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耐磨性的高通量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55463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77565.9

    申请日:2020-07-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耐磨性的高通量表征方法,属于粉末冶金领域。首先采用可拆卸的分隔片把圆柱形模具均分成若干份,将同种基体不同含量或不同种类强化相的复合坯料分别放入模具各等份中,压实后抽出分隔片;然后根据实际产品需要采用等静压、热压等粉末冶金方法将复合坯料制备成一定厚度的圆环,并将圆环加工成渐开线标准直尺圆柱齿轮形状;随后采用单一对磨材料且具有相同形状尺寸的齿轮与待测圆环构成多对摩擦副,在电机驱动下旋转进行磨损试验;最后利用高精度三维表面轮廓仪对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与传统磨损试验相比,极大地提高了粉末冶金制备复合材料耐磨性能评价的效率以及准确性。

    基于光敏粘结的无冗余层叠增材制造工艺及制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648848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811640768.X

    申请日:2018-1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光敏粘结的无冗余层叠增材制造工艺及制造装置,该工艺在增材片层的上、下双面分别涂光敏粘结剂;利用选区固化线光源对所述增材片层分区固化;对所述增材片层按照模型的轮廓边界进行切割;利用压辊对所述增材片层上表面进行滚压,所述模型冗余区域的增材与所述压辊粘结去除;对所述模型区域的上层进行固化;重复上述步骤,逐层固化、粘结,完成无冗余层叠增材制造。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技术中需要极大的后处理工作量清理固化的多余结构,打印模型结构变形,无法制造中空、闭孔结构的技术难题;大幅提高层叠增材的制造技术水平,极大拓宽该技术的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无冗余层叠增材的制造工艺及制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732914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811636513.6

    申请日:2018-1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无冗余层叠增材的制造工艺及制造装置,该工艺将增材片层分为模型区域、模型冗余区域和模型外区域;切割所述模型冗余区域,利用材料自身重力与气体流动去除所述模型冗余区域;将所述模型区域与上一层粘结压实;切割所述模型区域,分离所述模型区域和所述模型外区域;铺放下一层增材片层,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成三维立体模型。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实现上述工艺的无冗余层叠增材的制造装置。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技术中需要极大的后处理工作量清理固化的多余结构,打印模型结构变形,无法制造中空、闭孔结构的技术难题;大幅提高层叠增材的制造技术水平,极大拓宽该技术的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DLP光固化增材制造表面质量提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19954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910038306.9

    申请日:2019-01-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DLP光固化增材制造表面质量提高方法,首先对三维数字模型进行切片处理,获取三维数字模型内部区域和边缘轮廓,然后分别对三维数字模型内部区域和边缘轮廓进行数据处理,获取光束固化扫描路径和DLP固化内部边界,最后,在DLP固化内部边界的内部进行DLP固化,得到固化区域,利用扫描振镜控制光束沿光束固化扫描路径扫描,得到三维数字模型的外部轮廓区域,外部轮廓区域中的部分区域与DLP固化边界重叠,将固化区域与外部轮廓区域连接;其原理科学可靠,固化过程简单,能够有效提高现有DLP光源光固化增材制造的表面质量,减少后续处理工序。

    一种基于选区激光熔化技术制备梯度材料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80630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92599.9

    申请日:2018-0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增材制造梯度材料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选区激光熔化技术制备梯度材料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激光扫描阵镜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储粉器、混粉器、刮粉板、工作台;该方法包括储粉、放粉、混粉、铺粉、打印五个步骤;与现有选择性熔化制备梯度材料相比,将以往增材制造梯度材料梯度变化方向由延纵向的零件制造方向改变为水品的延垂直于铺粉方向,通过储粉-混粉-铺粉的工序保证了每层粉末中两相粉末的配比不随层高的增加而变化,保持了粉层的稳定性,为加工大尺寸具有连续变化配比的梯度材料提供了基础。

    一种利用激光增材技术制造铜铬合金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31607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143366.4

    申请日:2017-1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激光增材技术制造铜铬合金的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Cu-Cr触头材料的显微组织细化及超细化可望全面提升Cu-Cr触头材料的综合性能,同时使真空灭弧室绝缘强度升高,特别是Cr相的细化有利于提高合金的耐电压强度、抗电弧烧蚀能力和降低合金的截流值。传统的制备工艺如熔铸、粉末冶金法很难实现Cr相的细化以及Cr在铜中的均匀弥散分布。本发明采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来制备整块Cu-Cr合金材料,该技术不但能够细化Cr相,提高合金的综合性能,同时能够快速精密地制造出任意复杂形状的零件,从而实现了零件自由制造,解决了许多复杂结构零件的成形,并大大减少了加工工序,缩短了加工周期。

    一种提高3D打印17‑4PH不锈钢屈服强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12381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330152.1

    申请日:2017-05-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3/02 B22F1/0003 B22F3/1055 B33Y10/00 B33Y7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3D打印17‑4PH不锈钢屈服强度的方法。采用粉末增材技术制备17‑4PH不锈钢时由于残余奥氏体较多造成其屈服强度低,本发明通过在17‑4PH粉末中添加适量TiB2颗粒,并通过球磨使之附着在粉末颗粒的表面,采用氮气氛进行保护,在打印过程中TiB2与激光作用并熔化分解成Ti元素和B元素,Ti元素与氮气氛反应生成TiN颗粒,生成的TiN一方面可以作为形核剂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另外一方面可以作为第二相进行弥散强化,而分解产生的B元素则部分固溶到基体中可以提高钢的淬透性,减少残余奥氏体的含量,三者的综合作用最终可以将屈服强度由目前的500‑600MPa提高到1000MPa以上。

    一种高导热石墨晶须定向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11565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410164071.5

    申请日:2014-04-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封装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导热石墨晶须定向增强金属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复合材料含有体积分数为20%-80%高导热石墨晶须。该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步骤为:将金属粉末、晶须与包括粘合剂、增塑剂以及溶剂的浆料均匀混合;将混合料倒入单向挤制模具中进行定向挤制得到条状或薄片状的烧结前体;将烧结前提脱去浆料后层叠放入模具中烧结固化得到复合材料。采用该方法生产的复合材料中晶须的一维定向分布程度高,有利用发挥晶须的轴向热导。所得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热导率及可调的热膨胀系数,是一种理想的电子封装材料。

    一种制备二维散热用取向增强Cu复合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89894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90655.4

    申请日:2013-11-21

    Abstract: 一种制备二维散热用鳞片状石墨与金刚石颗粒取向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领域。鳞片状石墨具有优异的二维散热性能,金刚石颗粒也具有高的导热率,将二者混合并使得石墨片在X-Y平面取向排列后,再与铜进行熔渗复合可以制备出在X-Y平面具有高导热率的(鳞片状石墨+金刚石颗粒)/Cu复合材料。本发明还在混合鳞片状石墨与金刚石颗粒过程中加入一定粒度和含量的Cr粉末,Cr粉末在后期Cu的熔渗过程中能够固熔到Cu液中,同时富集在金刚石颗粒和石墨片的表面并与金刚石颗粒和石墨片发生界面反应,使得界面由原来的机械结合变为化学冶金结合,从而大大降低界面热阻。本发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导热率在X-Y平面导热率超过650W/mK,Z平面导热率超过200W/mK。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