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取料称重吹散喂料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10814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42960.2

    申请日:2021-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取料称重吹散喂料装置,包括:取料驱动模块;称重箱;吹散驱动模块;所述取料驱动模块、称重箱和吹散驱动模块依次设置;称重传感器,用于获取称重箱的重量数据;控制器,根据所述重量数据调节所述吹散驱动模块产生的风力将称重箱中的物料吹散;以及,根据所述重量数据调节取料驱动模块的取料量。本发明能够通过驱动模块将碳纤维送入、推出称重箱,称重传感器实时获取称重数据,吹散驱动模块根据称重数据调节风力,将称重箱中推出的碳纤维吹散,使碳纤维以匹配传送带速度均匀可控地分散在传送带上。在投喂料阶段自动取料、动态称重、自动铺料,大大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所喂物料性能质量,保证制备产品的性能参数可控可靠。

    一种碳/碳复合材料用结构增强针刺预制体、碳/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08796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447962.1

    申请日:2021-04-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预制体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碳复合材料用结构增强针刺预制体、碳/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0°碳纤维无纬布、网胎、45°碳纤维无纬布、网胎、‑45°碳纤维无纬布、网胎和90°碳纤维无纬布的顺序形成交替层叠结构,该种结构所得的针刺预制体在致密化后,所得的碳/碳复合材料在受到应力时底部0°碳纤维无纬布中的碳纤维最先达到断裂强度,在0°碳纤维断裂后裂纹穿过45°碳纤维无纬布和‑45°碳纤维无纬布的碳纤维时发生偏转并沿界面扩展,发生裂纹偏转,造成层间分层破坏,使得断裂应力得到释放,有利于减缓应力裂纹在纵向的扩展,进而有利于增强碳/碳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一种可控电动针刺成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086324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45389.X

    申请日:2021-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电动针刺成型装置,包括电机驱动模块和机械传动模块,所述电机驱动模块包括电机和电机驱动控制模块,所述机械传动模块包括动力轴、力臂转盘、固定轴、力臂套槽、力臂针杆和针杆固定板;所述电机驱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机驱动动力轴旋转;所述力臂转盘与所述动力轴同心连接,在所述力臂转盘上偏心固定有一固定轴;所述力臂套槽与力臂针杆固定连接,所述力臂针杆穿过针杆固定板做直线上下运动;所述固定轴在力臂套槽内运动。本发明能够有效调控针刺密度,避免针刺过程中因针刺深度、密度差异较大而对复合材料中孔隙形状和分布、纤维弯扭程度以及基体浸润和固化过程等的直接影响,实现纤维性能有效传递至复合材料。

    一种化学气相沉积模具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98137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51736.9

    申请日:2021-0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化学气相沉积模具,属于复合材料制备领域,包括带孔预制体反应腔,带孔预制体反应腔包括密封外壁和带孔内壁,带孔内壁内形成中心反应腔,密封外壁与带孔内壁之间形成中空腔体,中空腔体的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或开设第一通气孔;带孔内壁的侧壁开设第二通气孔;带孔预制体反应腔的一端设置进气管、另一端设置出气管。通过上述中空腔体使得气流可以沿着径向进入中心反应腔,另一路气体直接沿着轴向进入中心反应腔,两路垂直方向气体流使得碳纤维编织件预制体周围气流能够更深地进入预制体内,促进沉积反应,提高沉积效率,可在均匀混合多路气体的前提下提高气体的利用率,有利于快速制备出密度分布更加均匀的复合材料,实用性强。

    一种碳纤维针刺预制体净尺寸成型的方法及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1848203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43309.5

    申请日:2020-07-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预制体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纤维针刺预制体净尺寸成型的方法及模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纤维针刺预制体净尺寸成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针刺工艺在内模的外表面制作碳纤维针刺预制体雏品;在内模存在条件下,在所述碳纤维针刺预制体雏品外表面加罩外模进行整形处理,在所述内模和外模之间形成碳纤维针刺预制体。本发明采用内模为支撑体,通过内模和外模对初级预制体尺寸的控制和整形,保证了所得碳纤维针刺预制体具有较高的尺寸精度,进而有利于实现净尺寸碳纤维针刺预制体的获得。实施例测试结果表明,与碳/碳复合材料标准产品的尺寸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将碳纤维针刺预制体的余量尺寸控制在1mm以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