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67088A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0910311222.4
申请日:2009-12-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树枝状大分子增强金属/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增强金属/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方法制作得到的金属/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稳定性差的问题。方法:一、清洗基片;二、基片进行机械处理;三、基片氧化处理后干燥;四、将0.5~4代聚酰胺-胺树状分子覆盖在基片表面得到基片;五、用去离子水和溶剂交替清洗基片,然后干燥,即得到金属基底;六、环氧树脂固化体涂于金属基底表面,保温,固化,即得到强化后的金属/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方法制作得到的金属/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20.7~35.8Mpa,本发明的金属/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1718037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311164.5
申请日:2009-12-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6M11/74 , D06M101/40
Abstract: 仿树根型碳纳米管接枝碳纤维增强体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碳纤维增强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方法工艺时间长,过程有毒害,制得的仿树根型增强材料与树脂基体仅为机械啮合、界面粘结性能差的问题。本方法如下:一、酸处理碳纳米管;二、将羧基改性的碳纳米管与树枝状大分子修饰的碳纤维放入溶剂中,然后反应12h~24h、过滤,将过滤后的碳纤维洗涤后烘干,即得仿树根型碳纳米管接枝碳纤维增强体。采用本发明所得的仿树根型碳纳米管接枝碳纤维增强体不仅能够在与环氧树脂存在机械啮合作用,而且表面大量活性官能团与环氧树脂中打开的环氧基形成了化学键,使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提高了170%~250%,环氧树脂的冲击韧性提高了60%~85%。
-
公开(公告)号:CN101709542A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910311146.7
申请日:2009-12-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6M10/06 , D06M10/10 , D06M15/53 , D06M15/507 , D06M15/564 , D06M15/59 , D06M11/64 , D06M11/55 , D06M11/50 , C08L63/00 , C08L63/02 , C08K9/04 , C08K9/02 , C08K7/06 , D06M101/40
Abstract: 树枝状大分子修饰碳纤维的方法,它涉及一种修饰碳纤维的方法。有机硅化合物只有一个官能团能与纤维被修饰表面发生反应而使膜局限于两维表面,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方法如下:将碳纤维加入到强氧化性酸中经过超声处理、加热回流、干燥,再加入到树枝状大分子溶液中超声处理,再在20℃~100℃的条件下反应1h~24h,然后洗涤,再干燥,得到树枝状大分子修饰的碳纤维。本发明采用的树枝状大分子具有三维立体结构、均一分布多而密的外官能团、较低的粘度、独特的流变性质、很好的成膜性,修饰效果好。用本发明方法所得树枝状大分子修饰的碳纤维制备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的界面剪切强度为53.2MPa~55.8MPa。
-
公开(公告)号:CN101673705A
公开(公告)日:2010-03-17
申请号:CN200910073011.1
申请日:2009-09-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L21/768 , C23C14/35
Abstract: 一种扩散阻挡层薄膜的制备方法,它涉及集成电路中铜与硅之间一种新的扩散阻挡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铜与硅之间扩散阻挡层Ru-N在高温下N元素容易溢出,从而使得Ru-N扩散阻挡层失效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如下:1.清洗硅基片;2.利用磁控溅射法沉积薄膜;3.退火后得到Ru-TiN扩散阻挡层薄膜。本发明的工艺简单;得到Ru-TiN扩散阻挡层薄膜能有效地抑制铜原子和硅原子之间的扩散。
-
公开(公告)号:CN112876201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301832.7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0/00 , C01B32/168 , C01B32/184 , C01B32/194 , C01B32/198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领域,所述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制备功能化碳纳米管水溶液;制备氧化石墨烯水溶液;紫外线辅助氧化石墨烯改性;微波辅助交联成型;制备气凝胶;热压烧结。所述方法在石墨烯气凝胶中引入改性碳纳米管,可以改善片层堆积,并提高整体性能。本发明微波辅助成型结合高温还原的方法,制备工艺简单、环保、成本低廉,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本发明制备的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气凝胶的力学、电磁、热学和光学性能等都得到了改善,有望在电磁隐身、电化学、污水处理、传感器等各个领域得到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879270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1910335839.3
申请日:2019-04-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B3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超宽频碳化杨梅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新鲜的杨梅洗净,放入冷库中冷冻;步骤二、将冷冻的杨梅放入冷冻干燥箱中,抽真空,冷冻干燥;步骤三、将冷冻干燥的杨梅进行高温碳化。本发明的工艺简单,只需要冷冻干燥和碳化即可实现。本发明制备的吸波材料具有轻质的优点,密度只有0.13g/cm3;同时可以实现在8~40GHz频率范围内的有效吸波,是其他生物质材料吸波频宽的5倍左右,兼顾轻质和超宽频的优势。由于杨梅这样特殊的球状结构,使得其在不同的入射角情况下都有较好得吸波效果,这对应对雷达全方位、多角度的探测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825083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752073.1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B32/184 , C01B32/198
Abstract: 一种高定向二维纳米材料宏观体的制备装置和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宏观体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方案包括以下步骤:一种高定向二维纳米材料宏观体的制备装置,包括泵体、制冷器、冷冻室、温控系统和溶液槽,所述溶液槽与泵体的进口端连通,所述泵体的出口端与冷冻室的前端连通,所述冷冻室前高后低倾斜设置,所述冷冻室的后端与溶液槽连通,所述制冷器设置在冷冻室的下方靠近或接触冷冻室的底面,所述温控系统与制冷器电连接。本发明可通过控制冷冻室的温度及倾斜角度制备不同定向程度的二维纳米材料宏观体,通过调控冷冻室的尺寸调控高定向二维纳米材料宏观体的尺寸,本发明适用任意二维纳米材料的有序化组装,应用范围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7521176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710909239.4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夹芯结构的雷达隐身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复合薄膜是由芯材以及芯材两侧的蒙皮构成的一体化夹芯结构体,所述蒙皮为石墨烯,所述芯材包括纳米纤维构成的无纺布和导电高分子,所述纳米纤维及包覆在纳米纤维上的导电高分子组成核壳结构;具体是按下述步骤进行的:一、静电纺丝法制备无纺布;二、然后采用氧化反应在构成无纺布的纳米纤维上包覆导电高分子;三、然后浸渍石墨烯并致密化处理。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替代现有吸波涂料,广泛应用于飞机、水面舰艇和地面装甲等对雷达波需要隐身的部位。
-
公开(公告)号:CN107792843B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711023167.X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淀粉发酵原理制作三维多孔碳‑石墨烯材料的方法,属于多孔碳材料领域,本发明以淀粉、石墨烯、酵母和石墨烯分散液为原料,固化和烘烤成型,在高温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碳化处理后并自然冷却,干燥后即得到三维多孔碳‑石墨烯材料。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表征表明该材料具有多孔分层的三维结构;力学测试表明,该材料在低密度下具有较强的抗压缩性能,是一种低成本环境友好的理想轻质三维多孔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8172416B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0065443.7
申请日:2018-0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孔管壁纳米管的三维碳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步骤如下:一、银纳米线/聚吡咯三维多孔气凝胶的制备;二、三维空心聚吡咯纳米管气凝胶的制备;三、具有多孔管壁纳米管的三维碳气凝胶的制备。本发明能将致密的空心纳米碳管的管壁通过空气刻蚀成多孔的结构,并可有效的将孔径控制在几个纳米以内,从而显著改善了多孔碳材料的快速充电问题。本发明制备的多孔碳纳米材料为三维自支撑的网络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本发明制备的具有多孔管壁纳米管的三维碳气凝胶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时具有优异的快速充电性能,在能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