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29376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232159.0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远离旋转中心安装的新型旋转式压电俘能器,包括旋转体、环型质量块和压电组件,旋转体的圆周外侧面上设有安装凹槽,安装凹槽内固定有压电梁底座,环型质量块套设在旋转体外侧,环型质量块的质心与旋转体的旋转中心在无重力的状态下重合,环型质量块与旋转体之间具有间隙,压电组件包括压电悬臂梁和压电片,压电悬臂梁位于环型质量块外侧面,压电片固定在压电悬臂梁上,本发明通过环型质量块的设置可使压电组件和系统环型质量块远离旋转中心安装,而工作时俘能器的质量中心依然位于旋转中心,环型质量块带动压电悬臂梁进行振动,控制了压电悬臂梁的振动范围,提高压电片的输出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982788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86085.0
申请日:2021-11-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氨柴油发动机液氨供给系统,其中,液氨存储装置与液氨喷射装置通过连接管连接,用于存储液氨;液氨喷射装置分别与液氨存储装置及发动机气缸连接,用于将液氨存储装置内存储的液氨喷射到发动机气缸;安全阀门位于液氨存储装置和液氨喷射装置之间的连接管上,用于控制液氨存储装置和液氨喷射装置的连通;信号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液氨存储装置内部的压力信号以及气缸排出气体中的氨浓度信号;控制器用于在发动机气缸处于吸气冲程时,控制液氨喷射装置向气缸喷射液氨及根据氨浓度信号和压力信号控制安全阀门的开闭。该系统实现了混氨柴油发动机的液氨供给,且该系统具备独立的控制器,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无通信,可移植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049872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144122.8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R19/175 , G01R2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次低频电流纹波抑制的电信号零点检测方法,该零点检测方法在多次低频电流纹波抑制中用于定位电容电压调制波中的特定电位点,该特定电位点的定位精确程度能够直接影响多次低频电流纹波抑制的效果;该方法可检测出一个工作周期内出现的单个或多个零点,且规避了传统零点检测方法中阈值过大引发的问题。本发明可用较少的运算资源实现较好的零点定位效果,加快了响应速度,提高了零点定位精确度,提升了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211701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10090574.8
申请日:2020-02-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2M7/219
Abstract: 一种三相电压源型整流器的少传感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获得三相电网电压的A相电压、三相电流,三相相位信息;2)建立B相电路的数学模型,将B相电压展开为傅里叶级数,取B相电流和B相电压展开的傅里叶级数的每一项系数作为状态变量,并结合相位信息设计状态观测器,计算得到B相电压的估计值;3)仿照步骤2,计算得到C相电压的估计值;4)结合得到的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根据三相电压源型PWM整流器的拓扑建立其数学模型,利用一阶前向欧拉近似将该数学模型离散化得到电流的预测方程;5)设计价值函数,通过比较价值函数在不同开关状态下的值,选出最优的开关状态实现电流的控制。本发明降低应用成本,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821463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017757.1
申请日:2021-01-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风、光随机性的主动配电网多目标日前优化调度方法,包括步骤:分别采用Weibull分布与Beta分布建立风机出力预测模型和光伏出力预测模型;分别建立基于价格和激励的需求响应模型;根据机会约束规划的理论将含有随机变量的目标函数、约束条件用满足一定置信度的形式表达,并利用随机模拟技术来计算,建立机会约束规划模型;以及根据场景法的理论生成大量风、光出力场景,经排序、缩减后获得较少场景,按照期望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建立场景法模型;提出主动配电网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指标,利用MOEA/D算法针对机会约束规划模型与场景法模型分别求解。本发明较好的解决包含风、光、储、需求响应的主动配电网日前多目标随机优化调度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211701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090574.8
申请日:2020-02-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2M7/219
Abstract: 一种三相电压源型整流器的少传感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获得三相电网电压的A相电压、三相电流,三相相位信息;2)建立B相电路的数学模型,将B相电压展开为傅里叶级数,取B相电流和B相电压展开的傅里叶级数的每一项系数作为状态变量,并结合相位信息设计状态观测器,计算得到B相电压的估计值;3)仿照步骤2,计算得到C相电压的估计值;4)结合得到的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根据三相电压源型PWM整流器的拓扑建立其数学模型,利用一阶前向欧拉近似将该数学模型离散化得到电流的预测方程;5)设计价值函数,通过比较价值函数在不同开关状态下的值,选出最优的开关状态实现电流的控制。本发明降低应用成本,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208726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53128.X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5/293 , H02J3/12 , H02M2001/0054 , H02M2005/2932
Abstract: 一种电压型Quasi-Z-Source AC-AC变换器,涉及交流-交流变换。设有输入滤波电感L、耦合电感、第一储能电容C1、第二储能电容C2、第一四象限开关S1、第二四象限开关S2、第三四象限开关S3、输出滤波电容C、第一开关管S1a、第二开关管S1b、第三开关管S2a、第四开关管S2b、第五开关管S3a、第六开关管S3b、第一开关管的体二极管D1a、第二开关管的体二极管D1b、第三开关管的体二极管D2a、第四开关管的体二极管D2b、第五开关管的体二极管D3a、第六开关管的体二极管D3b。通过控制功率开关管PWM驱动信号的占空比,可以得到所要求的输出电压。既可以升压,也可以降压。
-
公开(公告)号:CN105281569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883833.1
申请日:2015-12-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2M3/155
Abstract: 一种单相高增益升压型变换器。设有电源、功率开关管、输出电容、第一第二开关电容,第一第二续流二极管、箝位二极管、箝位电容、输出二极管和耦合电感;耦合电感包含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原边绕组一端与电源正极相连,原边绕组另一端与功率开关管的漏极和第一开关电容一端相连,箝位二极管的阴极与箝位电容一端及第一续流二极管的阳极相连,第一开关电容另一端与第二续流二极管的阳极和副边绕组一端相连;副边绕组另一端与第一续流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二开关电容一端相连;第二开关电容另一端与第二续流二极管的阴极及输出二极管的阳极相连;输出二极管的阴极与输出电容一端相连,输出电容另一端与电源负极、功率开关管的源极连接在一起。
-
公开(公告)号:CN114629376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0232159.0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远离旋转中心安装的新型旋转式压电俘能器,包括旋转体、环型质量块和压电组件,旋转体的圆周外侧面上设有安装凹槽,安装凹槽内固定有压电梁底座,环型质量块套设在旋转体外侧,环型质量块的质心与旋转体的旋转中心在无重力的状态下重合,环型质量块与旋转体之间具有间隙,压电组件包括压电悬臂梁和压电片,压电悬臂梁位于环型质量块外侧面,压电片固定在压电悬臂梁上,本发明通过环型质量块的设置可使压电组件和系统环型质量块远离旋转中心安装,而工作时俘能器的质量中心依然位于旋转中心,环型质量块带动压电悬臂梁进行振动,控制了压电悬臂梁的振动范围,提高压电片的输出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2887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07501.6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个基于最优控制规律的串联式航空混合动力建模方法,涉及串联式航空混合动力的建模方法。将传统动力系统中飞行器的推力需求转换为混合动力系统中电动机功率需求,将原动机输出的轴功率转换为发电机输出的电功率,若供给侧输出的电功率不足以匹配负载侧所需的电功率,则由动力电池补足功率缺口,反之动力电池不工作。结合飞行动力学原理,将飞行器飞行迎角、涡轮发动机油门杆、电池放电状态作为控制变量,将各子系统的匹配优化设计问题,转化为多变量的最优航迹求解问题。利用基于高斯伪谱法的航迹优化方法求解最优航迹,得到电池放电状态最优解,计算机载燃油和电池质量,实现混合动力系统总体建模。能实现复杂混合动力系统建模,提高设计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