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45879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176027.0
申请日:2015-04-14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一种高密度超高强度Co增强镍基高钨耐热合金及制备方法,属于耐热合金技术领域。该合金的化学组成成分重量%为:Co 5-20%,W 15-35%,其他可含有Ti 0-3%,Al 0-3%和Nb 0-8%,其余为Ni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及微量元素如稀土等。采用真空感应+真空自耗重熔或电渣重熔。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综合性能优良,具有高密度和更高强度,密度达到9.0-11.0g/cm3、冲击韧性达到80J/cm2以上、抗拉强度达到1500MPa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031459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1010622527.X
申请日:2010-12-28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IPC: C22C38/48
Abstract: 一种含W高强高韧二次硬化不锈钢,属于二次硬化型不锈钢技术领域,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数为:C 0.10-0.20%,Cr 11.0-13.0%,Ni2.0-3.5%,Mo 3.5-5.5%,Co 12-15%,W 0.8-3.0%,V 0.1-0.6%,Nb0.01-0.06%,Si≤0.2%,Mn≤0.2%,S≤0.01%,P≤0.01%,O≤30PPm,N≤30PPm,其余为Fe。优点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具有高强度的同时,其强度可达到1900MPa以上,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和高的韧性,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二次硬化型超高强度不锈钢。
-
公开(公告)号:CN101100728A
公开(公告)日:2008-01-09
申请号:CN200710120512.1
申请日:2007-08-21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合金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镍型无钴马氏体时效超高强度钢,主要适用于高强度的旋压薄壁筒体以及弹簧、齿轮等。该节镍型无钴马氏体时效超高强度钢的化学组成成分(重量%)为:C≤0.03%,Si≤0.1%,Mn≤0.1%,Ni 11.5-14.5%,Cr 3.75-5.25%,Mo 2.25-3.75%,Ti 1.2-1.6%,Al≤0.30%,Co≤0.50%,S≤0.01%,P≤0.01%,O≤30PPm,N≤30PPm,余为Fe。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成本低、保持较高的屈服强度和塑韧性,机加工性能优良的优点,是属于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超高强度钢。
-
公开(公告)号:CN105039862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510316500.0
申请日:2015-06-10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一种Co‑free复合强化二次硬化超高强度钢及制备方法,属于合金钢技术领域.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数为:C 0.20‑0.50%,Cr 1.0‑5.0%,Ni 10.00‑30.0%,Al 0.50‑3.0%,Mo 1.0‑5.0%,W≤2.0%,V≤0.30%,Nb≤0.2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合金可采用真空感应+真空自耗重熔或真空感应+电渣重熔冶炼工艺。优点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综合性能良好,具有超高强度和良好塑韧性,热处理工艺性能优良,具有较高的回火稳定性和抗过时效能力,节约了战略资源Co元素含量,提高了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950992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610543448.7
申请日:2016-07-11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 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一次冷轧法制造的晶粒取向纯铁及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转炉冶炼→钢液真空循环脱气法精炼→连铸→板坯加热→热轧→常化→冷轧→退火,其中:所述的连铸步骤后,得到的连铸板坯的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C:0.01~0.08%,Si:0.01~1.0%,Mn:0.05~0.5%,P:0.01~0.1%,S:0.003~0.01%,Als:0.005~0.05%,N:0.005~0.02%,Cu:0.05~0.8%,其余为Fe;在所述热轧步骤,控制终轧时获得的γ相含量按质量百分比为10~30%;所述常化步骤为在650~800℃保温30~600s;所述退火步骤包括脱碳退火和高温退火。本发明可以利用当前钢铁企业现有生产设备,通过成分设计、抑制剂组成的合理配合、轧制与热处理工艺的合适设定等手段,利用传统厚板坯生产工艺获得具备既具备高饱和磁感应强度又具备锋锐的{110} 择优取向的取向纯铁。
-
公开(公告)号:CN104328359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410613963.9
申请日:2014-11-04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一种高韧性易旋压易焊接超高强度D506A钢及制备方法,属于合金钢技术领域。该钢的化学组成成分重量%为:C 0.32‑0.38%,Cr 0.50‑5.50%,Ni 0.5‑3.5%,Si 0.2‑2.20%,Mn 0.2‑2.2%,Mo 0.05‑1.50%,V 0‑0.5%,Nb≤0.2%,其余为Fe及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综合性能优良,具有σb≥1800Mpa和KIC≥90MPam1/2的高韧性和超高强度的优点,同时具有优良的焊接性、旋压性和抗脱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088017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567928.2
申请日:2015-09-08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一种双相高密度可铸锻动能钨镍钴合金及制备方法,属于动能合金领域,该合金的化学成分重量%为:W 35-65%,Ti 0-3%,Al 0-3%,Nb 0-8%,Ta 0-10%,余量为Ni或Co或NiCo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及微量元素如稀土等。制备方法采用真空感应+真空自耗重熔。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综合性能优良,具有高密度高韧性和超高强度,超高动态强度等优异性能,密度达到11.0-15.0g/cm3、冲击韧性达到80J/cm2以上、静态拉伸强度达到1300MPa以上、动态压缩强度达到1800MPa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073736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313536.9
申请日:2014-07-02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一种10Ni10Co高韧性二次硬化超高强钢及制备方法,属于合金钢技术领域。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数为:C0.20-0.45%,Cr0.5-3.5%,Ni7.00-12.0%,Co8.00-12.00%,Mo1.00-5.00%,V≤0.30%,Nb≤0.2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合金可采用真空感应+真空自耗重熔或真空感应+电渣重熔冶炼工艺。优点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综合性能良好,具有超高强度和良好塑韧性,热处理工艺性能优良,具有较高的回火稳定性和抗过时效能力,强度达到2100-2400MPa。
-
公开(公告)号:CN102226254A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1110156328.9
申请日:2011-06-10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一种高强高韧耐蚀高温轴承齿轮钢及制备方法,属于轴承齿轮钢技术领域。该轴承齿轮钢化学元素重量百分配比为:C:0.10~0.22%,Mn:≤0.5%,Si:≤0.5%,Cr:12.0~15.0%,Ni:1.50~3.00%,Mo:4.00~6.00%,V:0.50~0.90%,Co:12.0~15.0%,W:0.30~2.00%,Nb:0.02~0.08%,其中V/Nb:25~35,Mo/W:6~12,Co/Mo:2~3,Cr+6Si+4Mo+1.5W+11V+5Nb≤52%,40C+2Mn+4Ni+30N+2Co≥42%,[O]+[N]+[H]≤0.004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工艺为:成分配比与控制→真空冶炼→钢锭热加工成材→钢材表面硬化处理→钢材热处理。优点在于,可以满足服役过程中承受高温及腐蚀环境作用的新一代轴承齿轮钢的要求,实现高强度、高硬度、高韧性、高温性能、耐腐蚀性能的良好配合。
-
公开(公告)号:CN100588735C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申请号:CN200710120512.1
申请日:2007-08-21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合金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镍型无钴马氏体时效超高强度钢,主要适用于高强度的旋压薄壁筒体以及弹簧、齿轮等。该节镍型无钴马氏体时效超高强度钢的化学组成成分(重量%)为:C≤0.03%,Si≤0.1%,Mn≤0.1%,Ni 11.5-14.5%,Cr 3.75-5.25%,Mo 2.25-3.75%,Ti 1.2-1.6%,Al≤0.30%,Co≤0.50%,S≤0.01%,P≤0.01%,O≤30PPm,N≤30PPm,余为Fe。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成本低、保持较高的屈服强度和塑韧性,机加工性能优良的优点,是属于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超高强度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