校正设定值,最终导出符合误差范围内的最佳频率校正设定值,本发明在可供校正数较大时,具有计算时间短、计算次数少、提高准确度的效果,同时具备所需脚位少、计算直观容易、测试模型设定简单的特性。

    时钟电路、通信系统、电子芯片和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44893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944041.5

    申请日:2023-07-28

    Inventor: 李锐 王淑惠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时钟电路、电子芯片、通信系统和电子设备,通过在通信系统处于第一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将第一负载电容单元和/或第二负载电容单元的等效容值调小,从而减小时钟电路的功率损耗,进而减小通信系统和电子设备的功率损耗。时钟电路可以应用于通信系统。时钟电路可以包括调节模块、时钟模块、第一负载电容单元和第二负载电容单元。第一负载电容单元和第二负载单元均与时钟模块电连接,调节模块与第一负载电容单元电连接,且调节模块与第二负载电容单元电连接。时钟模块可以用于输出时钟信号。调节模块可以用于在通信系统处于第一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将第一负载电容单元和/或第二负载电容单元的等效容值调小。

    一种基于A-f效应的MEMS振荡器主动温度补偿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36303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03065.0

    申请日:2024-10-09

    Abstract: 一种基于A‑f效应的MEMS振荡器主动温度补偿方法及系统,由闭环振荡电路和频率漂移补偿控制电路组成,频率漂移补偿控制电路中的上位机根据实时采集的闭环振荡回路中MEMS振荡器的频率,计算出实际频率与初始设定频率之间的误差,并通过内置的补偿控制算法将频率差值转换为交流激励电压,实时控制闭环振荡电路中MEMS振荡器的响应振幅,MEMS振荡器的振荡频率由于A‑f效应随之改变,使振荡频率始终稳定在设定频率附近,从而实现频率漂移的补偿;本发明利用非线性MEMS振荡器中的幅频依赖关系,实现了对于MEMS振荡器温度漂移的快速、高精度、低功耗的补偿。

    一种振荡器
    7.
    发明公开
    一种振荡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34147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10889552.1

    申请日:2023-07-1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振荡器,包括:多脉冲生成模块,输入端与参考信号输出端连接,输出端用于输出基于接收的参考信号所生成的第一脉冲信号、第二脉冲信号及第三脉冲信号,第一脉冲信号和第三脉冲信号为脉冲周期相同、脉冲宽度不同的两脉冲信号,第二脉冲信号为第一脉冲信号的逻辑反;若干差分延迟模块,各差分延迟模块首尾依次电气连接,形成环形振荡器本体;与各差分延迟模块对应的注入模块,各注入模块的输出端与对应的差分延迟模块的输出端电气连接;任意注入模块作为目标注入模块,目标注入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口用于接收第一脉冲信号、第二输入端口用于接收第二脉冲信号、第三输入端口用于接收第三脉冲信号。本申请能够抑制环形振荡器的相位噪声。

    一种压控振荡器及电子设备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5414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60005.5

    申请日:2024-09-2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压控振荡器及电子设备,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通过P型交叉耦合对和N型交叉耦合对即能够实现补偿谐振模块的寄生电阻消耗的能量,进而简化了压控振荡器的组成结构,有利于实现压控振荡器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化。并且,本申请通过偏置产生电路提供的第一调制电压来调制P型交叉耦合对中P型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以调制P型晶体管生成的电流;及通过偏置产生电路提供的第二调制电压来调制N型交叉耦合对中N型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以调制N型晶体管生成的电流,由此实现电流可调且电流调整范围更宽的目的,减少了现有压振荡器中尾电流源产生的噪声影响,提升了压控振荡器的性能。

    集成电路装置和振荡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5480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0759406.1

    申请日:2024-06-13

    Inventor: 宇野智博

    Abstract: 提供集成电路装置和振荡器,能够降低由于连接盘与晶体管之间的寄生电阻而使流过晶体管的电流下降的可能性。集成电路装置包含:第1连接盘,其被提供电源电压和接地电压中的一方;第2连接盘,其被提供所述电源电压和所述接地电压中的另一方;第1晶体管,其具有被输入温度控制信号的第1栅极、与所述第1连接盘电连接的第1漏极、以及与所述第2连接盘电连接的第1源极;第1漏极连接用通孔布线,其是将所述第1连接盘和所述第1漏极电连接的通孔布线;第1源极连接用通孔布线,其是将所述第2连接盘和所述第1源极电连接的通孔布线,在俯视时,所述第1漏极与所述第1连接盘重叠,所述第1源极与所述第2连接盘重叠。

    一种基于CMOS工艺尾电流可调的压控振荡器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1909387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83850.X

    申请日:2024-08-27

    Abstract: 一种基于CMOS工艺尾电流可调的压控振荡器电路,涉及压控振荡器领域,解决现有压控振荡器无法灵活调控且成本较高的问题;包括电感IND1、电感IND2、电容阵列单元、开关电容单元、负阻单元、尾电流控制单元,其中尾电流控制单元包括尾电流微调模块、尾电流复制模块、尾电流粗调模块,可根据不同的工作状态提供尾电流,完成不同情况下的工作需求;并且本发明整体电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大大节约了设计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