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变速器用调整垫片构件

    公开(公告)号:CN203130980U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20121153.2

    申请日:2013-03-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变速器用调整垫片构件,包括调整垫片支撑,调整垫片支撑呈圆筒状;调整垫片支撑的一端设有第一止口,另一端设有第二止口;第二止口位置处调整垫片支撑的直径大于第一止口位置处调整垫片支撑的直径,调整垫片构件还包括第一调整垫片和第二调整垫片,第一调整垫片和第二调整垫片可装配于第一止口位置处,当装配顺序颠倒,先将第一止口端安装到轴上时,第一调整垫片和第二调整垫片无法安装到第二止口上,只能调整垫片支撑的轴向安装,这样就增加了轴向长度,用两个调整垫片来替换一个调整垫片,更容易调整间隙,就可以使其系列减少,降低了调整垫片的选择及加工制造时的困难,变得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种新型差速器
    3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571934U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20190332.X

    申请日:2017-03-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差速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两相对设置的半轴锥齿轮和与两半轴锥齿轮分别啮合的行星伞齿轮,半轴锥齿轮的大端端面为弧形面,所述行星伞齿轮的大端端面为弧形面,壳体的内腔壁上设有与所述半轴锥齿轮的大端端面配合的第一壳体弧形面,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行星伞齿轮的大端端面配合的第二壳体弧形面;行星伞齿轮和半轴锥齿轮的大端端面为弧形面,壳体的内腔壁上设有相应的第一壳体弧形面和第二壳体弧形面,能有效避免车辆行驶过程中,差速器的齿轮间隙发生变化,而且采用这样的结构能有效提高壳体和各个齿轮承受外力的能力,延长差速器的工作寿命。

    离合器
    3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284252U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20745218.5

    申请日:2014-12-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离合器,包括内设有摩擦片组和离合器活塞的外毂焊接组件,外毂焊接组件内设有与摩擦片组的外侧边缘相抵的调整卡簧。外毂焊接组件内设置与摩擦片组的外侧边缘相抵的调整卡簧,通过调整卡簧对摩擦片组在外毂焊接组件的位置进行限位,同时可以通过设置调整卡簧的厚度调整摩擦片组在外毂焊接组件内的位置,从而对离合器活塞和摩擦片组之间的滑动行程进行调整。由调整卡簧实现对摩擦片组位置的限位,同时对外毂焊接组件内离合器活塞的行程进行调整,降低了对离合器活塞的调整难度。

    一种变速箱
    3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571955U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621480501.5

    申请日:2016-12-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箱,包括将高压油从阀板输送至变速箱内各离合器、制动器的变速箱控制油路和将润滑油从阀板输送至变速箱内各润滑部的变速箱润滑油路,所述变速箱控制油路包括,支撑座控制油路;连接板控制油路,包括设在连接板上的连接板导油结构;所述变速箱润滑油路包括,轴支撑座油路,中间隔板油路;连接板油路,变矩器壳体内安装的连接板的正面上设有连接板进油孔,所述连接板的背面上设有连接板油槽,与连接板安装在一起的定子轴上设有将润滑油继续进行导流的导流孔。支撑座、中间隔板以及连接板上分别设有控制油路,简化了变速箱的结构,从而有效降低了故障发生的几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行星排焊合结构
    3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331327U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20110291.4

    申请日:2016-02-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星排焊合结构,包括行星排和主减速齿轮组件;行星排包括行星架,在行星架上设有容置腔,安装在容置腔内的太阳轮,环绕太阳轮环设置并通过行星轮轴安装到行星架上的行星轮;主减速齿轮组件与太阳轮同轴线设置,包括主减速齿轮、固定设置在主减速齿轮一侧的连接板;在行星架的侧壁上设有与连接板的形状相适配的容置凹槽,连接板与容置凹槽的侧壁焊接;在行星轮轴的安装孔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处设有阻挡结构;降低了行星架、行星轮轴、连接板的加工难度,在装配时还可以减少装配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离合器与外围组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4664360U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20364785.0

    申请日:2015-05-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变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合器与外围组件结构,在中间隔板上设有中间隔板支撑轴,两端分别位于中间隔板的两侧,在中间隔板与行星排间的中间隔板支撑轴上设有离合器,包括与中间隔板支撑轴转动连接的齿轮内毂,在齿轮内毂外圈上设有齿轮,齿轮内毂的内圈延伸至行星排处,套设在齿轮内毂的内圈上的离合器内毂,在离合器内毂的外侧设有与齿轮固定连接的离合器外毂;行星架与离合器内毂固定连接,太阳轮与齿轮内毂固定连接的,行星架上设有插入中间隔板支撑轴的空腔并延伸至中间隔板另一侧的空心传动轴;在变速箱整体尺寸变化不大的前提下,能够增加自动变速器(AT)的挡位变化,可以进一步减少油耗和改善行驶动态性能。

    齿轮和齿圈组件
    3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573009U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20231743.X

    申请日:2015-04-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齿轮和齿圈组件,属于变速箱技术领域,包括齿轮和齿圈,所述齿轮上沿周向阵列有若干个轴向延伸的凸起,若干所述凸起内设有环形的第一卡槽,所述齿圈上沿周向阵列有若干个与所述凸起相适配的凹槽,所述齿圈上对应所述第一卡槽位置处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卡槽的直径,所述齿轮和齿圈之间设有卡簧,所述卡簧约束安装于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本实用新型不仅降低了产品的噪音,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而且齿轮和齿圈可以拆解,其中一个报废,另一个仍可用,降低了制造成本。

    一种变速箱外壳以及变速箱

    公开(公告)号:CN203962960U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20401148.1

    申请日:2014-07-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速箱外壳,包括开设有主润滑油道的壳体,其中,主润滑油道对应变速箱内常啮合齿轮的位置上开设有润滑油孔,润滑油孔的开口朝向常啮合齿轮,通过在主润滑油道对应常啮合齿轮的位置上开设润滑油孔,工作过程中,当主润滑油道中的润滑油流经润滑油孔时,会顺着润滑油孔流向常啮合齿轮,对其进行润滑,这样,在满足齿轮润滑需求的同时,简化了润滑油路,减小了润滑油路的体积,释放了更多的空间,同时又能够保证润滑油流量的分配。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变速箱。

    一种带有测压孔的变速箱壳体

    公开(公告)号:CN203230826U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20206223.4

    申请日:2013-04-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测压孔的变速箱壳体,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上设有离合器油道和制动器油道,主壳体的外壁上设有测压孔,所述测压孔与相应的离合器油道或制动器油道连通,测压孔连接有压力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各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油压,进而实现在实验、标定过程中准确、及时地判断油压问题所在。

    一种变速箱控制油路
    4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005240U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621483792.3

    申请日:2016-12-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箱控制油路,将高压油从阀板输送至变速箱内各离合器、制动器,包括,支撑座控制油路,包括开设在支撑座上的支撑座控制油孔,所述支撑座与轴安装座安装在一起,所述轴安装座上设有安装座控制油孔,所述安装座控制油孔与所述支撑座控制油孔相连通,高压油经支撑座控制油孔被继续导流;中间隔板控制油路,连接板控制油路,包括设在连接板上的连接板导油结构。支撑座、中间隔板以及连接板上分别设有控制油路,简化了变速箱的结构,从而有效降低了故障发生的几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