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41681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211331152.0
申请日:2022-10-28
IPC: G01N27/327 ,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多孔碳柔性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传感器由天然多孔碳材料、以及沉积在多孔碳表面的MOF薄膜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天然多孔碳与原子层沉积辅助制备MOF薄膜结合,可以通过增加比表面积,提升分子吸附量,从而提高生物传感器件的测量灵敏度,降低检测限。该复合材料充分利用了多级孔结构和三维导电框架提高电化学生物传感性能,相应器件在电化学生物传感领域有重要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93303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057182.5
申请日:2023-01-17
IPC: G02B5/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激光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卷曲二氧化钒复合薄膜结构的激光防护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激光防护装置包括氟化钙玻璃衬底以及制备在衬底上的卷曲的三维结构单元阵列;阵列中三维结构单元包括二氧化钒薄膜、铬薄膜、银薄膜,该复合薄膜通过自卷曲技术由平面状态卷曲为三维结构;其中二氧化钒薄膜为受激致动层,铬薄膜为粘附层和应力层,银薄膜为激光反射层。本发明利用二氧化钒薄膜的热致形变和银薄膜反射功能,实现无激光时不影响透光,激光入射时自发展开反射激光的智能防护。该装置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可大规模生产,具有广泛实用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377492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43626.4
申请日:2023-03-14
IPC: C25B11/091 , C25B1/04 , C25B11/06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MXene负载MOF的复合结构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化学蚀刻制备二维片层衬底MXene;通过原子层沉积技术沉积氧化物薄膜,用以诱导生长MOF薄膜;最后碳化,得到复合结构电催化剂;该电催化剂是多层结构的纳米级催化剂,MOF薄膜碳化后成为金属掺杂的多孔碳薄膜结合在MXene的片层结构上,增强了活性部位的暴露,使多层互联的片层提供丰富的活性位点。分层及多孔结构为电解质的渗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该电催化剂具有优异的电催化制氢性能,可广泛应用于电解水制氢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28182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33467.5
申请日:2023-01-10
IPC: B81B3/00 , A61B34/30 , B81C1/00 , B82Y5/00 , B82Y25/00 , B82Y30/00 , B82Y40/00 , B25J19/00 , A61K9/00 , A61K41/00 , A61K4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纳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纳米磁编辑的石墨烯微机器人及其制备与应用。本发明微机器人包括:两个或多个纳米磁编辑阵列,覆盖在纳米磁编辑阵列上的硬块层,连接在硬块层之间柔软石墨烯铰链;纳米磁编辑阵列是由单畴磁体组成的二维阵列,通过外加磁场进行磁编辑,定义微机器人的磁化构型,控制微机器人的变形行为;在外部特定磁场下,微机器人在石墨烯铰链处发生变形,导致整个微机器人发生目标变形行为;即纳米磁阵列作为驱动部件,驱动微机器人运动,又作为功能单元通过实时磁场调制改变微机器人的形状。本发明利用石墨烯微机器人可实现微货物的定点运输,过程可控,生物相容,且多种变形形状,在体内微纳治疗领域有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159155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601264.3
申请日:2022-12-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MOF薄膜修饰的载药微泡超声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载药微泡超声造影剂,由水凝胶微泡以及沉积微泡表面的MOF薄膜、Pt层组成的微球,以及负载在微球表面的药物组成;水凝胶微泡外层为壳结构,该壳由表面活性剂和油性混合溶液固化后组成,内部为气芯结构,MOF薄膜完全包覆于水凝胶微泡外表面,Pt层包覆于微球一侧,形成不对称结构,从而实现驱动功能。本发明将传统的医用超声造影剂与MOF薄膜和微纳马达技术结合,形成可视化、可载药、可靶向运动的多功能医学诊疗微体系。本发明在水凝胶空心材料的造影功能基础上充分利用微纳马达和MOF的多孔结构来提升功能,在生物医药领域有重要应用前景,如可用于医学超声检测、靶向载药治疗等。
-
公开(公告)号:CN115541681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331152.0
申请日:2022-10-28
IPC: G01N27/327 ,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多孔碳柔性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传感器由天然多孔碳材料、以及沉积在多孔碳表面的MOF薄膜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天然多孔碳与原子层沉积辅助制备MOF薄膜结合,可以通过增加比表面积,提升分子吸附量,从而提高生物传感器件的测量灵敏度,降低检测限。该复合材料充分利用了多级孔结构和三维导电框架提高电化学生物传感性能,相应器件在电化学生物传感领域有重要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386756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32313.1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 , 义乌迈迪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颗粒气相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纳米颗粒的系统及生产方法,该系统包括前驱体雾化装置、燃烧反应室和产物收集器,前驱体雾化装置设置在燃烧反应室的底部,前驱体雾化装置还连接等离子体火焰发生器,所述等离子体火焰发生器包括至少一对点火针对,点火针对底端通过高压包连接电源,点火针对包括两根点火针,两根点火针镜像对称设置,两根点火针的针尖相对且均位于前驱体雾化装置上方。本发明利用等离子体技术替代了传统的火焰喷雾热解设备中甲烷‑氧气助燃火焰,解决当前的可燃气体助燃的安全性和低效率的问题,另一个方面,利用等离子体产生的高能量密度且高温高速活性粒子,强化前驱体雾化液的高效燃烧。
-
公开(公告)号:CN113594297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110849788.3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L31/18 , H01L31/0216 , H01L31/0352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量子阱及量子点材料能带结构的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衬底上使用真空沉积方法依次生长牺牲层、应力引入层以及量子结构薄膜功能层;步骤2,通过光刻刻蚀牺牲层的开口区域,使用湿法刻蚀或干法刻蚀将应力引入层和量子结构薄膜功能层刻蚀至牺牲层;步骤3,通过开口区域使用化学方法腐蚀部分牺牲层,释放应力引入层和量子结构薄膜功能层,经过预应力释放,应力引入层和量子结构薄膜功能层形成卷曲结构或褶皱结构;步骤4,使用超临界干燥方法,保存具有卷曲结构或褶皱结构的器件。其中,量子结构薄膜功能层为量子阱材料或量子点材料,步骤3中,通过不同的腐蚀参数获得不同的卷曲结构或褶皱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812932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55492.X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 , 江苏迈纳德微纳技术有限公司
IPC: F24H3/08 , F24H9/1854 , F28F13/06 , F16L53/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体加热管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气体均匀加热的管道结构。本发明设计的管道结构,在管道内设置有扰流结构;在管道外部包覆有加热层,用于对内部输运气体进行加热;扰流结构包括按照管轴方向对称交替排列的球壳结构,以及含边缘孔洞的圆锥形挡板,实现输运气体在管道内的流向改变,从而促进热量在气体间的交换,实现气体在出口截面的温度均匀化。实验表明,设置扰流结构与不设置扰流结构相比,大大提高输送气流在截面温度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38627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678461.X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M8/22 , H01M8/04223 , H01M8/04186 , H01M8/04082 , H01M8/042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活性剂提高无膜过氧化氢燃料电池性能的方法,包括:选用金片电极作为正极,多孔泡沫镍作为负极,夹持在无膜过氧化氢燃料电池组件上搭建无膜过氧化氢燃料电池,配制0.01‑100mM浓度的表面活性剂燃料池溶液,过氧化氢浓度为0.5M,pH为1,表面活性剂燃料池溶液加入到无膜过氧化氢燃料电池中,无膜过氧化氢燃料电池的正负极与用电器连接。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易行,无需额外硬件,只需添加微量或少量表面活性剂提升无膜过氧化氢燃料电池的性能,成本低,可轻松集成到现有的燃料电池系统中,在对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的环境科学领域简单、有效和适应性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