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81935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978314.1
申请日:2019-10-1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铝合金-不锈钢异种金属的激光自熔钎焊方法,步骤如下:S1、分别对铝合金板和不锈钢板的待焊区域进行打磨和清洗处理,然后使用酸洗液对不锈钢板的待焊区域进行表面活化处理;S2、在不锈钢板待焊区域表面镀Cu-Ni金属复合镀层;S3、将不锈钢板与铝合金板装配为搭接形式,使用方形光斑激光进行焊接;焊接时控制1/2-3/4方形光斑照射在铝合金板上熔化铝合金,1/4-1/2方形光斑照射到不锈钢板上加热但不熔化不锈钢,熔化的铝合金在未熔化的不锈钢上铺展,形成钎焊界面。该方法通过在不锈钢待焊区域制备Cu-Ni复合层,可调节焊接过程中金属间化合物生长,使用方形光斑激光控制热输入,可促进熔化的铝合金在不锈钢表面铺展,得到成型美观,综合性能优异的焊接接头。
-
公开(公告)号:CN110026650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425101.6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CMT系统的异种材料复合结构增材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材料设计,确定焊丝;搭建多CMT系统;装填焊丝;调节多CMT系统中的每个具备独立焊接能力的CMT子系统的工作参数,使每个具备独立焊接能力的CMT子系统在增材制造过程中的熔敷量保持一致;逐层分析,确定增材制造路径;对多CMT系统离线编程,生成程序;启动多CMT系统,在程序控制下,每个具备独立焊接能力的CMT子系统协调运作,逐层增材制造,直至全部完成,得到复合结构。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活,适应性强,受材料限制小,且通过材料协调及每个CMT子系统的协调运作,不但能够实现具有功能梯度的三维复合结构的增材制造,同时能满足工业生产的精度要求、功能要求和形状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861632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072914.9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18/213 , G01M13/00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接触网定位器测试载荷谱生成方法和装置,涉及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对载荷数据进行外推,获得零部件全寿命周期内可能出现的所有载荷;基于循环计数得到的载荷幅值极值进行分级,多级循环载荷更符合定位器真实疲劳特性。包括:采用弓网耦合系统中的元节点模拟接触网定位器受到的物理作用,对元节点进行动力学方程耦合,计算得到元节点的初始位移载荷向量;在预设位置生成满足所述概率密度分布的补充位移载荷向量,与所述初始位移载荷向量共同组成外推位移载荷向量;对所述外推位移载荷向量进行循环计数,得到外推位移载荷向量循环的载荷幅值、载荷均值以及循环频次;将所述外推位移载荷向量进行分级,得到载荷谱。
-
公开(公告)号:CN11117514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010109773.9
申请日:2020-02-22
Applicant: 中铁十九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衬砌填充材料压缩剪切性能及孔隙率变化的试验装置,解决了现有测试装置均无法很好地模拟施工现场豆粒石填充材料的真实状态获得填充材料压缩剪切性能参数及孔隙率变化的问题。通过带有下箱体圆柱状内腔的矩形下箱体与带有上筒体圆柱状内腔的矩形上筒体结合,形成能真实模拟隧道衬砌壁后填充材料弹性支撑层的填充材料圆柱体,在填充材料圆柱体的外侧四周,构筑起一个能动态形成对填充材料圆柱体进行剪切的环境,得到真实模拟现场隧道盾构环境下的隧道衬砌壁后填充材料压缩剪切性能的测试模量。特别是通过水泵对圆柱体填充材料注水使其处于饱和状态,再通过测定压缩剪切过程中水量的变化,计算得到填充材料孔隙率的变化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83753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332015.8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盾构姿态偏移对地层影响的应变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涉及隧道技术领域,包括支护结构,支护结构为空心圆柱体,支护结构沿横截面均匀划分成多个扇形区域;多块弧形预制板,弧形预制板设置在扇形区域内,同一扇形区域内相邻两层的弧形预制板的大小相互套合,不同扇形区域内同一层的弧形预制板之间对齐固定连接;以及模型箱,模型箱至少一侧侧面开设有圆形孔洞,套设好的支护结构和多块弧形预制板设置在模型箱的内部。本发明根据隧道洞周不均匀变形量的大小,沿洞周将弧形预制板进行不同厚度的布置,通过对埋入地层中的弧形预制板进行抽拔,并结合内部支护结构和土体充填模型箱,可定量实现盾构姿态偏移对地层不均匀变形的开挖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4218828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111498390.6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线性叠加的受电弓刚性接触网系统动态行为仿真方法,具体为:基于有限元方法和多体动力学方法构建受电弓‑刚性接触网系统仿真模型;计算并组装受电弓‑刚性接触网系统切线矩阵,将切线矩阵线性化,基于Newmark‑β假设,计算恒定广义切线矩阵与广义载荷恒定分量;计算单个时间步内,受电弓弓头受到单位接触力载荷时的位移增量,计算单个时间步内,刚性接触网在各个接触点位置处受到单位接触力载荷时的位移增量;基于线性叠加法,迭代求解受电弓‑刚性接触网接触力。本发明可有效减少受电弓‑刚性接触网动力学求解过程中不必要的迭代计算过程,可大幅提高模型求解效率,同时保持极高的求解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82243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625719.X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德阳天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广西容梧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锚耐压减磨索鞍及索股锚固方法,装置包括:为整个索鞍提供支撑作用的鞍身,所述鞍身包括设于最底部的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多个纵肋以及设于多个所述纵肋之间的横肋;设于所述鞍身上的鞍头,所述鞍头包括设于所述鞍身上的鞍槽以及设于所述鞍槽内的隔板;设于所述鞍头上的锚固件,所述锚固件包括设于所述鞍槽侧壁上的钢牛腿以及设于所述钢牛腿一端的锚头。将部分索股在索鞍槽路顶部断开,交叉锚固于对侧的锚梁上,增加了索股的传力路径,将鞍槽侧壁也变成缆索缆力的直接承力构件,使索鞍的受力更加均匀,有利于减小索鞍两侧主缆的不平衡力,可提高主缆的名义摩擦系数和抗滑安全系数,从而提升缆鞍间的抗滑稳定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77143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16082.2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A61L27/20 , C08J3/075 , C08J3/24 , C08L89/00 , C08L5/08 , C08L5/04 , A61L27/12 , A61L27/22 , A61L27/52 , A61L27/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交联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氧化海藻酸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溶液备用;向阿仑膦酸钠溶液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磷酸锂盐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羧甲基壳聚糖,再加入一定量的甲基丙烯酰化明胶,充分混合,得到第二溶液备用;将第一溶液和第二溶液等体积混合,等待1min后紫外照射成胶,即得双交联水凝胶。本发明制得的双交联水凝胶能适应不同形状的骨缺损,同时还能实现微创治疗,减少创伤。同时双网络水凝胶不仅提高了材料的稳定性,还兼具了药物缓释的作用。双交联水凝胶可以促进成骨分化和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对于骨质疏松性骨缺损的治疗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59103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98350.1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德阳天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锚管锚固系统及其安装方法,属于悬索桥装置技术领域;本结构包括采用混凝土支撑的锚固墩,在所述锚固墩内固定设置有钢锚管,所述钢锚管通过锚固构造设置于锚固墩内,所述锚固墩外侧设置有锚头结构,所述锚头结构包括设置于钢锚管张拉端的张拉连接板以及锚头,所述张拉连接板与锚头之间通过锚固拉杆连接装配;本发明利用钢锚管为空心结构的设计有效的解决了传统实心钢拉杆结构热处理效率低,在热处理工艺中的效果不佳的问题,基于该结构的设计,在保证整体结构强度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能够使钢锚管得到更高的热处理效率和更好的热处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106872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388901.1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S7/4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移动激光雷达标定室,外部框架结构采用定制槽孔铝型材拼接组装和搭建,整体架构稳固且承重能力强,易于组装,还具有外壳防护隔温措施;框架内部腔体分区控制,分别固定存放相关器件,使得整体架构较小,便于放置;设置了相应的减震结构保证激光雷达标定室的稳固,便于高海拔复杂地形山区的运输;光学平台下方安装有气垫减震装置,光路出光部分采用转动腔结构,激光出射更加稳定且可以稳定改变出射方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