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构多载荷敏捷机动卫星构型及回波信号采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8444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23594.3

    申请日:2023-08-15

    Abstract: 一种可变构双侧视敏捷机动卫星构型及回波信号采集方法,涉及新型卫星系统设计领域。解决了现有卫星受单一的瞬时视场限制,卫星的覆盖范围有限的问题。所述卫星构型包括:卫星主结构、举升臂、成像侦察载荷、三轴关节和二维相控阵馈源天线;所述卫星主结构内部设有设备舱,用于控制成像侦察载荷进行探测;所述卫星主结构左右两侧设有举升臂,所述成像侦察载荷固定在所述卫星主结构两侧的举升臂上,所述卫星主结构通过三轴关节与举升臂连接;所述卫星主结构两侧还设有两个二维相控阵馈源天线,所述二维相控阵馈源天线与卫星主结构顶部转动连接。本发明应用于卫星探测领域。

    基于DDQN算法的机动观测策略生成方法、改进DDQN算法的机动观测策略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3444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62428.6

    申请日:2023-07-13

    Abstract: 基于DDQN算法的机动观测策略生成方法、改进DDQN算法的机动观测策略生成方法,涉及航天器机动观测技术领域。解决现有航天器在执行目标观测任务的同时需要对危险区域进行紧急机动规避的问题。生成方法:建立初始训练场景,并对卫星智能体、DDQN算法和博弈条件进行设定,采用设定的DDQN算法调用所述初始训练场景中的场景对设定后的卫星智能体进行训练,并将获得的卫星智能体的状态、动作、奖励和转移状态放入经验池中;当经验池充满,对初始化的神经网络参数经过训练不断更新直至卫星智能体完成场景的训练,获得机动观测策略。本发明适用于航天器在执行目标观测任务的同时需要对危险区域进行紧急机动规避。

    一种空间多臂机器人捕获非合作目标的智能协同控制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834014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948682.8

    申请日:2023-07-31

    Abstract: 一种空间多臂机器人捕获非合作目标的智能协同控制方法和系统,涉及空间双臂机器人智能捕获控制领域。解决了经典控制方法在处理复杂的机器人非线性系统以及不确定或动态变化的任务环境时表现出适应能力不足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构建空间双臂机器人状态空间和动作空间;根据所述空间双臂机器人状态空间和动作空间构建空间双臂机器人以期望轨迹捕获目标的奖励函数;根据所述奖励函数建立基于DDPG的神经网络模型;训练所述基于DDPG的神经网络模型,获取优化模型;根据所述优化模型控制空间双臂机器人对非合作目标进行捕获。本发明应用于航天领域。

    一种基于视觉的力位融合测量控制装置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39289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210951331.8

    申请日:2022-08-09

    Inventor: 魏承 陈世伟

    Abstract: 一种基于视觉的力位融合测量控制装置的测量方法,它涉及机器人的机械系统设计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机器人力和位置感知环节中,测量单元成本高、占用空间大、供电消耗增多、降低控制稳定性的问题。测量装置包括驱动机构、横向移动机构、传动机构、连接轴、视觉测量单元和拉伸弹簧,驱动机构固接在关节壳体上,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横向移动机构连接,横向移动机构的执行端与拉伸弹簧的一端固接,拉伸弹簧的另一端通过传动机构与连接轴连接,连接轴与关节执行端固接,视觉测量单元朝向拉伸弹簧设置。测量方法包括获取弹簧变化量;测量关节执行端的转动数值。本发明用于力位融合测量。

    一种面向空间在轨服务的快装快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67152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1053778.X

    申请日:2022-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空间在轨服务的快装快换装置,属于空间在轨服务机构领域。解决了传统的空间对接装置结构复杂、拓展性差,无法满足未来在轨服务需求的问题。该装置的驱动电机用于驱动后端的螺纹丝杠转动,螺纹丝杠的转动带动与之相配合的T型连接螺母的上下平移运动,T型连接螺母与夹爪驱动滑块相固连,从而带动夹爪驱动滑块在滑杆上下平移运动,夹爪驱动滑块与夹爪铰接,进而带动夹爪收缩和打开,上部连接盘将底部驱动与主动锁紧机构下盘相连接;夹爪用于与被动连接机构相互作用,实现夹持抓取对接功能。本发明具有独特的机械接口和电气接口,可以将各类在轨空间模块稳定、快速地连接在一起,形成具有机电一体化的整体。

    一种针对空间非合作目标的多臂航天器及抓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27706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0639983.8

    申请日:2022-06-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空间非合作目标的多臂航天器及抓捕方法,属于在轨服务航天器领域。解决了目前存在的抓捕机构不能够完成对无法提供可利用的抓取特征的目标的抓捕任务的问题。它包括航天器基座和四个机械臂,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对称布置在航天器基座的两个对称的侧面,第三机械臂和第四机械臂对称布置在航天器基座的另两个对称的侧面,在航天器基座的上表面设有弹性缓冲垫;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为七自由度柔性臂,第三机械臂和第四机械臂为七自由度刚性臂,柔性臂和刚性臂均包括七个臂杆,柔性机械臂的七个臂杆之间通过柔性关节连接,柔性臂和刚性臂的用于捕获目标的臂杆为弹性缓冲杆。本发明适用于空间在轨服务航天器。

    一种基于天基观测的卫星轨道确定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544648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27203.8

    申请日:2022-09-16

    Abstract: 一种基于天基观测的卫星轨道确定方法和装置,涉及计算机仿真领域。解决了国内的航天仿真软件在精度和通用性方面都受到限制以及Laplace方法和Gauss方法在遇到几十秒甚至是十余秒的极短弧问题时,常常会因为求解方程时的本征病态性导致与真值之间出现较大的误差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采用Spacesim随机规划并仿真两条卫星轨道;在所述追踪卫星轨道采用观测卫星进行拍摄目标卫星,获取目标卫星的系列图像;采用Opencv对所述获取目标卫星的系列图像进行识别和处理,确定所述观测卫星获取的目标卫星的轨迹;根据粒子群算法处理所述观测卫星获取的目标卫星的轨迹的短弧定轨问题,确定目标卫星轨道。应用于天基观测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