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仿生矿化纳米生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69822B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710002994.4

    申请日:2017-01-04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复合仿生矿化纳米生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1)酶的修饰;(2)单酶微囊的形成;(3)ZIF‑8矿化层的形成等步骤,将MOF材料固定化酶和微囊固定化酶这两种固定化方法的结合,使MOF材料装甲于微囊外面。本发明同时克服了两种固定化酶方法的各自的缺点,解决了MOF材料固定化酶极端环境酶活损失较快和纳米微囊难以回收两个关键技术问题。

    一种静态乳液法固定化脂肪酶生产生物柴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74157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869806.9

    申请日:2015-12-01

    Inventor: 高静 马丽 姜艳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3 Y02P20/588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静态乳液法固定化脂肪酶生产生物柴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反应器中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脂肪酶溶液和铂金催化剂,真空磁力搅拌0.5-2小时后得到乳液,再向乳液中加入分散剂,形成复合乳液,机械搅拌下,固化形成载酶静态乳液硅胶微球,过滤出即得到固定化脂肪酶;(2)将植物油脂与短链醇加入到反应器中,再加入植物油脂体积1-4倍的正己烷、植物油脂质量20%-30%的固定化脂肪酶,恒温20-600C下反应即可得到生物柴油;所述脂肪酶为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柱状假丝酵母脂肪酶或洋葱伯克霍尔菌脂肪酶。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无环境污染,催化剂重复利用率高,有利于生物柴油的生产的工业化应用。

    一种以萌发的油料作物种子为原料自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12379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10146299.3

    申请日:2010-04-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3 Y02P30/2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以萌发的油料作物种子为原料自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含油作物种子在清水中浸泡12h,随后在温度15~35℃条件下黑暗中萌发培养,然后在-50~-20℃冷冻干燥12~48h后进行破碎,然后依次加入有机溶剂和短链醇,其中有机溶剂量为每克萌发含油种子粉末加入1~15ml有机溶剂,短链醇的加入量为萌发含油种子粉末质量的2~10%,置于控温往复水浴摇床中,进行酯化及酯交换反应4~24h,最后得到生物柴油,生物柴油产率为40~70%。本发明无需外加催化剂,有机溶剂不仅作为含油种子的油脂提取剂同时还充当脂肪酶的保护剂,将油脂的提取过程与酯化反应过程合二为一,消除了来自油脂提取精制方面带来的成本投入。

    一种固定化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220533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653918.6

    申请日:2024-1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定化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制备方法,首先将无机硅纳米花氨基化,随后用交联剂戊二醛活化,最后加入酶液在摇床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将反应物离心并洗涤,产物即为固定化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该固定化酶的酶学活性和稳定性均有明显提升,其比酶活为446.44‑1033.09U/g蛋白,在30℃或pH=5条件下孵育6h后固定化酶的活性是游离酶的163.09%与181.53%,重复使用10次后仍保留初始活性的63.18‑70.78%,储存15天后仍保留初始活性的46.27‑54.38%。该固定化酶可催化果糖生成阿洛酮糖,为阿洛酮糖的生产提供了一种绿色、高效的制备技术。

    一种短链脱氢酶及其在合成(R)-四氢噻吩-3-醇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18589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253072.0

    申请日:2024-0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短链脱氢酶,所述短链脱氢酶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SEQ ID No.2。本发明还提供该短链脱氢酶在制备(R)‑四氢噻吩‑3‑醇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短链脱氢酶对目标底物的转化率高达99%以上,对产物的对映体选择性高达99%,在用于300g/L底物浓度的反应时,仍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效率。本发明的短链脱氢酶在70℃高温下孵育一小时后,仍能展现出69%的活性。相比于多数酮还原酶由于热不稳定而造成的成本问题,本发明的短链脱氢酶拥有着极其优异的热稳定性,有效解决了酮还原酶热稳定差的问题。

    一种短链脱氢酶及其应用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2825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53063.1

    申请日:2024-0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短链脱氢酶,所述短链脱氢酶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SEQ ID No.2。本发明还提供该短链脱氢酶在制备手性芳醇或2,5‑双(羟甲基)呋喃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短链脱氢酶对目标底物的转化率高达99%以上,对产物的对映体选择性高达99%,在用于300g/L底物浓度的反应时,仍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效率。本发明的短链脱氢酶在70℃高温下孵育一小时后,仍能展现出58%的活性。相比于多数酮还原酶由于热不稳定而造成的成本问题,本发明的短链脱氢酶拥有着极其优异的热稳定性,有效解决了酮还原酶热稳定差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