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94259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07717.0
申请日:2015-03-12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测风塔相互验证的风电场上网电量偏差计算方法,其中步骤一:勘测风电场场区地形资料;步骤二:勘测风电场场区粗糙度;步骤三:测风塔完整有效性分析;步骤四:获取各点实测数据;步骤五:利用步骤一、步骤二得到的风电场场区地形资料数据CON、风电场场区粗糙度数据ROU及其它辅助资料(如机组参数等),采用Meteodyn WT进行风资源模拟分析;分别采用其中一个测风塔模拟推算其它测风塔风速;步骤六:通过实测数据与推测数据计算偏差值;步骤七:计算测风塔相互验证加权平均误差值,其中权值为各塔的有效完整率,得到整个场区的综合误差,再通过总误差ER计算上网电量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206075833U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21021749.5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洞室型双层安全壳,包括位于地面上的地面水池和位于地下岩层内的安全壳,安全壳由外向内依次设置外层岩体改造层和内层钢制安全壳,外层岩体改造层和内层钢制安全壳之间构成环形的安全壳夹层空间,安全壳夹层空间内设置有闭式循环换热系统,包括位于安全壳夹层空间底部的喷淋水收集过滤井,喷淋水收集过滤井依次通过第一逆止阀、数控加压泵、安全壳热交换器和第二逆止阀与位于内层钢制安全壳上方的安全壳喷淋口连接,安全壳喷淋口还通过地面连接管与地面水池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长期闭式冷却循环导出安全壳热量,并通过地下岩层实现安全壳和外部环境的绝对隔离,避免因安全壳损坏造成大量放射性向环境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204895794U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20683446.9
申请日:2015-09-02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近岸水面光伏电站浮式基础锚固装置,包括水体的堤岸,所述堤岸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内对称设置有一对浮筒;两个浮筒之间通过轴连接;所述轴贯穿所述浮筒;所述轴通过轴承与所述导轨滚动配合;所述轴中部设置有还连接有中空套环;所述中空套环通过连接杆连接有漂浮式光伏组件;所述轴中部设置有中央凸起,所述中空套环内径大于所述中央凸起外径,所述中空套环宽度小于所述中央凸起宽度。所述连接杆包括折角,所述折角角度与所述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本实用新型适合对于旋转角度限制比较苛刻的光伏电站。与普通锚固技术相比,能够减小受力,自动根据水位调节高度,整个漂浮体位移少,旋转角度大大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205105147U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20683673.1
申请日:2015-09-02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S20/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变倾角全水域水面光伏电站模块化漂浮式装置,它包括若干倒模完成的支撑底座(1)和相匹配的浮台(2),在所述的支撑底座(1)同侧两端均设置有圆形插孔(6),在所述的插孔(6)内插入有一组组件支座(4),每组所述的组件支座(4)之间的高度差形成的角度为0度-40度之间;所述的组件支座(4)中间为内凹弧形结构,在所述的组件支座(4)的上表面背向光伏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凸耳(9),在所述的凸耳(9)之间固定有凸起的挡板(8),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不利于水面光伏电站模块化建设的缺点和对于水位变化较大的湖面、水库等不具体可行性的缺点,具有可实现不同纬度、不同类型的水域的应用,能够实现规模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204906308U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20682322.9
申请日:2015-09-02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岸型浮岛式光伏发电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光伏组件串列、逆变汇流模块和负载,光伏组件串列的多块光伏组件利用太阳能发电,经过微型逆变器和交流汇流箱通过电缆接入负载;每块光伏组件或每台交流汇流箱或两台微型逆变器通过压条安装在一个与水面接触的主浮体上,主浮体迎太阳光入射方向呈固定角度倾斜,主浮体通过第一副浮体连接,呈完全离岛式漂浮在水面上。本实用新型可充分利用江河湖海等大面积、高水位水域表面的日照面积,能够直接将直流电逆变成可以直接使用的交流电,并通过交流汇流箱汇集送至负载,方便给水上各种负载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204886818U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20683511.8
申请日:2015-09-02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S20/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变倾角全水域水面光伏电站模块化整体平台漂浮式装置,它包括通过模块化设计呈一个整体的平台式浮台(1)和位于上方的支架(2),前后两排所述的平台式浮台(1)横向之间通过钢压条拼接成片,所述的平台式浮台(1)包括呈Y型的支撑底座(1.1)和位于所述的支撑底座(1.1)尾部的浮台(1.2),在呈Y型的所述的支撑底座(1.1)的前端的两侧设置有伸出的吊耳(1.3),在所述的矩形钢支架(3)中位于前端的长边钢条(3.2)上焊接有竖直钢条(4),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不利于水面光伏电站模块化建设的缺点和对于水位变化较大的湖面、水库等不具体可行性的缺点,具有可实现不同纬度、不同类型的水域的应用,能够实现规模效应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0956188U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21480391.6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核电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对称式地下核电应急逃生系统,包括位于地下对称布置的电气厂房洞室和辅助厂房洞室,电气厂房洞室和辅助厂房洞室上方均设有核电厂施工用的与上方平台连通的竖井,竖井内设有上升系统,两个竖井通过交通廊道与电气厂房洞室和辅助厂房洞室连通。本实用新型对称式地下核电应急逃生系统,利用已有的施工竖井的设施,在保证放射性物质不外泄的情况下,最大化提升了地下核电站事故时场内人员的安全逃生概率,且不依赖任何外部电源,整个系统造价低。(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4906285U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20683654.9
申请日:2015-09-02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S20/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平台水上浮式光伏发电系统,包括若干根连接钢管,连接钢管上均匀间隔布置有若干空心浮桶;相邻两个空心浮桶之间的连接钢管上设置有光伏组件;空心浮桶与相邻的光伏组件之间的连接钢管上设置有花纹钢板。光伏组件后支架高度大于光伏组件前支架。连接钢管上还设置有若干限位块,空心浮桶两端由限位块固定。光伏组件及其支架与陆地光伏相同,可根据不同纬度来调节组件倾角,从而满足最大发电效率的要求,并且陆地光伏支架生产和施工技术均较为成熟,施工工期较短。浮式大平台可漂浮于水面上,在水面起落较大的水域内亦能保证光伏组件的稳定性,因此可在江河、湖泊或水库上使用,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204334430U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20811256.6
申请日:2014-12-18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单柱支撑结构,包括呈一列布置的混凝土基础、每个混凝土基础上设置的立柱以及每个立柱上设置的斜梁,所述立柱通过转角连接件与斜梁铰接,所述立柱中部设有抱箍,所述抱箍两端分别设有底端与抱箍铰接的前斜支撑和后斜支撑,所述前斜支撑和后斜支撑的顶端分别通过转角连接件与斜梁铰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工作量小、精度高、安装简单方便、工时缩短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光伏发电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07526519U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721560672.3
申请日:2017-11-16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岩洞低中放废物处置场事故应急放射性防扩散系统,包括防扩散通风系统和固体污染物清理打包装置,防扩散通风系统包括一号通风竖井和二号通风竖井、排烟通道、通风通道和机械通风设备,排烟通道为隧道顶板与隧道顶部的密闭空间,密闭空间的中部垂直设置于隔离板,隔离板将密闭空间分隔为正常排烟通道和事故排烟通道,正常排烟通道和事故排烟通道分别与一号通风竖井连通,通风通道包括正常通风通道和事故通风通道,正常通风通道和事故通风通道分别与二号通风竖井连通,事故排烟通道和事故通风通道内设置有放射性过滤装置。本实用新型既能满足正常运行状态下处置库的通风排烟要求,又能防止事故应急状态下放射性废物的扩散。(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