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冷却装置
    4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11389A

    公开(公告)日:2001-09-05

    申请号:CN01104888.3

    申请日:2001-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冷却装置中,恒温箱根据冷却水的温度而动作,切换设在泵壳上的吸入口是否与散热器的出口连通。该恒温箱设在泵壳的一部分即泵罩上,可以使泵罩小型化。恒温箱备有筒状的恒温箱箱体和蜡盒;该筒状恒温箱箱体具有与叶轮的旋转轴线直交的轴线,安装在泵罩上;蜡盒可滑动地嵌合在上述恒温箱箱体内,蜡盒内藏着蜡,蜡盒能相应于该蜡的膨胀、收缩而滑动;在恒温箱箱体的侧壁上,设有出口孔和入口孔,该出口孔和入口孔相向地设在恒温箱箱体的一直径线上,出口孔与吸入口连通,借助蜡盒的滑动,可切换入口孔与出口孔的连通、阻断状态。

    恒温器的安装结构
    4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62383A

    公开(公告)日:2000-08-09

    申请号:CN00101603.2

    申请日:2000-0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23/1333 F01P7/16 Y10T137/6011 Y10T137/7668

    Abstract: 一种恒温器的安装结构,可缓和对恒温器配置场所的限制,提高配置时的操作性。包括:阀体,利用活塞部及施力部的作用,根据冷却液的温度变化为横断流路区域而进退运动,由该进退运动遮断、连通所述流路区域,还具有:嵌合孔,嵌入阀主体;定位槽,自该嵌合孔的开口部侧沿阀主体的嵌入方向形成;阀主体,具有设在阀主体的周面上,与定位槽卡合,并可沿该定位槽滑动的突起部;盖体,自开口部拧合于嵌合孔上,用前端按压支持阀主体。

    水冷式发动机的冷却装置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11674A

    公开(公告)日:1999-03-24

    申请号:CN98119114.2

    申请日:1998-0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38

    Abstract: 水冷套及水泵的构造简单化的水冷式发动机的冷却装置,其构造为:泵安装凹部41及水冷套45由压铸成形的向左右的脱模形成在呈约长方体的本体1的相对的一对左右侧面上,右侧面的水冷套45用吸气口罩2覆盖,左侧面的泵安装凹部41兼作水冷套的一部分,水泵40的泵壳体43嵌合在泵安装凹部41中并成为盖,叶片46夹着形成在泵壳体中央部的水通路43面临着水冷套45。水泵40的驱动部突出到链室32内并由凸轮链35驱动,用凸轮链罩3固定。

    水冷式内燃机的冷却装置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10937A

    公开(公告)日:1999-03-17

    申请号:CN98118822.2

    申请日:1998-0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6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冷式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其中,用于将冷却水压送到形成于内燃机的气缸4或气缸盖5的冷却水套44、45的冷却水泵50设在气缸4或气缸盖部(气缸盖5、缸罩盖6),散热器30设在气缸轴线上的由冷却水泵50和冷却水套44、45决定的高度范围内。散热器30直接安装地设在气缸4或气缸盖部。因此,可以使冷却水泵、冷却水套及散热器靠近配置,从而可缩短冷却水通路、减小通路阻力,使冷却水泵小型化、减少部件个数。

    小型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
    4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519142B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0410002788.6

    申请日:2001-03-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7/021 B60K17/04 B62D31/003 F16H2057/0203

    Abstract: 小型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用皮带式无级变速机(42)连接机械式变速机(44)的输入轴和发动机(41)的输出轴,将机械式变速机(44)的输出传递给差速机构(45),由从差速机构(45)突出一对输出轴分别驱动旋转左右驱动轮(2),其特征在于,机械式变速机(44)是至少二速自动变速机,它具有低速齿轮(65b)和高速齿轮(65a)以及离心式变速离合器(64),该低速齿轮(65b)和高速齿轮(65a)将输出传递向差速机构(45),该离心式变速离合器(64)在皮带无级变速机(43)的输出转速上升时进行连接,由该离心式变速离合器(43)的断开和连接选择低速齿轮(65b)和高速齿轮(65a)。

    小型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动力传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18804C

    公开(公告)日:2008-09-17

    申请号:CN200410002787.1

    申请日:2001-03-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7/021 B60K17/04 B62D31/003 F16H2057/0203

    Abstract: 小型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用皮带式无级变速机(42)连接机械式变速机(44)的输入轴和发动机(41)的输出轴,将机械式变速机(44)的输出传递给差速机构(45),由从差速机构(45)突出一对输出轴分别驱动旋转左右驱动轮(2),其特征在于,机械式变速机(44)是至少二速自动变速机,它具有低速齿轮(65b)和高速齿轮(65a)以及离心式变速离合器(64),该低速齿轮(65b)和高速齿轮(65a)将输出传递向差速机构(45),该离心式变速离合器(64)在皮带无级变速机(43)的输出转速上升时进行连接,由该离心式变速离合器(43)的断开和连接选择低速齿轮(65b)和高速齿轮(65a)。

    小型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
    4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02333C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01112125.4

    申请日:2001-03-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7/021 B60K17/04 B62D31/003 F16H2057/0203

    Abstract: 小型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用皮带式无级变速机42连接机械式变速机44的输入轴和发动机41的输出轴,将机械式变速机44的输出传递给差动机构45,由从差动机构45突出一对输出轴分别驱动旋转左右驱动轮2,其特征在于,机械式变速机44是至少二速自动变速机,它具有低速齿轮65b和高速齿轮65a以及离心式变速离合器64,该低速齿轮65b和高速齿轮65a将输出传递向差动机构45,该离心式变速离合器64在皮带无级变速机43的输出转速上升时进行连接,由该离心式变速离合器43的断开和连接选择低速齿轮65b和高速齿轮65a。

    小型车辆的内燃机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91992A

    公开(公告)日:2007-01-10

    申请号:CN200610092320.X

    申请日:2006-06-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车辆的内燃机,所述内燃机既降低车座的高度又缩短从化油器到气缸盖的进气管,谋求整个内燃机的小型轻量化,同时,可以减少附着在进气管的内表面上的燃料。其解决方案为,一种小型车辆的内燃机,在所述小型车辆中,在内燃机(30)的铅直的上方设置储存箱(8),车座(9)覆盖在所述储存箱(8)的上方,在所述内燃机(30)中,散热片(32a)突出于前倾的气缸(32)的外周面上,在从气缸盖(33)向上方伸出且向后方弯曲的进气管(23)上夹装化油器(24),在所述小型车辆的内燃机中,在前述气缸(32)的外周面上突出的散热片(32a)的上侧部分,其突出长度部分地缩短或者缺损,形成缺口空间(32s),化油器(24)面临前述缺口空间(32s)且靠近气缸(32)地配置。

    附带泄压装置的凸轮机构
    4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55067A

    公开(公告)日:2006-04-05

    申请号:CN200510093503.9

    申请日:2005-08-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附带泄压装置的凸轮机构,该附带泄压装置的凸轮机构使汽缸头的宽度不扩大。离心配重(163)靠近凸轮从动链轮(67),轴部(162)沿着与凸轮轴(66)平行的方向延伸,并被支承成可以相对此凸轮轴(66)和凸轮从动链轮(67)自如地转动,通过凸轮从动链轮(67)的转动,离心载荷(163)因离心力而被向外甩出并进行摆动,由此使轴部(162)进行转动,在使泄压凸轮顶(164)凸出凹入于凸轮轴(66)的附带泄压装置的凸轮机构(160)中,凸轮从动链轮(67)在泄压凸轮(161)的与离心配重(163)相对的部分上具有载荷开口部(169),此离心配重(163)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载荷开口部(169)内。

    车辆用动力单元
    5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47392C

    公开(公告)日:2006-03-29

    申请号:CN01117912.0

    申请日:2001-05-11

    Abstract: 车辆动力单元(6)具有内燃机(20)和传动装置,与位于曲轴(22)的轴线(C1)上方的吸气连接部(24a)连接的吸气装置(31、35、36)在内燃机本体的上方向前方延伸并与空气滤清器(37)连接,相对侧视中的轴线(C2),与位于设置空气滤清器(37)侧的相反侧的排气连接部(24b)连接的排气管(38)从内燃机本体向下方延伸后进行弯曲,通过后车轴(75R,75L)的下方向后方延伸并与车体的后部的消音器(39)连接。可以抑制从空气滤清器(37)吸入由消音器(39)和排气管(38)加热的空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