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竹豆干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29851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30809.1

    申请日:2013-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竹豆干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大豆经过清洗、浸泡、并加入经研磨熬煮后的玉竹液进行磨浆、煮浆、点浆、划脑、成型、烘干、卤制、真空包装、杀菌。其中,最终制备的玉竹豆干呈淡黄色,色泽光亮、表面光滑、弹性好,口感爽口,充满玉竹的清香。作为高营养的保健、食疗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消费休闲化的导向作用使得行业前景无可限量。

    出芽短梗霉菌株和其制备方法及用于生产无色素茁霉多糖

    公开(公告)号:CN101988036B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010528011.9

    申请日:2010-11-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pullulans)为原始菌株,通过紫外线(UV)和亚硝基胍(NTG)诱变和筛选获得的不分泌色素、茁霉多糖产量高的茁霉多糖生产菌株——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W24,该菌株于于2010年06月2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3945。同时还涉及该菌株的制备方法以及利用该菌株在生产无色素茁霉多糖方面的应用。当蔗糖浓度为10%、酵母膏浓度为0.2%、玉米浆浓度为0.4%(质量比)时,制备得到的茁霉多糖产量最高,达到26g/L。

    一株植物乳杆菌Lp2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925961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010810884.2

    申请日:2020-08-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植物乳杆菌Lp2,它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935;一种益生菌固体饮料,它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植物乳杆菌冻干粉10份,低聚异麦芽糖5~10份,大豆低聚糖5~10份,果味粉5~15份;所述的植物乳杆菌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935;所述的一株植物乳杆菌Lp2在制备抗肠炎药物的应用;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Lp2具有良好的耐受酸胁迫、耐受胆盐胁迫、抗致病菌感染、较高的肠道定植能力,对LPS诱导的急性炎症具有保护作用;植物乳杆菌Lp2菌株在体外益生功能评价和小鼠体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其他菌株,表明植物乳杆菌Lp2在发挥抗炎方面表现出明显的菌株特异性。

    荞麦壳非黄酮物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22906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885922.0

    申请日:2020-08-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荞麦壳非黄酮物质的制备方法,它包括:热水提取荞麦壳,得到BHE溶液;用D101大孔树脂吸附,用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冷冻干燥,获得D101大孔树脂精制物;溶于15~20mL水,得到PBHE溶液,用AB-8型大孔树脂吸附;以水冲洗;用洗脱剂洗脱,收集洗脱液,浓缩,干燥;重新溶于水,静置,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将溶液加入到萃取装置中;加入有机溶剂,立即充分振荡,静置,分液,保留水层组分;浓缩,冷冻干燥,得到荞麦壳非黄酮物质;本发明优点:荞麦壳非黄酮物质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对H2O2诱导的HepG2细胞氧化损伤有明显的细胞保护作用;具有抗糖尿病活性。

    一株具有高黏附能力及降血脂功效的戊糖片球菌PP04

    公开(公告)号:CN111269850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064690.2

    申请日:2020-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 PP04,它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082;一种发酵豆乳,制备方法:1)菌株的活化;2)菌种的驯化:将戊糖片球菌PP04、嗜热链球菌及保加利亚乳杆菌分别接种于脱脂乳与豆乳的混合培养液中,40~45℃下驯化;3)发酵剂的制备:将驯化后菌种按1~10%的接种量分别接种于豆乳中,40~45℃下培养,得到3种母发酵剂;4)发酵豆乳的制备:将3种母发酵剂按一定比例混合,接种于豆乳中,发酵3~7h;本发明用平板涂布计数法记录戊糖片球菌PP04对Caco-2细胞的黏附率为79.06%,计数比革兰氏染色法更准确。

    荞麦壳黄酮在诱导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628710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813854.4

    申请日:2019-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荞麦壳黄酮在诱导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应用,它包括:1)将前脂肪细胞接种、培养;待前脂肪细胞完全汇合,继续接触抑制2天;2)将细胞吸出,在加入荞麦壳黄酮的分化培养基中培养2天,再在加入荞麦壳黄酮的分化培养基中培养2天,所述的荞麦壳黄酮终浓度为10~100µg/mL;3)用含有10%FBS的完全培养基继续培养,每隔2天更换一次培养基,至90%细胞呈现脂肪细胞表型,结束培养;以本发明方法诱导细胞分化,时间6~8天;优点在于:1)在罗格列酮协同作用下,荞麦壳黄酮能够明显加速细胞分化进程,前脂肪细胞分化率明显比单一加入荞麦壳黄酮和罗格列酮的高;2)缩短了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的时间。

    一株发酵乳杆菌KP101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218681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555559.3

    申请日:2019-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发酵乳杆菌KP101,它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2019085;及其在制备发酵酸奶和益生菌固体饮料方面的应用;本发明发酵乳杆菌KP101耐受酸胁迫、耐受胆盐胁迫和耐受氧化胁迫良好,抗致病菌感染、调节代谢紊乱、调节高血脂症等,同时减肥降脂;动物实验表明,能够有效降低由高脂饮食引起的血清中TG、LDL-c的增多,分别为50.5%、67.0%;能够显著提高肝脏中HDL-C水平,增加率为78.9%;降低肝脏中TC、TG和LDL-C的含量,分别为36.2%、64.6%和42.8%;还具有极显著降脂作用,降低其肾周脂肪系数及腹部脂肪系数分别为97.2%和95.5%。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