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30571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110820209.2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白阳阳 , 王立新 , 高升 , 李储军 , 汪珂 , 崔玉龙 , 来凯 , 贾少春 , 王博 , 翁木生 , 郑飞 , 王伟 , 王伟龙 , 刘锋 , 张利斌 , 雷永生 , 相旭 , 王天明 , 王俊 , 高志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暗挖隧道开挖至地下站站端的内支撑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体系包括基坑部分和隧道部分;基坑部分包括基坑围护结构,为基坑两侧与端部均匀布置的围护桩,围护桩内侧设置有水平的基坑内钢围檩,两侧基坑内钢围檩与端部基坑内钢围檩之间分别设置有斜向的基坑钢支撑;隧道部分包括初支喷射混凝土和隧道二次衬砌,隧道二次衬砌端部设置有水平的隧道内钢围檩,隧道内钢围檩位于基坑端部的围护桩外侧,隧道内钢围檩与隧道二次衬砌之间设置有斜向的隧道钢支撑。本发明充分利用了钢围檩、钢支撑的施工灵活性、衬砌结构的可靠性,不仅施工便利、节省投资,而且还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降低了工程工期滞后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738640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530247.X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结构嵌入式快速修补方法及其构造。植筋为主的钢筋连接或恢复工艺对衬砌结构有二次损伤。本修补构造包括嵌入式钢筋网和钢套筒;嵌入式钢筋网包括纵向钢筋和横向的压力钢筋;钢套筒内设置有处于压缩状态的钢弹簧,钢弹簧的底部设置有传力钢筋;钢套筒位于相交的纵向钢筋和压力钢筋的交点处,垂直于衬砌结构并位于纵向钢筋和压力钢筋之间;钢套筒的顶部通过双向挂钩与纵向钢筋连接,传力钢筋的底端连接到压力钢筋。本发明在衬砌结构破损范围内嵌入钢筋网,呈现外鼓挤压状态,通过两侧交错布置的压力钢筋与结构破损边界处的压力连接,进一步有效固定钢筋网,随后浇筑微膨胀混凝土,完成快速修复,工艺便捷,修补效果可控且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9404005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1811332171.9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暗挖隧道小洞进大洞预加固体系及施工方法,位于隧道小洞进大洞的变截面处,包括大管棚、超前小导管和深孔注浆管;大管棚从小断面隧道掌子面拱顶向地层内打设至大断面隧道拱顶地层范围,并注浆加固周围地层;超前小导管从小断面隧道拱顶向地层内打设至隧道变截面地层范围,并注浆加固隧道变截面节点地层;深孔注浆管从小断面隧道掌子面变截面处向地层内打设至大断面隧道洞顶及洞身地层范围,并注浆加固周围地层。结构成型后,可满足一般地层隧道小洞进大洞的相关功能要求,确保隧道小洞进大洞安全施工,同时加大地层加固区对地面及周围重要建筑的影响较小,解决了隧道小洞进大洞施工难、效果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80016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659430.3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土体分层沉降监测系统及方法,该方法给待监测土体断面间隔设置多层标靶介质,通过视觉传感器重复采集多层标靶介质的位置信息,比对获得不同时刻各标靶介质的位置变化参数,计算获得各土体分层的相对分层沉降量。该监测系统包括测量套管、滑轨系统、标靶介质注射系统、视觉传感器系统、电源模块和稳压卡定装置等;本发明通过单测量钻孔实现对土体分层沉降情况的可视化监测,提高了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并且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适应性,可以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土体分层沉降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076568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058178.6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地‑深一体可视化边坡自动监测监控系统,包括土体深层位移监测系统、机器视觉位移监测系统和卫星定位系统,所述土体深层位移监测系统由柔性测斜仪和柔性测斜仪智能网关组成,用于监测土层内部不同深度的位移值;所述机器视觉位移监测系统由机器视觉仪和机器视觉仪智能网关组成,用于监测地表和柔性测斜仪顶部位移并记录现场图像信息;所述卫星定位系统由卫星定位智能网关、定位卫星和卫星定位仪组成,用于对机器视觉仪机位或柔性测斜仪顶部坐标定位及位移校准。本发明将三种监测系统深度融合,能有效提高边坡监控的准确度和预警逻辑的严谨性,降低监测过程中的测量误差及警情推送漏报、误报、晚报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868967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464943.6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监测数据预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在地下工程施工期的力‑变形预测中,受限于岩土介质的复杂性,力学方法虽能定性反应结构力‑变形的演变规律,但是在定量计算方面存在较大偏差。本发明的结构监测数据预测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结构的监测数据;根据所述监测数据对力学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利用机器学习算法,以所述监测数据为训练数据,得到数据驱动预测结果;采用所述力学预测结果修正所述数据驱动预测结果。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预测方法在定量计算方面存在较大偏差的技术问题,得到更加智能、准确的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255137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97440.X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目标对象应变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对象的应变数据和温度数据;对应变数据和温度数据分别按照频段进行多级分解,从得到的多级多频段应变数据分量和温度数据分量中,提取相关度高的同级同频段应变数据分量和温度数据分量;基于相关度高的同级同频段应变数据分量和温度数据分量构建模型,得到温度对目标对象的应变的影响关系。本申请解决现有技术中目标对象应变数据精确度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986839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11370875.X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B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分复用的双振弦式应变计及其工作方法,第一振弦固定于第三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之间,第二振弦固定于第二固定装置与第一固定装置之间;第一激振电磁线圈缠绕于第一振弦上,第二激振电磁线圈缠绕于第二振弦上,激励产生和控制模块通过延时模块与第一激振电磁线圈及第二激振电磁线圈分别相连接。在激励和控制模块的作用下,采用时分复用的工作方法,结合各工作模块使得两个振弦交替工作,提高应变采样频率。通过振动信号的相关性处理,使应变计具有测量精度高、采样频率高、抗干扰能力强及数据采集可靠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847264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800589.9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低净空钢筋笼起吊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所述装置包括走行导轨和底部具有车轮组件的双层框架结构,双层框架结构在走行导轨上纵向移动;双层框架结构的上层框架上设置有吊装设备;双层框架结构的下层框架表面设置有纵向移动的运输导轨及小车组件。本发明适用于建(构)筑物下净空不足的情况下,基坑支护结构的钢筋笼等材料的起吊,外部吊装设备用于将钢筋笼吊装至内部运输平台,内部吊装设备用于钢筋笼吊装就位,巧妙运用双层框架结构的优势,将内部吊装设备、外部吊装设备以及内部运输平台有机结合,解决了低净空条件下钢筋笼起吊难题,实现了快速施工,提高了施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769819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911368841.7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3H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本发明所述的采样频率自适应可调的数据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定采集持续时间、初始采样频率f0、最大采样频率fmax及检测窗口长度;2)根据采集持续时间、初始采样频率f0、最大采样频率fmax及检测窗口长度产生采用控制信号;3)根据所述控制信号产生激励信号,并将所述激励信号发送至传感器中;4)传感器根据所述激励信号进行数据的采集并输出模拟信号;5)对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进行预处理,再采用自适应调整采样频率算法调节传感器的采样频率,该方法及系统能够通过自适应调节采样频率对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采样,动态实时反应被测目标的真实变化情况,数据测量的有效性较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