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电机系统转矩控制方法及转矩控制方法的检验台架

    公开(公告)号:CN104777825B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410830644.3

    申请日:2014-12-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轮毂电机系统转矩控制方法及转矩控制方法的检验台架,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在各种车型和各种复杂道路行驶工况仿真环境中,嵌入轮毂电机驱动硬件系统,测试轮毂电机驱动系统性能的轮毂电机系统转矩控制方法及转矩控制方法的检验台架。本发明的步骤是:整车模型搭建和道路工况仿真部分、负载部分、测量部分、驱动电机模块及电机控制器。本发明成本较低,投入经费、人力和场地较少,电机参数的匹配、数据的获取及复杂道路工况模拟都较便捷,省去实车试验的成本和危险性,缩短开发周期,利于驱动电机系统性能和电动汽车动力性研究。

    汽车正面25%重叠率碰撞的车身前端结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09151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059294.0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正面25%重叠率碰撞的车身前端结构设计方法,为解决目前汽车正面25%重叠率碰撞的车身前端构件优化设计过程中存在的设计盲目性及在优化设计过程中采用CAE技术手段时的反复建模和计算耗时长的问题,汽车正面25%重叠率碰撞的车身前端结构设计方法的步骤:1.建立车辆等效简化模型:1)提取刚度特性和惯性特性;2)将提取的刚度特性和惯性特性参数化;3)明确车身前端结构各构件等效简化模型模拟方式;4)简化前纵梁、前指梁和副车架;5)处理车体其他部件;6)验证车辆等效简化模型。2.获取车身前端结构抗撞性设计目标;3.设计前纵梁、前指梁及副车架;4.仿真验证优化设计后车身前端结构的正面抗撞性。

    一种基于GPS触发的航空物探数据采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9296941U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20258034.9

    申请日:2019-03-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李键 周浩 刘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GPS触发的航空物探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有GPS模块、ADC数据采集模块、陀螺仪模块、FPGA控制器模块、FIFO存储器模块、STM32主控制器模块、SD卡数据存储模块、状态监控模块和数传电台模块,其中GPS模块、ADC数据采集模块和陀螺仪模块并列设置,GPS模块、ADC数据采集模块和陀螺仪模块的输出端均与FPGA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FPGA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通过FIFO存储器模块与STM32主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SD卡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出端也与STM32主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有益效果:结合多种功能的模块实现了一个具有多平台多方向的数据采集系统,在众多领域都能实现其所具备的功能,有利于节省以往数据采集系统的成本并去除冗余。

    力磁耦合加载的材料拉伸/压缩力学性能原位测试平台

    公开(公告)号:CN203337460U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20325594.4

    申请日:2013-06-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力磁耦合加载的材料拉伸/压缩力学性能原位测试平台,属于光机电一体化的精密科学仪器。由精密驱动及传动单元、信号检测及控制单元、磁场施加单元、装夹、连接及支撑单元组成。其中精密驱动及传动单元由双输出轴直流伺服电机提供动力输出,并由两级大减速比蜗轮蜗杆机构和精密滚珠丝杠机构进行动力传递;信号检测及控制单元由精密位移传感器及精密拉压力传感器组成;磁场施加单元由铁芯支撑架、铁芯及通电线圈组成;装夹、连接及支撑单元由夹具组件等组成。优点在于:可集成到光学显微系统中,在力磁耦合环境下对试件进行原位微纳米拉伸/压缩力学性能测试,可对材料的微观变形、损伤与断裂过程进行原位监测。

    安全气囊展开过程自动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844710U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20269238.X

    申请日:2014-05-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安全气囊展开过程自动控制装置,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普通安全气囊对坐姿靠前乘员,尤其对头部靠近气囊安装位置的乘员的头、颈和胸部造成伤害的问题。其包括气囊袋体(1)、气囊袋体压板(2)、气囊支架(5)、气体发生器(6)与4个拉带控制装置(7)。气体发生器(6)安装在气囊支架(5)中底板的圆形通孔内,气囊袋体(1)采用气囊袋体压板(2)安装在气体发生器(6)周围的底板上,4个拉带控制装置(7)安装在气囊支架(5)的四角处,4个拉带控制装置(7)中4根B拉带(4)一端与气囊袋体(1)上表面的中间部分连接,4个拉带控制装置(7)中4根A拉带(3)伸出端与气囊袋体(1)上表面的外围部分连接。

    一种汽车座椅防下潜系统
    5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611802U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320797962.5

    申请日:2013-12-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汽车座椅防下潜系统,其主要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距离设定单元、保险杠压力信息采集装置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执行器输入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相连,执行器与座椅骨架螺栓连接,安装在座椅泡沫下;所述X光检测装置安装在汽车进气格栅后;所述执行器,包括固定板、活动板、强力电磁铁、限位柱销、限位弹簧、锁止滑块、锁止弹簧,所述固定板与活动板通过限位柱销连接;所述锁止滑块与锁止弹簧安装在活动板的限位凹槽中;所述限位弹簧与限位柱销同轴,限位弹簧安装在活动板与固定板之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根据用户设定的安全距离进行自动跟车检测,根据安全程度启动防下潜装置,在碰撞发生后立即执行防下潜动作。

    基于寄生运动原理的高效微阵列加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112491U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20132154.7

    申请日:2013-03-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寄生运动原理的高效微阵列加工装置,包括z向粗定位单元、z向精密定位单元、金刚石工具头加工运动生成单元、试件定位与安装单元以及基础支撑单元等。z向粗定位单元和试件定位与安装单元安装在基础支撑单元上。z向精密定位单元和金刚石工具头加工运动生成单元通过螺钉安装在z向粗定位单元上。金刚石工具头加工运动生成单元中的驱动铰链产生的寄生运动配合试件定位与安装单元中的导轨滑块组件,可实现微阵列结构快速、高效加工,该装置可用于半导体材料、金属材料、聚合物材料、光学材料等材料表面特定微结构阵列的快速加工,在精密光学、微机电系统、纳米技术、精密超精密加工、航空航天等领域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汽车座椅追尾碰撞主动式安全头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032431U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320029368.1

    申请日:2013-01-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追尾碰撞主动式安全头枕装置,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响应时间较长的问题。所述的主动式头枕装置由头枕总成、触发总成与2根拉线组成,2根拉线的上端和2个金属块固定连接,2个金属块插入头枕箱盒上的2个金属块通孔内,2根拉线的下端和触发总成中的3号触发齿条与2号触发齿条顶端上的吊耳固定相连。头枕总成包括头枕阶梯轴、1号头枕齿轮、2号头枕齿轮、3号头枕齿轮、1号头枕齿条、2号头枕齿条、3号头枕齿条、头枕箱盒、金属块与头枕活动面板。触发总成包括触发阶梯轴,1号触发齿轮、2号触发齿轮、3号触发齿轮、1号触发齿条、2号触发齿条、3号触发齿条、压力板、横向导杆、1号固定侧板与触发锁止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