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26845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174150.4
申请日:2021-02-09
Applicant: 宁夏医科大学
IPC: A61K36/537 , A61K9/06 , A61K47/38 , A61K47/10 , A61K47/12 , A61K47/08 , A61K47/30 , A61P19/08 , A61P29/00 , A61K35/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骨病的中药复方外用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复方外用凝胶剂是以三七、红花、丹参等组成的中药提取物、亲水性凝胶基质及其他辅料制备所得,其载药量为8%~16%。本发明基于各药物不同的特性,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成凝胶剂,解决了三七、红花和丹参等药物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变质、难溶于水以及一定程度的刺激作用等问题,具有通经活络、化瘀散结,消肿止痛,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特点,并且治疗周期短,费用低,制备工艺简单、高效、安全,适应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010524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811150047.0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宁夏医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花地丁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作为预防免疫性肝损伤药物的应用,属于中药医药应用技术领域。实验证明,紫花地丁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在作为预防免疫性肝损伤药物,尤其是作为减少TNF‑α或IFN‑γ的对肝损伤的药物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发明为紫花地丁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提供了一种新的用途,也为预防免疫性肝损伤提供了一种新的药用来源。通过对紫花地丁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对免疫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得出紫花地丁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用于保护免疫肝损伤的依据,进一步合理利用紫花地丁药用资源,为紫花地丁作为药品的研发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8670954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810598206.7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宁夏医科大学
IPC: A61K9/107 , A61K45/06 , A61K31/56 , A61K47/60 , A61P35/00 , C08G65/333 , C08G65/3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载化疗药物的甘草次酸前药胶束及其制备方法,该胶束是以聚乙二醇‑甘草次酸聚合物前药为载体,化疗药物物理包载其中。本发明联合化疗药物和甘草次酸,采用纳米技术构建载化疗药物的前药胶束共递送系统,通过调控聚乙二醇‑甘草次酸前药中赖氨酸和甘草次酸的桥连分子数,可调控甘草次酸和化疗药物的共载比例,实现联用药物的最佳联合化疗配比。与两种药物同时通过物理方式包载相比,本发明的聚合物前药胶束的物理共载和化学键合相结合的共载药方式,可显著提高联用药物的包载量,提高聚合物前药胶束的药物递送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859802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255093.1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宁夏医科大学
IPC: A61K9/10 , A61K47/38 , A61K47/32 , A61K47/10 , A61K47/22 , A61K47/20 , A61K47/36 , A61K47/24 , A61K31/122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制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异甘草素纳米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异甘草素纳米混悬液由异甘草素和空间稳定剂组成;质量之比为1:0.1~10,粒径为200~700nm,电位为-30mV~20mV;所述空间稳定剂为羟丙基纤维素,聚维酮K3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6000,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异甘草素纳米混悬液载药量高,稳定好,累积溶出度和溶出速率也显著提高,体外细胞实验表明,相比于异甘草素原料药,诱导肺癌A549细胞凋亡的能力显著提高,其被肿瘤细胞摄取及抑制癌细胞增殖的能力也显著增强,为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抗肿瘤活性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7320569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478917.6
申请日:2017-06-22
Applicant: 宁夏医科大学
IPC: A61K36/815 , A61K9/20 , A61P3/06 , A23L33/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815 , A23L33/105 , A23V2002/00 , A61K9/0056 , A61K9/2018 , A61K36/33 , A61K36/48 , A61K2300/00 , A23V2250/21 , A23V2200/32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平脂保健功能的咀嚼片,属于生物技术与特色医药技术领域。所述平脂咀嚼片,原料百分比组成及制备方法如下:将枸杞提取物20%-30%,仙人掌提取物10%-20%,葫芦巴提取物5%-15%,与矫味剂0.5%-4.5%、填充剂35%-55%进行均匀混合,得到制软材后,过筛、干燥、整粒后加入润滑剂0.5%-1%并搅拌混合后,进行压片,得到平脂咀嚼片。这三种中药原料配伍制成防治高血脂症的保健食品,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报道。通过中医理论将三味中药按科学比例进行组方,使用其提取物和填充剂、矫味剂共同制粒、压片所得到的平脂片,此平脂片具有缓解高血脂的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1947072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59578.5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宁夏医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分析化学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奥拉帕利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奥拉帕利进行有关物质检测,使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流动相A为水相:磷酸盐缓冲溶液;流动相B为有机相:乙腈;进行梯度洗脱。本发明开发出的新的奥拉帕利有关物质液相检测方法,能有效检测出潜在的奥拉帕利工艺及降解杂质,并且奥拉帕利与相邻杂质,杂质与杂质之间分离度均符合要求,经过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灵敏度高,专属性和重复性好。对于实现奥拉帕利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840837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1911254937.0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宁夏医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汉防己甲素纳米混悬液,所述的汉防己甲素纳米混悬液由汉防己甲素和稳定剂经分散介质纳米化所得,所述的汉防己甲素纳米混悬液粒径为50~600nm,Zeta电位的绝对值为10~40mV,药物与稳定剂的质量比为1:0.1~1,本发明并具体公开了汉防己甲素纳米混悬液的制备方法及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汉防己甲素纳米混悬液粒径为50‑600nm,稳定性良好,可显著提高汉防己甲素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相比于原料药汉防己甲素,汉防己甲素纳米混悬剂在体外对肿瘤细胞抑制率显著,细胞凋亡率和细胞摄取率显著提高,显著提高汉防己甲素溶出速率和抗肿瘤活性,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84002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526935.4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宁夏医科大学
IPC: G01N33/15 , A61K31/4184 , C07D403/10 , A61P9/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厄贝沙坦纳米混悬液制备过程中晶型转变的分析及调控方法,在制备过程中,通过微流体动力学对所述厄贝沙坦晶型的转变进行分析,结合分子模拟对所述厄贝沙坦晶体的断裂机制进行分析。本发明结合微流体动力学模型深入分析湿介质研磨过程中处方和工艺参数对药物颗粒结晶度和晶型转变的影响,结合分子模拟进一步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对机械研磨过程中厄贝沙坦晶体结晶度的影响,对调控介质研磨过程中厄贝沙坦晶体产生的晶型转变和改善厄贝沙坦纳米混悬液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175751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810060311.5
申请日:2018-01-22
Applicant: 宁夏医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蟾毒配基固体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该蟾毒配基固体分散体是由蟾毒配基、亲水性载体和沉淀抑制剂混合后通过固体分散制备技术处理所得,其载药量为1%~30%。本发明不使用有机溶剂,安全高效,获得的蟾毒配基固体分散体同步提高了蟾毒配基中三种成分的溶出速率,载药量较高,稳定性好,为蟾毒配基的其他口服固体制剂提供了良好的中间体,且制备工艺简单、高效、安全,适应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787152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254991.5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宁夏医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皮肤吸收能力低药物的透皮凝胶贴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1)面向外的背衬层;(2)涂抹在背衬层的凝胶层;(3)可揭除的防粘层;凝胶层含有纳米药物或载药介孔二氧化硅分散体药物。纳米药物晶体使药物粒径降至纳米级别、增大表面积的方式,而载药介孔二氧化硅分散体主要通过将药物进行无定型转化提高制剂与皮肤层之间的浓度差从而提高渗透量,可以实现药物经皮给药具有更高的药物利用率。本发明制备的凝胶贴剂无皮肤刺激性,具有软化角质层的作用,以及适宜的剥离强度和流变学特性,进一步促进了药物的透皮吸收,为传统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为现代制剂技术在透皮给药系统上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