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10233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612145.2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衬砌边墙泄水孔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由隧道初期支护表面向围岩中钻设预埋孔;B.使泄水管一端伸入所述钻孔中,然后浇筑二次衬砌仰拱及矮边墙,使泄水管预埋到二次衬砌中;C.施作侧沟,使所述泄水管与所述侧沟连通。本发明提供的上述隧道衬砌边墙泄水孔施工方法,通过在初期支护中钻设预埋孔,浇筑二次衬砌前预埋泄水管,浇筑完成后,连通泄水管和侧沟,整个过程中,都不会直接在已经成型的二次衬砌结构中钻孔,可以避免损害到二次衬砌钢筋,避免影响二次衬砌结构的受力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1678491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504437.4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勘察设计院分公司 ,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四川交奥智控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随观测点沉降自由变化的监测装置,包括测杆头、保护管、测量杆、保护筒及仪器安装筒;所述测杆头包括一个圆锥状锥形体及圆柱体,所述圆柱体侧壁上设有碰珠定位通孔,所述碰珠定位通孔内设有碰珠及圆台状导向孔;所述保护管一端套设于所述测杆头的圆柱体外部,环状凸起插入所述保护筒底部的筒状的保护筒连接件内;所述保护筒内部设有仪器安装筒,所述仪器安装筒底部设有安装筒连接件,所述测量杆与安装筒连接件连接,另一端插入导向孔并抵紧;防止回填层固化后,测量杆不随底部观测点下沉而下沉的状况,使得安装在测量杆上部用于测量沉降数据的监测设备能够随时正确反映观测点的实际沉降变化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502689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262769.6
申请日:2020-04-05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上下分隔隧道辅助坑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提高单一辅助坑道运营期间使用率,减少救援站段辅助坑道数量,从而解决复杂艰险山区辅助坑道选址困难的问题,同时减小工程规模,降低工程造价。隧道辅助坑道的衬砌结构由拱墙初期支护结构、拱墙模筑衬砌结构和底板结构构成,所述隧道辅助坑道内设置将其断面上下分隔成人员疏散通道、排烟通道的钢筋混凝土隔板,该钢筋混凝土隔板板面下沿纵向设置与之固结为一体钢筋混凝土横梁,钢筋混凝土隔板和钢筋混凝土横梁的横向两端与拱墙模筑衬砌结构固结;所述拱墙模筑衬砌结构的拱部环向施工缝处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所述钢筋混凝土隔板上部设置防水板及水泥砂浆。
-
公开(公告)号:CN111485914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285406.4
申请日:2020-04-1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超小净距并行隧道替换中岩柱施工方法,包括S1:开挖第一分修隧道台阶;S2:开挖第二分修隧道上台阶和中台阶;S3:在第一分修隧道边墙向第二分修隧道的方向穿入预应力钢管,预应力钢管的一端与第一初支固定并锁紧,预应力钢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分修隧道的第二初支固定并锁紧,第二分修隧道中台阶边墙处的预应力钢管内压入混凝土;S4:开挖第二分修隧道下台阶;S5:于第一分修隧道下台阶边墙部位向第二分修隧道的方向穿入预应力钢管,预应力钢管的一端与第一初支固定,预应力钢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分修隧道的第二初支固定并锁紧,第二分修隧道仰拱部位预应力钢管端头内压入混凝土。上述施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替换中岩柱结构的功能,操作方便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11287783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260230.7
申请日:2020-04-0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洞双线隧道拱顶转折形排烟道及施工方法,排烟道包括联络排烟道、平行排烟道和若干个竖井式排烟道;竖井式排烟道包括相连通的竖向段和横向段,竖向段与隧道正洞连通,竖井式排烟道的横向段与平行排烟道连通;平行排烟道沿隧道延伸方向设置且位于隧道正洞的斜上方,平行排烟道通过联络排烟道与隧道外部连通。本发明将平行排烟道移至正洞斜上方,缩短了竖井式排烟道的竖直长度,优化了排烟道的空间结构布置;在对竖井式排烟道的竖向段施工时,分层次施工,减小竖向段排烟道施工对已开挖洞室的扰动,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833491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111276989.5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穿越活动断层破碎带的隧道衬砌支护和隧道,隧道衬砌支护包括沿着隧道径向自外而内依次布置的初期支护、防水层和二次衬砌;二次衬砌包括节段区,活动断层破碎带位于节段区在隧道纵向上的中部,节段区包括沿着隧道纵向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节段二衬,相邻两个节段二衬之间均设置有变形缝,变形缝内填充有缓冲件。该隧道衬砌支护使得隧道具有适应断层错动及转动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抗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819017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210540881.0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 四川华控智能交通设施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K17/00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施工现场的重车及轻车标签写入方法,包括从控制中心调取车辆本次进入施工现场的车辆的工作任务信息;根据工作任务识别车辆为重车或轻车,根据识别结果为车辆写入第一标签,第一标签包括重车标签或轻车标签,第一标签以数据形式写入车辆的车载传感器;车辆到达作业地点后,将车辆的位置信息上传至控制中心;当控制中心检测到车辆离开作业地点后,控制中心根据车辆的工作任务信息为车辆的车载传感器写入第二标签,第二标签将第一标签覆盖,第二标签包括重车或轻车标签;本方法可以根据进入施工现场的车辆工作任务分配情况,针对车辆在各个地点和时间节点内的不同工作内容准确的判断车辆的装载状态,提高了车辆的通行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2208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50171.9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 四川华控智能交通设施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车辆自动避让提示方法、计算机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多辆车辆的车载传感器,根据多个车载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确定轻车的位置以及重车位置,接收轻车的行驶路线数据以及重车的行驶路线数据,从而根据上述数据确定将与重车相遇的轻车,向将与重车相遇的轻车发送避让指令。本发明能够实现隧道内的轻车避让重车,引导重车优先通过,使得重车能更快速地回到隧道口,减少隧道内车辆相遇带来的安全隐患,保障施工安全。本发明还提供实现上述隧道车辆自动避让提示方法的计算机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11411967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0251248.0
申请日:2020-04-01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拱顶竖直段排烟道施工方法,施工时,先在水平段排烟道的底部,测量放样出对应竖直段排烟道的中心位置,以中心位置为基准,从内向外依次标记先导洞的内圈位置以及竖直段排烟道开挖轮廓的外圈位置;然后人工分段开挖先导洞,对先导洞的洞口端施作锁口圈梁,并对其侧壁及时施作护壁;贯通先导洞完成后,分段施工开挖轮廓,依次设置上部圈梁、中部圈梁及下部圈梁,并在开挖过程中及时施作初期支护,最后进行衬砌施工,进行二次支护。本发明采用先开挖先导洞后扩挖的方式,结合了钻爆法施工的经济、灵活性和反井施工井底出渣的高效、便捷性,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省了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446046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86100.1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勘察设计院分公司 , 重庆飞尔达通风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特长型高瓦斯隧道抽出式施工通风系统,包括泄水洞、斜井、左线、右线、平导、主进风单元、主回风单元和支路通风单元;主进风单元包括进风区、至少三台新风风机和至少三根风管,进风区位于左线和平导的后端,进风区与斜井连通,新风风机设置在进风区内,三台新风风机分别对应左线、平导和右线,每一新风风机通过风管向对应的开挖面送新风;主回风单元包括回风区和抽风机,回风区位于右线的后端并与泄水洞连通,抽风机设置在泄水洞内并从内向外抽风;支路通风单元包括通风区,通风区位于左线和右线及平导的各自前端,抽风机将通风区内的旧风向外抽走,使得新风从进风区进入通风区内。本发明将新风与旧风分开输送,安全性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