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02000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610580387.1
申请日:2016-07-2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国家三维坐标系与任意地方平面坐标系间七参数转换方法,本发明针对现有算法无法直接获取高精度单一的七参数转换参数,进而无法基于CORS测量数据实时获取地方坐标系成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附加加常数的七参数转换模型。该方法通过一系列数据处理方法:附加加常数极大地降低了投影变形的影响,通过三参数转换模型降低了大地高对求参精度的影响等,大大地改善了转换参数的精度,并且方法符合目前市场上测量手簿只能接受单一四/七参数输入的要求,基于CORS网络测量得到的国家坐标系成果,可以实时转换成地方坐标系成果,这有利于拓展省市级CORS在测量实践过程中的应用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8333607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124749.5
申请日:2018-02-07
Inventor: 刘邢巍 , 吴国梁 , 张黎 , 徐永书 , 张泽烈 , 李静 , 蒲德祥 , 高翔 , 姚宜斌 , 许超钤 , 王静 , 唐辉 , 张士勇 , 杨宁 , 夏定辉 , 吴寒 , 袁烽迪 , 田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9/41 , H04B7/18547 , H04L6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ORS增强的移动智能终端差分定位系统,包括智能移动终端、CORS基准站网、服务器,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设置有数据获取模块与连接在数据获取模块上的第一数据收发与编解码模块,所述服务器设置有第二数据收发与编解码模块以及连接在该第二数据收发与编解码模块上的数据处理模块、差分解算模块,其中第一数据收发与编解码模块与第二数据收发与编解码模块之间可进行数据交互。其显著效果是:将数据处理与解算均置于服务器端,减轻了智能移动终端的数据处理负荷,降低了对智能移动终端的硬件性能要求;解决了智能手机移动端无法接入CORS服务的难题,打破传统测量型接收机的高昂费用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717530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091919.5
申请日:2016-02-1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1S19/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9/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网络RTK中应用流动基准站来增强定位效果的方法,当网络RTK服务范围内出现因电离层活动异常或域内基准站故障无法正常使用等故障时,在故障区域临时架设无需精确坐标的流动基准站,利用流动基准站所获取的GNSS观测数据,获取并精化该故障区域的大气改正信息,进而校正数据处理中心播发给流动用户的差分改正信息,从而保证网络RTK定位服务的精度和可靠性,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2024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59730.4
申请日:2025-02-1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GNSS PWV辅助气象卫星遥感的降雨量反演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降雨时段的PWV数据、云顶亮温数据和亮温差数据;将所述降雨时段的PWV数据、云顶亮温数据和亮温差数据输入训练后的多层神经网络模型,输出对应时段的降雨量。本发明结合GNSS观测数据实时解算的大气水汽含量信息(PWV数据),补充了卫星遥感在云底水汽观测上的不足,将GNSS观测数据与气象卫星数据进行融合,提高了降水量反演的准确性。同时,引入训练好的多层神经网络模型自动提取复杂数据中的特征,实现了高时高精度的降雨量反演。
-
公开(公告)号:CN11953564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02311.8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联合气象卫星亮温资料和GNSS‑PWV的降雨预报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待预报降雨位置处的前若干时段的通道亮温、亮温差、PWV、PWV增量及PWV增率;将所述通道亮温、亮温差、PWV、PWV增量及PWV增率按时间匹配后,输入训练后的多层神经网络模型,输出未来预设时段的预测降雨等级。本发明通过结合亮温数据和GNSS‑PWV数据,降低基于气象卫星的单一亮温数据降雨预报的空报率和漏报率,提高降雨预报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967484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441585.0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T5/50 , G06N3/0464 , G06V10/77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CNN的多因子通道输入的电离层图像生成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构建待计算时刻的多因子通道图像;将所述待计算时刻的多因子通道图像输入训练后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全球电离层经验模型,输出待计算时刻的全球电离层TEC图像。本发明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方法,构建多因子通道图像与全球电离层TEC图像之间的关系,直接生成全球电离层TEC图像,解决了数学模型表达区域或全球电离层TEC时中小尺度结构缺失的难题,还解决了部分电离层自变量因子难以数学化表达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0248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710168.1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适应函数选择机制的垂直约束方程构建方法及装置,属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技术在气象学领域的应用,本发明在广泛分析水汽垂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三种典型的水汽分布特征,分别是指数函数型、高斯函数型和S型函数型分布,并针对性提出了一种附加自适应函数选择机制的北斗水汽层析垂直约束构建方法,解决了不同水汽垂直结构下自动选择最优函数构建垂直约束的问题,提升了垂直约束构建的精度,进而改善了北斗水汽层析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26866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90485.8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18/214 , G06F30/27 , G06F119/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卫星高精度定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PP‑B2b卫星钟差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计算并预处理目标卫星的单差卫星钟差时间序列,生成目标卫星的多弧段PPP‑B2b卫星钟差时间序列;提取每个弧段PPP‑B2b卫星钟差的单差卫星钟差样本,以建立多弧段PPP‑B2b卫星钟差样本;基于多弧段PPP‑B2b卫星钟差样本,构建PPP‑B2b卫星钟差训练数据集,以训练LSTM神经网络,生成PPP‑B2b卫星钟差预测模型,以利用该模型执行PPP‑B2b卫星钟差预测操作。由此,解决了现有的卫星时钟预测方法仅基于单弧段钟差建模,从而导致PPP‑B2b卫星钟差预测精度较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09137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41281.2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浙江交投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ArUco码辅助的VIO初始化方法、装置及设备,涉及无人机导航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IMU的运动状态满足初始化要求后,根据ArUco码的角点在ArUco坐标系中的坐标及ArUco码的实际尺寸,确定ArUco码的角点在相机坐标系下带有真实尺寸的坐标;根据ArUco码的角点在相机坐标系下带有真实尺寸的坐标,及该ArUco码的角点在ArUco坐标系中的坐标,确定ArUco坐标到相机坐标的转换关系;根据ArUco坐标到相机坐标的转换关系,确定全局坐标系到ArUco码坐标系的转换关系,完成初始化流程。通过引入ArUco码,解决了传统VIO初始化算法中对初始化过程中设备的运动激励有较高要求的问题,在保证初始化精度的同时缩短初始化时间,具有更好的鲁棒性,为工程应用提供更稳定的初始化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991303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03608.2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GNSS高精度定位算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线环境变化情况下的多路径误差修正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卫地间距、整周模糊度参数和接收机载波相位观测值,确定多路径误差和观测噪声;将观测站天线的可视空域进行标准化格网划分;基于划分好的标准化格网,对多路径误差和观测噪声求均值,得到格网对应的多路径误差修正值;根据多路径误差修正值修正后的载波验后残差值,筛选出格网内验后残差异常的异常格网;对异常格网内的多路径误差修正值进行实时估计与修正,以得到修正后的定位结果。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GNSS天线周围环境发生改变后,传统多路径误差修正模型需要长时间的数据重新建模,无法保证定位精度可靠性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