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高铁沿线风速风向联合分布建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53641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010120918.5

    申请日:2020-0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铁沿线风速风向联合分布建模的方法,对不同地域、不同季节条件下的兰新高铁沿线的风速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得不同地域和季节条件下风速概率分布特征表示;对不同地域、不同季节条件下的兰新高铁沿线的风向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得不同地域和季节条件下风向概率分布特征表示;前述风速风向采集为同一地域同一时间下同一站点采集数据;根据所述风速概率分布特征、风向概率分布特征和站点的地域特征、时间特征数据建立基于经验Bernstein Copula的风速风向联合分布模型;通过提出的风速风向联合分布模型对兰新铁路沿线其他地域特征、季节特征相似的站点数据进行分析。

    一种风雨环境下桥上列车运行安全的判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24982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126253.9

    申请日:2020-0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雨环境下桥上列车运行安全的判别方法,包括:S1:建立CFD数值分析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并确定边界条件;S2:分析侧风环境下桥上列车气动性:通过不同风速下桥上列车所受的阻力、升力和倾覆力矩变化规律,得到列车受侧风的影响结果;S3:分析风雨环境下桥上列车气动性:通过雨滴对列车的影响,得到列车在风雨环境下气动力变化结果;S4:风雨‑车‑轨‑桥耦合:形成风雨‑列车‑轨道‑桥梁耦合大系统;S5:建立桥上行车安全多水准评价准则:通过风雨‑列车‑轨道‑桥梁耦合大系统建立桥上行车安全多水准评价准则;利用风雨‑列车‑轨道‑桥梁耦合大系统能够准确有效的桥上列车运行安全的判别结果,从而保障列车行车安全。

    用于正交异性面板疲劳裂纹检测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24011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90522.1

    申请日:2019-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正交异性面板疲劳裂纹检测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车体包括车头和车尾,车头与车尾铰接,车头上设有角度调节组件,角度调节组件能够调节车头与车尾之间形成的夹角,车头和车尾的底部均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有永磁轮;车尾上还设有舵机b,舵机b的输出端设有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连杆、驱动组件、连接头、限位器以及探测组件,连杆一端与舵机b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驱动组件连接,连接头的一端与驱动组件连接,另一端分别与限位器和检测组件连接,并且限位器与检测组件之间的夹角能够调节;车头上还设有控制器和超声波测距模块,控制器分别与超声波测距模块、第一电机、舵机b、驱动组件组件连接。

    轨面映射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795779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0810980.4

    申请日:2019-08-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面映射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装置,涉及高速铁路桥梁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建立桥梁的结构图和层间联结失效参数,基于结构图建立简支梁及上部轨道结构的整体直角坐标系;基于整体直角坐标系,建立待测桥梁的绝对位移矩阵;根据层间联结失效参数,建立待建立桥梁的层间作用力矩阵;结合预先获取的简支梁绝对位移矩阵、绝对位移矩阵和层间作用力矩阵生成所述轨面映射模型。本发明的轨面映射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装置能够在桥梁发生附加变形后快速准确地确定轨面几何形态,以作为列车运营安全性的评价指标,对高速铁路的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