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可热降解柔性印章的薄膜转印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83382B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610535950.3

    申请日:2016-07-1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柔性电子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可热降解柔性印章的薄膜转印装置与方法。本发明的薄膜转印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平台系统、衬底微调系统、印章装载系统、旋涂系统和加热板;利用上述装置,将加载在加热板上的聚α‑甲基苯乙烯聚合物作为转移印章,通过全局加热致聚合物热降解,使柔性印章上的薄膜或器件功能层以一种简易、可控的方式剥落至目标衬底,从而将功能单元选择性地转印到目标衬底上。本发明适用于自动化控制的大规模无机柔性可延展电子器件的制备。

    一种ZnO纳米片/碳海绵柔性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17798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132771.4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为ZnO纳米片/碳海绵柔性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柔性复合负极材料是以多孔自支撑碳海绵为载体、以氧化锌(ZnO)二维纳米片作为锂电池负极活性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其中ZnO负载量高,且大电流密度下循环稳定。本发明制备步骤为:在多孔聚氨酯模板表面原子层沉积ZnO,高温除去有机模板后得到ZnO纳米片,将其配制成ZnO纳米片分散液;将三聚氰胺海绵高温碳化得到碳海绵,将其浸入ZnO纳米片分散液中,干燥后在惰性氛围中高温热处理,即得到ZnO纳米片/碳海绵柔性复合材料;该柔性复合材料可直接制备锂电池负极,无需导电剂和粘合剂。

    一种基于卷曲薄膜的氢气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59272A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710120402.9

    申请日:2017-03-0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梅永丰 胥博瑞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基于卷曲薄膜的氢气检测装置及方法。氢气检测装置包括:光源,检测腔,基于透明卷曲薄膜阵列的检测组件,光信号采集设备。光信号采集设备可以连接响应阈值判别组件和报警器。氢气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光源照射含有待测气体的检测设备到达光信号采集设备;光信号采集设备采集并输出光强、透射率或吸收率数据;通过比对输出数据的变化与否可以确定待测气体内是否含有氢气组分。本发明的氢气检测装置没有与氢气的直接电学接触,因而有着较高的安全性;无需复杂的光源系统和光信号采集系统;且检测设备的制备方法较为简单,可进行大规模生产,成本较低,因此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一种基于可热降解柔性印章的薄膜转印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83382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35950.3

    申请日:2016-07-1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F16/00 B41M5/382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柔性电子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可热降解柔性印章的薄膜转印装置与方法。本发明的薄膜转印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平台系统、衬底微调系统、印章装载系统、旋涂系统和加热板;利用上述装置,将加载在加热板上的聚α-甲基苯乙烯聚合物作为转移印章,通过全局加热致聚合物热降解,使柔性印章上的薄膜或器件功能层以一种简易、可控的方式剥落至目标衬底,从而将功能单元选择性地转印到目标衬底上。本发明适用于自动化控制的大规模无机柔性可延展电子器件的制备。

    一种基于卷曲薄膜的光学氢气检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58800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128635.9

    申请日:2016-03-0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梅永丰 胥博瑞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01 G01N21/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纳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卷曲薄膜的光学氢气检测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包括:在干净基片上光刻图形;沉积具有内应力的金属薄膜和氢气体积膨胀效应的金属薄膜;选择性腐蚀薄膜与基片间的牺牲层得到卷曲薄膜。本发明的光学氢气检测器利用通入氢气后薄膜卷曲的曲率半径增加或由卷曲形态转变为平展状态引起肉眼可见的颜色变化,实现对氢气的检测功能。本发明在检测过程中没有电流传输,更加安全,能够不附加能源及设备对氢气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结果直观反映出来;制备方法较为简单,可适用于工业生产中,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一种基于卷曲半导体薄膜的高灵敏度光电探测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38490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763321.7

    申请日:2014-12-1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H01L31/1804 H01L31/184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纳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半导体薄膜的高灵敏度光电探测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在衬底上制备有机物牺牲层、半导体薄膜功能层,并且通过沉积参数的控制,使薄膜弯曲成管道结构;在管道结构上制备金属电极。将该结构置于光学辐射环境中,由于管状结构光学微腔中存在着谐振模式,可以显著增强半导体薄膜的光学吸收,从而得到高灵敏度的光电探测器件。该探测器件无角度依赖,灵敏度高,制备方便,在光电转换,夜视成像,环境监测,太空探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一种复合陶瓷基板封装的白光LED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83570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49444.2

    申请日:2012-05-1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LED光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在复合陶瓷基板上封装的白光发光二极管(LED)。本发明白光发光二极管包括散热基板、LED芯片、金丝连线、荧光粉和硅胶,其中所述散热基板采用复合陶瓷基板,该复合陶瓷基板由纳米基质陶瓷添加纳米晶高热导陶瓷材料经烧结制成,即由60-95%摩尔的纳米基质陶瓷和5-40%摩尔的纳米添加陶瓷组成,并在表面实施陶瓷金属化。本发明利用纳米晶高热导陶瓷材料添加入陶瓷基体材料中,形成纳米晶网络,实现高热导网络热传导路径,降低以此陶瓷材料封装的白光LED热阻;本发明制造白光LED封装结构简单、热阻小、高效、抗光衰能力佳、成本低;适用于制造低成本高效大功率白光LED。

    一种集成椭圆偏振光谱仪的实验型原子层沉积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66818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68349.3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椭圆偏振光谱仪的实验型原子层沉积设备,属于原子层沉积反应设备技术领域。针对检测光束需要以最佳入射角在最佳入射位置入射以保证检测光束能够按照预定路径反射的需求,设置了升降系统和调平系统;进一步的,通过设置隔热棒,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椭圆偏振光谱仪部件不受真空腔室的高温影响,而且针对可视窗在实验过程中镀上膜,会影响穿过可视窗的光束强度,从而影响检测结果,本申请设置了扫吹管路,以避免薄膜沉积过程对可视窗镀膜;基于该集成椭圆偏振光谱仪的实验型原子层沉积设备,实现了对于原子层薄膜沉积过程中的精准检测。

    一种卷曲管状光热电探测器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35257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72004.0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曲管状光热电探测器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由光热电材料、电极、封装层共同卷曲成管状光学微腔结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光热电材料、电极、封装层的垂直结构薄膜材料;(2)将上述薄膜材料共同卷曲形成卷曲管状光热电探测器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探测器件将光热电材料与光学微腔结合,通过器件管壁的全反射效应,大幅增强光热吸收效率。光热电材料的特性使得探测波段能够扩展至可见光到近红外波段,同时光热电效应可促进空穴‑电子的高效分离。该管状光热电探测器件的结构特征可以大幅提升器件的响应率和比探测度,同时扩展光电探测的全向性,在光电转换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