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光作用的纳观多相界面瞬态观测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57371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11426582.1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作用的纳观多相界面瞬态观测装置,包括:微针鳍散热结构芯片,其放置在显微检测扫描平台上,在微针鳍散热结构芯片内设有微柱阵列,透镜结构和光纤耦合器,在微柱阵列的微流道中通有包含金纳米颗粒的悬浮溶液,将微针鳍散热结构芯片和显微检测扫描平台置于暗盒中,双脉宽激光器发射的激光脉冲在光纤耦合器作用下对准透镜结构,聚焦后从侧面进入微柱阵列中,照射悬浮溶液中的金纳米颗粒,在暗场环境中,对金纳米颗粒被激光脉冲照射后形成的多相界面瞬态进行观测。该装置能够对微柱阵列中产生的纳观多相界面瞬态进行高分辨率暗场观测,能够控制微柱阵列的温度。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激光作用的纳观多相界面瞬态观测方法。

    一种基于车联网移动边缘计算系统模型的任务卸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20364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490591.5

    申请日:2021-05-0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联网领域和边缘计算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联网移动边缘计算系统模型的任务卸载方法。一种MEC‑智能交通系统,包括:路边单元、基站、核心网络、互联网。在此基础上,构建了MEC‑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任务时延模型和MEC服务器能耗模型,并据此定义了MEC‑智能交通系统中的MEC服务器总能耗最小化问题。该求解方法在传统粒子群算法基础上结合了模拟退火算法中概率突跳的思想克服了传统粒子群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缺点,更易得到全局最优解,并进一步与遗传算法相融合,提高了算法收敛性和算法全局搜索性。

    内嵌散热腔的低损耗射频垂直电连接结构和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44049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010065763.X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嵌散热腔的低损耗射频垂直电连接结构和制作方法。一种内嵌散热腔的低损耗射频垂直电连接结构,包括:上下两层的垂直对称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硅基板,其上有凹槽;设置在硅基板凹槽底部设置有硅通孔TSV;硅通孔TSV为圆柱体结构;包括:铜芯3、内硅柱4、铜屏蔽筒5和外硅柱6;内硅柱4包裹所述铜芯3;第一部分的凹槽和第二部分的凹槽形成密闭的冷却介质腔存储冷却介质;以及第一部分的硅通孔TSV和第二部分的硅通孔TSV一一对应连接。本发明通过硅基板内嵌散热腔使用冷却介质进行冷却,提高了散热功能。通过设置外层的铜屏蔽筒5,可以减小铜芯3的信号损失。

    用于治疗心脑血栓性疾病的药物活性成分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429944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409862.6

    申请日:2011-12-09

    Inventor: 付宏征 李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栓性疾病的药物活性成分豨莶精醇,其纯度大于等于98%。本发明还涉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制剂。该制剂包括作为药物活性成分的豨莶精醇及其相关的制剂。本发明制备豨莶精醇的方法,操作简便,生产成本低,环境污染低,所制备的豨莶精醇纯度高达98%以上,收率高。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所制备的豨莶精醇和制剂不仅稳定性良好,安全可靠,而且质量稳定,治疗效果显著,特别是用于治疗心脑血栓性疾病的药物。

    碳纳米管皮拉尼真空计及其真空度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13625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110140216.4

    申请日:2011-05-2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碳纳米管皮拉尼真空计及其真空度检测方法,该真空计主要包括衬底、相对设置的电极对和碳纳米管;其中,电极对制作在衬底上,碳纳米管搭载在电极对之间;通过电极对给碳纳米管加恒定的电流或电压加热,由于真空度不同气体热传导特性不同,因此碳纳米管恒定温度不同,又碳纳米管电阻随温度而变化,通过测量碳纳米管电阻测得真空度。本发明的碳纳米管皮拉尼真空计结构简单,体积小,性能稳定,采用的碳纳米管具有较高的电阻温度系数和导电性,因此响应快、气压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功耗低。而且其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成品率高、可靠性高。

    帧补偿方法及系统
    4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21033A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710111687.6

    申请日:2007-06-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1/0083 G10L19/0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帧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接收的丢失帧的长度和接收的正确帧的长度;判断所述正确帧的长度为所述丢失帧的长度的2的整数次幂倍,则根据所述正确帧获得与所述丢失帧的长度相等的数据序列;根据所述数据序列对丢失帧进行补偿,获得补偿后的数据帧。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帧补偿系统,包括第一长度获得模块、第二长度获得模块、数据序列获得模块和补偿模块。本发明根据各种格式的争取帧对各种格式的丢失帧进行补偿,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只能根据单一格式的正确帧对单一格式的丢失帧进行补偿的局限性,而且补偿后的数据帧的效果强于填充舒适噪音。

    一种用于缓解眼部疲劳的可调焦调光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456656U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20009120.2

    申请日:2023-01-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缓解眼部疲劳的可调焦调光装置,该可调焦调光装置包括:用于调节装置的焦距的调焦结构;用于调节装置的透光性的调光结构。调焦结构和调光结构以彼此贴合的方式共同配置在可调焦调光装置的本体结构内,调焦结构内部设置有彼此互不相容的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在彼此接触的部位形成调焦曲面,调光结构利用两端设置偏振片的方式将液晶包覆在偏振片之间的空间内以形成液晶层。在使用者佩戴本实用新型的可调焦调光装置时,能够通过改变屈光度带动眼部进行焦距调节,有助于缓解眼部疲劳,而调节透光度可以让使用者在面对强光时将透光度降低,避免强光直接照射眼部,对眼部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一种便携式睑板腺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439083U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20044826.2

    申请日:2023-0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睑板腺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包括用于对患者睑板腺处的信息进行成像展示的成像组件和用于医护人员手持检测装置对患者眼部进行检查的持握组件。成像组件与持握组件以两者的轴心轴线并行的方式进行可拆卸的对接式连接,成像组件至少设置有用于发射光源的发光单元和用于对发射的光源以及反射的光源进行偏振处理的偏振单元,偏振单元至少包括设置在开口两端的防护镜片以及设置在防护镜片形成的密闭空间内的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偏振单元能够减少干扰光,提高了睑板腺的成像质量;防护镜片对内部偏振片提供防尘、防碰撞等功能,增加了偏振单元的使用寿命;各单元之间可独立安装,后续修理按需更换,减少资源浪费。

    一种防过期采血专用治疗盘

    公开(公告)号:CN221730930U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22758149.3

    申请日:2023-10-13

    Inventor: 李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过期采血专用治疗盘,包括托盘和储物盒,所述托盘上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储物盒设于所述安装槽内,并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转换,当所述储物盒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储物盒水平状态置于所述安装槽内,当所述储物盒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储物盒处于前低后高的倾斜状态,其中,所述储物盒内设有多个储物格,多个储物格沿所述储物盒长度方向延伸,并沿所述储物盒宽度方向间隔分布,用以放置采血用具,多个所述储物格均贯穿至所述储物盒前端面,当所述储物盒处于第二状态时,多个所述储物格内的所述采血用具可由所述储物格前端滑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避免采血用具过期。

    一种新型腹主动脉分支支架

    公开(公告)号:CN222110253U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20434392.1

    申请日:2024-03-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主动脉支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腹主动脉分支支架,包括主支架,主支架的一侧外壁连接有单一分支管,主支架的另一侧外壁连接有多分支管,主支架、单一分支管和多分支管的外部套有覆膜,主支架收缩时放置于套管内,伸出套管时能够展开,主支架的顶部安装有推进头,推进头的顶部安装有疏导端。该新型腹主动脉分支支架中,通过独特的设计和结构优化,实现了对传统支架技术的重大改进。该支架不仅满足了主支架和分支血管的支撑需求,更通过其特殊构造,如单一分支管和多分支管的设置,实现了对复杂分支血管结构的有效对位和支撑。这一创新设计显著降低了支架移位或内漏等并发症的风险,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