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电极放电磨削的微成形模具原位制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974903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504430.8

    申请日:2012-11-30

    Abstract: 基于线电极放电磨削的微成形模具原位制造装置,属于精密机械制造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在微型模具加工过程中块电极重复使用,微小的放电间隙难以精确控制,表面质量较差,影响了微型模具的使用寿命的问题。原位制造装置中的线电极及进给传动系统包括线电极、线电极导向板、主动外导轮、从动外导轮和两组内导轮,所述上轴的前端安装有线电极导向板,XY精密移动平台上安装有主动外导轮和从动外导轮,主动外导轮与一个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线电极依次缠绕在主动外导轮、主动外导轮同侧的一组内导轮、线电极导向板、另一组内导轮、从动外导轮,通过主动外导轮和从动外导轮实现线电极的移动。本发明能实现多种形状微型冲头和凹模的高质量原位加工。

    一种微冲压模具原位制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89802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29417.6

    申请日:2011-12-20

    Abstract: 一种微冲压模具原位制造装置,属于精密机械制造领域。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利用微细电火花方法实现了微型冲头和凹模的原位制造,省去了微冲压模具中微型冲头与凹模的二次装配,保证了冲头与凹模上的工作孔之间的间隙均匀性。所述微冲压模具采用分体式三层结构,四套导向机构均布设置在模具连接板和下模座之间,每个精密导柱的下端固装在凹模固定板上,每个精密导柱穿过第二层,每个精密导柱的上端可与第一层相配合,每个精密导柱与其上两个导套过盈配合;四套压边装置均布设置在上模座和压料板之间;四个顶出弹簧位于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本发明可实现微冲孔、微拉深以及微胀形等多种微成形工艺,特别适合微孔类零件和微杯件的低成本批量制造。

    精度检测设备
    3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20321B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910071666.5

    申请日:2009-03-30

    Abstract: 精度检测设备,它涉及一种检测设备。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样板测量法、非接触式测量法和接触式测量法无法对表面曲率变化大及对深窄槽类零件无法测量的问题。标准球安装在L板上,前后移动机构上的第三底板固装在大平台的台面上,上下移动机构上的支撑板与前后移动机构上的第三滑块连接,左右移动机构上的第一底板与上下移动机构上的第二滑块连接,连接板固装在左右移动机构上的第一滑块上,第二绝缘板固装在连接板的前侧面上,测针安装座固装在第二绝缘板上且位于标准球的一侧,测针安装在测针安装座上,人机交互设备通过电缆与电控柜连接。本发明克服了以往样板测量法精度不高,非接触测量法和接触式测量法不能测量半封闭零件及深窄槽等的缺陷。

    微阵列轴孔的组合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85483A

    公开(公告)日:2007-12-12

    申请号:CN200710072385.2

    申请日:2007-06-22

    Abstract: 微阵列轴孔的组合加工方法,它涉及以电解加工、微细电火花加工和超声复合等技术交叉融合的金属合金材料的微细阵列轴孔的组合加工工艺,为了解决现有微阵列轴孔加工工艺加工精度难以保证、加工效率低、形状复杂加工困难的问题。本发明首先通过电解加工制作单个微细电极,然后利用电解的方法使单个微细电极在平板电极上加工出微阵列母孔,该母孔是为了制作微阵列轴准备的,用微阵列母孔在圆柱电极上通过电火花反拷并复合有超声振动加工制作微细阵列轴,最后利用微细阵列轴和电解方法加工微阵列轴孔。本发明的微阵列轴孔的组合加工方法具有加工精度高、加工效率高、加工方便的优点。

    循环叠加斩波式节能电火花加工脉冲电源

    公开(公告)号:CN1597214A

    公开(公告)日:2005-03-23

    申请号:CN200410043838.5

    申请日:2004-0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机械加工领域中电火花加工的脉冲电源——循环叠加斩波式节能电火花加工脉冲电源。它包括直流电源(2)、主振电路(3)、驱动电路(1)、若干个功率开关管(T1~Tn)和电火花加工的加工电极(4-1)和工件(4-2),直流电源(2)的正极输出端连接在(T1~Tn)的集电极上,(T1~Tn)的发射极连接(4-1),(4-2)连接在(2)的负极输出端上,(3)的输出端连接(1)的输入端,(1)的若干个输出端口分别输出脉冲信号(S1、S2…Sn),(S1、S2…Sn)分别施加到(T1、T2…Tn)的基极上,(S1、S2…Sn)的脉冲宽度(h)小于(T1、T2…Tn)导通后集-射极间电流上升沿宽度(h′)。本发明的加工主回路中并不含有限流电阻,这样会去掉大量的功率损耗。采用限制功率管的导通时间的结构就能有效防止功率管被烧毁。

    一种月球水资源提取装置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0685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02226.7

    申请日:2023-1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月球水资源提取装置,属于深空探测设备领域。解决钻基加热方式结构复杂效率低且需要额外冷源且收集效率低的问题。它包括进尺机构,其内设置有进尺滑轨,进尺滑轨上靠近月表一侧向远离一侧间隔滑动设置有捕获收集单元和气体转移单元,捕获收集单元靠近月表一侧端面设置多个散热翅片;回转驱动单元;和水分提取单元,水分提取单元用于随气体转移腔室转动向月表内钻进并将部分月壤容置在空腔内;散热翅片插入月表后,水分提取单元钻进后空腔内月壤经热源装置加热后蒸发的水蒸气经气体转移腔室进入到捕获收集单元内,捕获收集单元用于通过散热翅片与月表换热后降低水蒸气温度。它主要用于月球水资源提取。

    一种用于星壤样品传递密封的回转弹塑性密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04908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112992.2

    申请日:2023-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星壤样品传递密封的回转弹塑性密封装置,涉及密封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密封组件耐温适应性、可重复使用性低以及性能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密封外壳、通道密封支架和若干密封圈,通道密封支架为圆柱状结构,旋转安装于密封外壳内部;通道密封支架内部设置有样品通道;通道密封支架曲面上均布有若干密封圈,其中两个密封圈设置在样品通道的两端;密封圈包括密封唇和弹簧,弹簧设置于密封唇内部;密封外壳上端设置有进样口,下端设置有出样口。本发明通过密封唇和O型弹簧组成的密封圈对进样口和出样口进行密封,弥补单纯聚四氟乙烯本身的磨损变形缺陷,提高密封装置的重复利用能力以及装置的稳定性能。

    一种半无限边界等效靶舱系统、等效的地面验证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91290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310142604.9

    申请日:2023-0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月壤球侵彻式勘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无限边界等效靶舱系统、等效的地面验证试验方法;半无限边界等效靶舱系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原料舱和观察舱,所述原料舱具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内壁上设有吸波层,所述原料舱用于装乘模拟月壤原料;所述观察舱具有第二容纳腔,所述观察舱上设有观察窗,且在所述观察舱的一端设有贯穿孔;行走机构,设于所述主体的底部,所述行走机构在轨道上移动。观察舱内设置的观察窗,用于利用高速摄影监测试验件的速度和姿态信息,吸波层主要用来吸收侵彻过程中的应力波,使其等效为半无限体。

    一种基于轮/足搭载的星壤电学特性原位触探传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43643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201190.4

    申请日:2022-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轮/足搭载的星壤电学特性原位触探传感装置,属于电学测量领域,本发明包括触探腿和触探足;触探足固定安装在触探腿的下端,触探足的下表面是外凸对的半球形;所述一种基于轮/足搭载的星壤电学特性原位触探传感装置还包括环氧树脂胶和探测结构,所述探测结构通过环氧树脂胶固定在触探足的下表面;所述探测结构包括铜箔,铜箔通过环氧树脂胶固接在触探足的下表面,且铜箔完全覆盖触探足的下表面,铜箔上连接有电极;本装置可以搭载在探测器的足或轮上满足两种测量范围的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