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振动隔振器加速寿命试验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764528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710827962.8

    申请日:2017-09-14

    Abstract: 一种微振动隔振器加速寿命试验方法及系统,该隔振器的主要特征是使用硅橡胶作为主承力部件,之前未有该类隔振器加速寿命试验方法。根据影响隔振器寿命的主要因素确定加速寿命试验包括加速疲劳试验和加速老化试验。在加速寿命试验中主要根据相关公式分别确定加速疲劳试验和加速老化试验的条件。并在相关试验前后及试验中对隔振器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以判断隔振器工作能否满足要求以及能满足多少时间的寿命要求。本发明填补了该类设备寿命试验方法的空白,可确保通过加速寿命试验了解该类设备在轨正常工作的寿命,可有效压缩寿命试验的时间,提高地面寿命试验效率,降低地面寿命试验成本。

    一种基于动作优化的成像卫星自主指令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71448B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610633074.8

    申请日:2016-0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作优化的成像卫星自主指令生成方法,多个元任务转换为星上操控级指令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元任务配备的动作信息及元任务间的时序关系,采用贪心算法最大化优化相邻元任务间的同类开关机动作,有效降低软件执行复杂度,有效规划出卫星的动作序列,并根据作序列及当前卫星各个设备的工作状态(例如固存使用备份存储、数传伺服采用主份等)实例化出相应的操控级指令,从而有效提升卫星的易操控性和上注效率,为敏捷卫星单个轨道圈完成多个任务提供了技术保障。另外该方法将元任务对应的动作信息以及元任务间的时序关系进行了抽象定义,支持用户自定义,具有很强通用性和灵活性,适合于各类遥感卫星。

    一种多学科微振动评估优化设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679290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829214.3

    申请日:2017-0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86 G06F17/5018

    Abstract: 一种多学科微振动评估优化设计方法及系统,首先分别开展微振动结构传递特性建模、微振动源建模、光学系统建模和控制系统建模,然后建立集成模型,即可利用三种方法进行微振动性能评估,如评估结果无法满足性能要求,可进行集成模型参数化,再针对参数化模型进行系统级多学科优化设计,以保证总体设计可满足系统要求。相比传统方法,本方法在考虑姿态影响的情况下全面考虑卫星结构和相机结构对微振动传递影响,使用改进微振动源数学模型全面反映微振动源的动态特性,引入光学性能分析,直接评估微振动对光学性能的影响,可同时使用三种分析方法进行评估,三种结果之间可互为补充和对比,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可信性和有效性。

    降低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的焦钒酸铜基增强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6382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683718.5

    申请日:2024-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降低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的焦钒酸铜基增强体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焦钒酸铜基增强体及其制备方法。为了解决现有的焦钒酸铜基增强体β‑Cu2V2O7负热膨胀性能较差且不具有零膨胀性的问题。本发明降低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的焦钒酸铜基增强体为β‑Cu2‑xBaxV2O7,0<x≤0.2;β‑Cu2‑xBaxV2O7为零膨胀陶瓷。本发明另一种降低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的焦钒酸铜基增强体为β‑Cu2‑xMnxV2O7,0<x<2;β‑Cu2‑xMnxV2O7为负热膨胀材料。本发明通过固相烧结即可制备β‑Cu2‑xBaxV2O7固溶体,制备工艺简单、单次能够实现大量产物的烧结、无有害气体释出。为通过固相烧结配合快速冷却,成功实现β‑Cu2‑xBaxV2O7固溶体的制备,为其批量合成提供了更加简洁、高效的技术手段。制备出的样品力学性能较β‑Cu2V2O7大幅度提升,具备独立作为结构件使用的潜力。

    一种高导热鳞片石墨/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4107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43601.6

    申请日:2024-03-25

    Abstract: 一种高导热鳞片石墨/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鳞片石墨/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现有的铜和鳞片石墨之间存在化学惰性且润湿性较差、以及鳞片石墨的定向排列困难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将鳞片石墨预处理,然后通过熔盐法在鳞片石墨表面镀覆纳米级碳化铬镀层,以液相挤压的方式获得高取向性鳞片石墨预制体,最后通过气压浸渗的方式制备出具有高致密度高取向性的鳞片石墨/铜复合材料,制备出的复合材料具有高取向性、高致密度、高热导率及低密度的特点,可以满足电子器件中散热材料的性能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