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31169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0948370.3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卫星运控的星上存储资源预测方法,能够根据任务属性对卫星存储资源的使用情况作进行全时预测并能够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资源占用的趋势,为成像记录任务和数传回放任务的规划提供了星上资源状态信息。同时,可以根据遥测对预测模型进行优化。本发明采用的计算流程简单高效,便于工程实现,同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00750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137191.5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S13/90
Abstract: 一种卫星滑动聚束模式下目标成像时间窗口计算方法,属于雷达目标成像技术领域,用于解决指定成像目标的成像时间窗口计算问题。高分辨率SAR卫星根据设计情况,会有成像下视角的约束,在成像窗口计算时,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卫星的设计约束条件,同时根据滑动聚束的特征,将指定成像目标区域向外延拓形成真实成像区域,保证目标区域的成像质量。本发明方法中,根据工程计算效率的要求,对计算公式进行了近似,既保证计算精度又提高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764528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710827962.8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微振动隔振器加速寿命试验方法及系统,该隔振器的主要特征是使用硅橡胶作为主承力部件,之前未有该类隔振器加速寿命试验方法。根据影响隔振器寿命的主要因素确定加速寿命试验包括加速疲劳试验和加速老化试验。在加速寿命试验中主要根据相关公式分别确定加速疲劳试验和加速老化试验的条件。并在相关试验前后及试验中对隔振器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以判断隔振器工作能否满足要求以及能满足多少时间的寿命要求。本发明填补了该类设备寿命试验方法的空白,可确保通过加速寿命试验了解该类设备在轨正常工作的寿命,可有效压缩寿命试验的时间,提高地面寿命试验效率,降低地面寿命试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371448B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610633074.8
申请日:2016-08-0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5D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作优化的成像卫星自主指令生成方法,多个元任务转换为星上操控级指令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元任务配备的动作信息及元任务间的时序关系,采用贪心算法最大化优化相邻元任务间的同类开关机动作,有效降低软件执行复杂度,有效规划出卫星的动作序列,并根据作序列及当前卫星各个设备的工作状态(例如固存使用备份存储、数传伺服采用主份等)实例化出相应的操控级指令,从而有效提升卫星的易操控性和上注效率,为敏捷卫星单个轨道圈完成多个任务提供了技术保障。另外该方法将元任务对应的动作信息以及元任务间的时序关系进行了抽象定义,支持用户自定义,具有很强通用性和灵活性,适合于各类遥感卫星。
-
公开(公告)号:CN107679290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829214.3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86 , G06F17/5018
Abstract: 一种多学科微振动评估优化设计方法及系统,首先分别开展微振动结构传递特性建模、微振动源建模、光学系统建模和控制系统建模,然后建立集成模型,即可利用三种方法进行微振动性能评估,如评估结果无法满足性能要求,可进行集成模型参数化,再针对参数化模型进行系统级多学科优化设计,以保证总体设计可满足系统要求。相比传统方法,本方法在考虑姿态影响的情况下全面考虑卫星结构和相机结构对微振动传递影响,使用改进微振动源数学模型全面反映微振动源的动态特性,引入光学性能分析,直接评估微振动对光学性能的影响,可同时使用三种分析方法进行评估,三种结果之间可互为补充和对比,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可信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6382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683718.5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495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降低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的焦钒酸铜基增强体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焦钒酸铜基增强体及其制备方法。为了解决现有的焦钒酸铜基增强体β‑Cu2V2O7负热膨胀性能较差且不具有零膨胀性的问题。本发明降低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的焦钒酸铜基增强体为β‑Cu2‑xBaxV2O7,0<x≤0.2;β‑Cu2‑xBaxV2O7为零膨胀陶瓷。本发明另一种降低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的焦钒酸铜基增强体为β‑Cu2‑xMnxV2O7,0<x<2;β‑Cu2‑xMnxV2O7为负热膨胀材料。本发明通过固相烧结即可制备β‑Cu2‑xBaxV2O7固溶体,制备工艺简单、单次能够实现大量产物的烧结、无有害气体释出。为通过固相烧结配合快速冷却,成功实现β‑Cu2‑xBaxV2O7固溶体的制备,为其批量合成提供了更加简洁、高效的技术手段。制备出的样品力学性能较β‑Cu2V2O7大幅度提升,具备独立作为结构件使用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70314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29412.2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9J163/00 , B01F33/452 , B01F33/70 , B02C21/00 , B02C23/08 , C01B21/00 , C09J11/04
Abstract: 一种基于Mn3Zn0.5Sn0.3Mn0.2N负膨胀特性的低膨胀环氧胶粘剂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低膨胀环氧树脂胶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现有的环氧胶结剂热膨胀系数大的问题。本发明中Mn3Zn0.5Sn0.3Mn0.2N热膨胀区间相对较宽,在线性负膨胀温区20‑63℃的范围内具有负的线膨胀系数,线性负膨胀温区的热膨胀系数约为‑36.3×10‑6K‑1,制备出具有低膨胀特性的低膨胀环氧胶粘剂,低膨胀环氧胶粘剂在20‑40℃之间的线膨胀系数可降至17.9×10‑6K‑1。本发明可设计性强,即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调整增强体的体积分数来得到不同线膨胀系数的胶粘剂。
-
公开(公告)号:CN116652185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310830689.X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含羧基和碳碳双键的脂肪酸类化合物辅助制备石墨烯/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涉及一种石墨烯/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石墨烯的缺陷修复方法复杂的问题。本发明方法:称取石墨烯、含羧基和碳碳双键的脂肪酸类化合物和铝金属粉末作为原料;称取铝合金块体,超声辅助石墨烯分散剂分散,石墨烯‑含羧基和碳碳双键的脂肪酸类化合物混合体与铝金属粉末球磨分散与预制体成型,铝金属浸渗与石墨烯缺陷调控,大塑性变形处理以及成分均匀化。本发明添加含羧基和碳碳双键的脂肪酸类化合物能够而减少因石墨烯团聚而造成的强度和塑性下降问题,复合更多的石墨烯来提高强化效果,降低球磨过程带给石墨烯的机械破坏与损伤,结构缺陷含量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1824119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43625.1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熔盐法在鳞片石墨表面制备碳化物镀层的方法,涉及一种在鳞片石墨表面制备碳化物镀层的方法。为了解决现有的在鳞片石墨表面镀覆碳化物涂层的方法存在碳化物涂层较厚,覆盖度较低、厚度不均匀、厚度无法调控等问题。本发明湿混控制鳞片石墨表面镀层金属含量及分布,在高温熔盐环境中进行反应,最终可以在鳞片石墨表面制备出具有覆盖度高、厚度薄、分布均匀、形貌可调节的纳米级碳化物层,实现了镀层在鳞片石墨表面平整及缺陷处的全覆盖。可以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如金属含量、镀覆时间、镀覆温度等实现对镀层厚度的调节,从而满足高导热鳞片石墨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增强体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824107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43601.6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导热鳞片石墨/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鳞片石墨/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现有的铜和鳞片石墨之间存在化学惰性且润湿性较差、以及鳞片石墨的定向排列困难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将鳞片石墨预处理,然后通过熔盐法在鳞片石墨表面镀覆纳米级碳化铬镀层,以液相挤压的方式获得高取向性鳞片石墨预制体,最后通过气压浸渗的方式制备出具有高致密度高取向性的鳞片石墨/铜复合材料,制备出的复合材料具有高取向性、高致密度、高热导率及低密度的特点,可以满足电子器件中散热材料的性能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