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53950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110314703.8
申请日:2011-10-1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 四川中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S7/4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光轴校准功能的激光雷达光学系统及其光轴校准方法,所述光学系统中的激光发射镜安装在俯仰角和方位角可精确调节并锁紧的调整机构上;在激光发射镜和信号接收光学件外侧设置后向反射镜组,在视场光阑和中继镜组之间外侧设置照明光源。利用后向反射镜组中角锥棱镜的后向反射特性,先后把代表激光信号接收光轴的视场光阑中心位置、代表激光发射光轴的激光远场光斑位置成像到用于探测目标图像的CCD相机中。调整激光发射镜,使所述两个位置在CCD相机中重合来完成光轴校准。本发明的校准方法精度高,操作简单,且不依靠外部辅助装置,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16387527U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23086232.8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2B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仪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调光学镜架,包括镜框、与镜框铰接的固定板、安装镜框上且用于控制镜框沿X轴方向旋转的X轴驱动机构、以及安装在固定板上且用于控制镜框沿Y轴方向旋转的Y轴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克服现有电调镜架驱动斜置镜片不便、体积大和在镜面滚转方向刚度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3241218U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20271753.7
申请日:2013-05-2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1M1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量聚焦非等晕误差的双信标探测系统,在人造激光信标回光、自然信标回光共用光路中设置光束选通开关;在分离出的人造激光信标回光光路中设置有与信标高度相匹配的准直透镜;在相对分色镜前表面传输等光程的位置,设置自然信标微透镜阵列、人造激光信标微透镜阵列。利用自然信标无聚焦非等晕误差的特性,选用光束选通开关、分色镜、准直透镜等分别测得同时段、同大气传输路径的人造激光信标回光波面和自然信标回光波面,继而对比得到人造激光信标的聚焦非等晕误差。本实用新型可适应不同高度人造激光信标、不同大气湍流条件下的测量,测量原理简单,测量精准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205319145U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521034168.0
申请日:2015-12-1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器精密温控装置,该方案包括有热电制冷片、均温板、热电偶、散热翅片和轴流风扇;热电制冷片的冷面与热沉贴合;热电制冷片的热端与均温板一面贴合;热电偶与靠近热电制冷片的均温板底面贴合;均温板的另一面设置散热翅片和轴流风扇;该方案控温精度高、环境适应性强、体积紧凑、适用于多种机动平台、可适用于不同发热源。
-
公开(公告)号:CN202815313U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20428957.2
申请日:2012-08-2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多束光轴稳定在同一靶面上的多束光轴闭环控制装置,包括快反镜、反射镜、分光镜、目标靶面、探测器、CCD、图像处理器、控制快反镜的PID控制器,快反镜至少为两块,每块快反镜接收并反射一条光路,每块快反镜反射的光路通过其反射镜调整光路,最终投射到光路汇集反射镜上,光路汇集反射镜将各路光路反射到分光镜上分光。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化,降低探测成本和控制成本,同时,目标靶面上多束光斑可以任意排列或者合成一个光斑,容易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204391492U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20131538.6
申请日:2015-03-0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H01S5/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紧凑化布局的外腔反馈式二极管激光光谱合成光学系统,包括二极管激光器、慢轴转换柱透镜、衍射光栅、聚焦柱透镜和外腔镜,所述衍射光栅位于慢轴转换柱透镜的后焦面上;所述外腔镜与衍射光栅之间设置一个聚焦柱透镜,所述聚焦柱透镜与慢轴转换柱透镜组成透镜组,所述透镜组的等效前焦面位于慢轴转换柱透镜前端一倍焦距以内,且二极管激光器位于透镜组的等效前焦面上,所述外腔镜位于透镜组的等效后焦面;所述二极管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经过慢轴转换柱透镜、衍射光栅及聚焦柱透镜后,光束将平行出射,且垂直入射到外腔镜上,经外腔镜反射后,激光经过原光路返回原发光单元,形成完整的振荡回路;本实用新型使二极管激光光谱合成系统减小近一半的尺寸,从而降低了激光器系统的整体体积规模,进一步实现了系统的紧凑化布局。
-
公开(公告)号:CN204391482U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20022248.8
申请日:2015-01-1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激光器控温系统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有激光器热沉、相变蓄冷器、单相液冷回路、压缩机单元和压缩机回路;相变蓄冷器通过单相液冷回路与激光器热沉连通;单相液冷回路上设置有温控阀;相变蓄冷器通过压缩机回路与压缩机单元连通。该方案能耗低、控温精度高、适用于多种机动平台、可适用于不同热负荷的激光器、可扩展性良好,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都能够满足激光器散热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04156286U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420690715.X
申请日:2014-11-1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双光栅外腔反馈的二极管激光光谱合成装置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有二极管激光光源、第一光栅、第二光栅和外腔镜;二极管激光光源包括有二极管激光叠阵、快轴准直透镜和慢轴准直透镜;二极管激光光源输出的激光束入射到第一光栅上发生衍射,衍射后的光束射入第二光栅上,光束经过第二光栅合束后射入外腔镜;外腔镜与光束传播方向垂直,其作用是提供反馈激光同时实现激光的输出。该方案对二极管激光光源与第一光栅之间的距离、第二光栅与外腔镜之间的距离无严格要求,光路空间体积减小,装调方便灵活,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及工程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204088874U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20550990.1
申请日:2014-09-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H01S5/06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阵列式共轭成像二极管激光光谱合成光学装置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有能够实现二极管激光的光谱合成的二极管激光叠阵、慢轴转换柱透镜、快轴柱透镜阵列、反射式平面光栅、外腔镜,二极管激光叠阵包括有多个二极管激光线阵;二极管激光线阵的出光面的光路上设置有快轴准直微透镜;二极管激光线阵发出的激光束依次穿过快轴准直微透镜、慢轴转换柱透镜、快轴柱透镜阵列和反射式平面光栅后射入外腔镜,能够消除二极管激光线阵“smile”效应及二极管激光叠阵快轴指向性误差对光谱合成效率及光束质量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204088871U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20551000.6
申请日:2014-09-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层排布被动散热二极管激光光谱合成光学装置的技术方案,该方案的光学系统的光路分两层,第一层光路是二极管激光线阵的空间拼接光路,第二层是二极管激光的光谱合成光路,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通过两片反射镜实现光路连接,光谱合成后的激光从窗口镜输出或耦合进入光纤输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分层排布被动散热二极管激光光谱合成激光系统可靠性高、结构紧凑,体积小,可作为工业加工或军用高可靠性激光光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