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质采样无人双体艇及其采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3238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74111.8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14 B63B1/121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质采样无人双体艇及其采样方法,属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包括两个并列排放的艇体,两个艇体通过艇体上方固定的梯形架刚性连接;梯形架上设有上平台和下平台,梯形架的中部设有贯穿上平台和下平台的柱形筒;上平台上设有与柱形筒相对应的卷扬机,上平台上还设有与卷扬机相配合的轴承支架;卷扬机上缠绕有采水管,采水管穿过柱形筒的一端连接有水样采集器;采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固定于上平台上的蠕动泵;下平台上设有水样分配器,水样分配器与蠕动泵连接。本发明通过在并列排放的无人艇上设置水样采集装置,提高了水样采集装置在无人双体艇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一种海上救援无人艇及其救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33230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910023606.X

    申请日:2019-01-1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人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海上救援无人艇及其救捞方法,所述海上救援无人艇包括主艇体,所述主艇体的两侧对称设有救捞架,救捞架与主艇体的甲板转动连接;所述救捞架包括救捞框,所述救捞架包括救捞框,救捞框与甲板间平行设有两个连接支架,连接支架一端与主艇体甲板转动连接,连接支架另一端与救捞框固定连接;救捞框上位于两个连接支架之间的部分设有旋转立柱,所述旋转立柱上转动连接有救捞机械手;所述救捞框上设有压载水箱,救捞框的底部设有充气垫。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实现海上救援无人化操作的需求,提高救援的效率,同时也避免了人工救援过程中人力、物力的消耗。

    一种孔隙电极有效扩散系数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02121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111356136.2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孔隙电极有效扩散系数的确定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计算不同转速下孔隙旋转圆盘电极几何模型对应的速度场模拟解;所述孔隙旋转圆盘电极几何模型是依据旋转圆盘电极电化学实验构建的,并在运行过程中输入反应物在反应物溶液中的扩散系数和反应物在边界层内的扩散系数;根据速度场模拟解,利用有限元计算软件求解对流‑扩散方程,确定不同转速下的模拟电流曲线;根据不同转速下的模拟电流曲线与实验电流曲线调整反应物在反应物溶液中的扩散系数和反应物在边界层内的扩散系数;最后根据调整后的反应物在边界层内的扩散系数,确定孔隙电极有效扩散系数。本发明能够准确确定孔隙电极有效扩散系数,进而测定孔隙电极的传质能力。

    一种基于涡激振动的独立层摩擦纳米发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5224972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211010165.8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涡激振动的独立层摩擦纳米发电机,涉及海洋能发电技术领域,包括方向调节组件、摆动片、涡激振动组件和摩擦纳米发电组件,摆动片的一端连接于方向调节组件的方向调节端,另一端与涡激振动组件固定连接,摩擦纳米发电组件包括发电仓和设置于发电仓内的摩擦发电电极,发电仓沿着第一方向能够移动,摩擦发电电极沿第一方向滑动或移动时进行发电,涡激振动组件与发电仓连接,摆动片呈长条形结构,摆动片的宽度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方向调节组件在水下水流的流动力作用下调节摆动片的宽度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实现了利用海洋中海流能进行发电,为水下考古、长期监测设备提供一个可行的供电途径。

    一种无人高速双体艇
    4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655352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210400159.7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人高速双体艇,旨在提供一种能在一定海况下有效兼顾快速性、耐波性和稳定性,实现优秀的综合航海性能的无人高速双体艇,本发明包括:艇体、电动挂桨推进器、设置于艇体周围的防撞护舷及悬吊装置、左右对称连接于艇体且内部中空的左、右锲型单浮体、设置于艇体艏部的V型连接桥、设置于艇体舯部的弧形连接桥、设置于艇体艉部的凸型连接桥、设置于艇艉的电动挂桨推进器、固定安装于艇艉的双层桅杆、设置于双层桅杆上的摄像监控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及通信导航系统,其中,三个连接桥连接左右锲型单浮体,左、右锲型单浮体内自艇艏至艇艉间隔设置有浮力舱、控制舱、电池舱,本发明应用于船舶设计及生产制造的技术领域。

    一种无人艇跟踪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608534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110889686.4

    申请日:2021-08-0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艇跟踪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实际位置信息和期望位置信息,采用预设性能函数计算非约束跟踪误差;由实际位置信息、期望位置信息和非约束跟踪误差计算虚拟控制率,并由虚拟控制率和一阶低通滤波器,得到虚拟误差面和滤波误差;采用径向基神经网络估计未知时变项目,得到无人艇模型;基于无人艇模型,对复合干扰进行估计,得到复合干扰估计值;由虚拟误差面、滤波误差、无人艇模型和复合干扰估计值确定跟踪控制率;控制率用于控制无人艇的轨迹跟踪。本发明能提高无人艇跟踪控制的精度。

    一种动态环境下的碰撞风险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2139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384944.8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动态环境下的碰撞风险评估方法,与大多数碰撞风险评估方法不同,该方法基于自主装备跟踪期望轨迹的前提,根据自主装备和障碍物的几何信息及运动信息,以及它们之间应该保持的安全距离,计算出障碍物在自主装备相对于它的相对速度空间中的速度障碍,并由此提出了障碍物需要被避开的条件和障碍物被认定为已被避开的条件,从而将障碍物的状态标记为激活或者非激活以有助于自主装备的整体避碰决策。

    用于无人艇的模块化对接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3636020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0700092.4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无人艇的模块化对接机构,其包括:第一模块,其安装于无人艇尾部;第二模块,其安装于无人艇头部并与前一个无人艇尾部的第一模块对接。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无人艇的模块化对接机构有两种对接方式,都可实现柔性对接。对接后的无人艇编队可实现转弯以及上下浮动,且可以大大减小无人艇编队在水中的阻力,增加整个编队的续航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