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工业控制系统隐蔽攻击的入侵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378111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481846.4

    申请日:2019-0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针对工业控制系统隐蔽攻击的入侵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首先获取工业控制系统的传感器测量值的原始时间序列作为训练集,利用欧几里得空间投影技术得到传感器原始测量值的簇;利用降噪技术和欧几里得空间投影技术得到信号子空间,获取信号子空间中簇的质心,并将训练集中距离质心最远的测量值作为阈值;获取带有隐蔽攻击的传感器时间序列作为测试集,计算测试集中测量值与质心之间的欧氏距离的平方值作为偏离值;比较偏离值和阈值的大小;其次,将隐蔽攻击与上下文信息相结合,针对不同类型的上下文构造不同的过滤函数进一步判断隐蔽攻击是否存在,降低误报率。

    一种熔模精密铸造蜡模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72063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423527.X

    申请日:2015-07-17

    Abstract: 一种熔模精密铸造蜡模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蜡模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熔模精密铸造蜡模在制备过程中易由收缩导致变形和尺寸变小,尤其是蜡模表面出现凹痕,且在脱蜡的过程中易造成型壳胀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熔模精密铸造蜡模的制备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一、混合蜡料;二、蜡模成型。本发明中加入的Al2O3粉热膨胀系数小,填料残余的Al2O3粉与型壳面层耐火材料粒度相同,对焙烧灰分并无影响,填料均匀分散在液相模料中形成交错的骨架结构,对蜡模强度及韧性也起到一定增强作用,可明显减轻蜡模尺寸收缩,变形等问题。

    TiAl合金改进包套及应用其进行大变形量轧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46419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060882.5

    申请日:2015-02-05

    Abstract: TiAl合金改进包套及应用其进行大变形量轧板的方法,本发明属于TiAl合金轧制加工领域,它为了解决现有大厚度包套浪费包套材料以及小变形量多道次轧制板坯易使板坯破裂的问题。轧制方法:一、TiAl合金板坯装入包套中,然后加热至轧板温度,保温加工工件;二、转运至轧板机,控制第一道次的总变形量为30%~50%,保温后进行二次轧板,第二道次的总变形量为剩余工件厚度的20%~30%,保温后校平;三、最后对加工工件进行缓冷处理。该改进包套在矩形边框上、下表面焊接盖板,TiAl合金板坯的上下表面设有导热垫片,减薄板坯上下方盖板的厚度。本发明TiAl合金改进包套采用不等厚结构,并进行大变形量轧制,有效降低了TiAl合金板材轧制过程中破裂现象的发生。

    一种通过诱导碳化物析出与调控第二相分布构型强化高铌TiAl合金高温压缩蠕变性能的热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01821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253848.5

    申请日:2024-09-09

    Abstract: 一种通过诱导碳化物析出与调控第二相分布构型强化高铌TiAl合金高温压缩蠕变性能的热处理方法,本发明涉及高铌TiAl合金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高铌TiAl合金蠕变性能不足的技术问题。方法:熔炼制备合金铸锭;确定铸态合金的相变温度;对合金进行固溶及时效两步热处理。本发明制备的高铌TiAl合金的原始组织为近片层结构,无碳化物析出,存在大尺寸条状Y2O3第二相;热处理后组织形貌基本保持不变,仍为近片层结构,但在片层界面处析出了碳化物,Y2O3变为了细小的椭球形,且部分B2相也出现球化现象。本发明通过两步热处理工艺简化生产工艺,在原始组织基本保持不变、合金室温塑性不显著降低的前提下显著提高蠕变性能。本发明用于提高高铌TiAl合金的蠕变性能。

    一种循环热处理改善高温钛基复合材料抗蠕变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22862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0343575.7

    申请日:2024-03-25

    Abstract: 一种循环热处理改善高温钛基复合材料抗蠕变性能的方法,本发明涉及钛基复合材料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高温钛基复合材料现有的强化手段无法有效改善抗蠕变性能的技术问题。具体步骤为:一、按确定的成分称取原材料;二、制备得到高温钛基复合材料铸锭;三、对铸锭进行循环热处理。本发明所得到的棒状S1型硅化物的尺寸为10~200nm,在α层片内部和α/β界面处均有分布。本发明所得到的纳米孪晶的厚度为20~50nm,分布在α层片内部,并与α/β界面垂直。通过控制循环热处理的时间、温度、循环次数、冷却速度,可以实现对硅化物和纳米孪晶的特征参数的调控,进而满足复杂航空结构件的性能需求。本发明高温钛基复合材料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一种循环热处理改善高温钛基复合材料抗蠕变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2286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43575.7

    申请日:2024-03-25

    Abstract: 一种循环热处理改善高温钛基复合材料抗蠕变性能的方法,本发明涉及钛基复合材料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高温钛基复合材料现有的强化手段无法有效改善抗蠕变性能的技术问题。具体步骤为:一、按确定的成分称取原材料;二、制备得到高温钛基复合材料铸锭;三、对铸锭进行循环热处理。本发明所得到的棒状S1型硅化物的尺寸为10~200nm,在α层片内部和α/β界面处均有分布。本发明所得到的纳米孪晶的厚度为20~50nm,分布在α层片内部,并与α/β界面垂直。通过控制循环热处理的时间、温度、循环次数、冷却速度,可以实现对硅化物和纳米孪晶的特征参数的调控,进而满足复杂航空结构件的性能需求。本发明高温钛基复合材料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一种防冻可修复导电双网络高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004691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0197459.5

    申请日:2021-02-22

    Abstract: 一种防冻可修复导电双网络高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涉及高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是要解决现有的导电水凝胶存在的抗冻性差、无自修复功能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高聚物是由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形成的互穿网络结构;其中第一网络为含有二硫键的环状物且含有可形成氢键的基团的单体热开环聚合形成的聚合物主链,并由侧链羧基形成氢键交联;第二网络为多醇高聚物和硼类化合物形成的聚合物网络结构。制法:一、制备导电分散液;二、合成单网络聚合物;三、合成防冻双网络;四、制备防冻可修复导电双网络高聚物。该高聚物具有低温压缩和扭转弹性、导电和自修复性能,可应用于0℃~‑60℃的低温传感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