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环路热管的一体式仿生吸液芯、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197942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2010017563.7

    申请日:2020-01-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环路热管的一体式仿生吸液芯、制备方法及应用。该一体式仿生吸液芯包括基体、液体补偿室和毛细抽吸通道;液体补偿室设有液体入口,并在液体补偿室的下游端口与毛细抽吸通道连通,所述毛细抽吸通道的下游端口为蒸汽排出口;所述液体补偿室、毛细抽吸通道多层级设置,形成树网络状的多级仿生通道,且直径满足默里定律。该一体式仿生吸液芯的制备结合了选择性激光烧结3D打印技术,制备过程简单、方便。本发明将吸液芯和液体补偿室集成一体,通过基于默里定律的多级仿生通道相连接,应用于环路热管中既可以保证吸液芯具有较大的毛细抽吸力,降低液体工质流动阻力,又具备优异的抗重力运行性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用于毛细泵环的可变容积冷凝器

    公开(公告)号:CN107024126B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710288109.3

    申请日:2017-04-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毛细泵环的可变容积冷凝器,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芯片散热的毛细泵环。设有冷凝器、汽缸、储液室、水泵、电磁阀、直线电机、压力传感器、单片机和若干铜管;所述汽缸与冷凝器的顶部通过铜管密封连接;所述直线电机与汽缸的活塞连接;所述水泵两端通过铜管分别与汽缸和储液室连接;所述电磁阀安装在水泵的入口;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冷凝器的入口;所述单片机采集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号,并且根据制定程序控制电磁阀、水泵和直线电机动作。

    一种具有交错内凹槽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54777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10376661.4

    申请日:2014-08-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交错内凹槽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包括一金属微通道基体,其包括多条沿冷却液流动方向平行排布的纵向微通道,及与该纵向微通道垂直并互相间隔设置的多条横向微通道;该微通道为内凹槽形状,包括一位于基体内部的内嵌槽体和一构成基体开口位置的狭缝,内嵌槽体与狭缝相连通。制造时,先沿液体流动方向线切割加工出纵向内凹槽微通道,再将工件旋转90度后,线切割加工出横向内凹槽,从而获得纵横交错的微通道阵列,并用耐热玻璃封装微通道,形成交错内凹槽微通道换热器。本发明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实现热边界层间歇性再发展、增大传热面积,同时内凹槽结构能显著促进沸腾成核、强化沸腾传热,从而整体强化传热。

    抗重力毛细泵环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49557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324039.3

    申请日:2015-06-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43 F28D15/06 F28F2250/06

    Abstract: 抗重力毛细泵环,涉及一种毛细泵环。设有蒸发器、电磁分流阀、第一蒸汽联管、冷凝器、阀门、单向阀、三通阀、第二蒸汽联管和液体联管;蒸发器通过电磁分流阀分别与第一、二蒸汽联管一端连接,第一蒸汽联管另一端与冷凝器连接,第二蒸汽联管另一端依次通过三通阀、单向阀与冷凝器连接,阀门设在冷凝器的真空灌注口上,阀门用于抽真空、灌注工质并且保证内部密封;液体联管的两端分别与蒸发器和三通阀连接。采用相变散热的传热机理,传热能力大。吸液芯通孔率高,能够提供较大毛细力的同时减小流动阻力;导热率较大,纤维表面形貌丰富,有助于强化蒸发,提高传热效率。通过调节电磁分流器的流量以及闭合,可适应不同高度的抗重力工况运行。

    一种微通道阵列加工方法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08089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10044015.2

    申请日:2015-01-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C3/00 B23C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通道阵列加工方法,将锯片铣刀与垫片相互叠合在一起,通过压紧螺母固定在刀柄轴上,组成铣削刀具,再把组合刀具装夹在普通铣床上,对金属板进行微通道加工。该加工方法可以实现刀具的快速更换,能对微通道阵列进行多通道同时加工,加工效率高;且在普通铣床上进行铣削加工,成本低廉。与其他微通道加工方法相比,该加工方法具有快速换刀、加工灵活、加工效率高、加工成本低廉等优势。

    一种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118848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359110.7

    申请日:2014-07-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装置,包括一反应器本体,该反应器本体内设有一反应腔,所述反应腔的横截面为圆形,并从左到右分为一蒸发部和一重整部,所述蒸发部的左端设有甲醇水溶液进料口,该蒸发部内从左到右依次设有一第一蒸发板、一第二蒸发板和一第三蒸发板,且三个蒸发板之间通过环形垫圈相间隔,其中第一蒸发板上设有相互平行的条状通槽,第二蒸发板和第三蒸发板上均环形阵列分布有圆形通孔;所述重整部的右端设有氢气出料口,该重整部内从左到右依次设有至少二金属载体反应板,即金属载体反应板层叠放置。本发明的反应装置大大减小反应压降,使流体分布更加均匀。并可有效避免反应中冷点现象的存在,提高制氢效率和甲醇转化率。

    一种用于病毒灭毒的双气缸空气加热装置及空气灭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0363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501436.9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病毒灭毒的双气缸空气加热装置,包括空气加热的加热设备、并排设置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进气管道、排气管道、对加热过的空气降温至室温的冷却设备;第一气缸左端面设有一组进气孔和排气孔,右端面设有一组进气孔和排气孔;第二气缸的左端面设有一组进气孔和排气孔,右端面设有一组进气孔和排气孔;左端面的进气孔和右端面的进气孔相互连通,左端面的排气孔和右端面的排气孔互相连通;加热设备通过进气管道分别与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左端面的进气孔连接,冷却设备通过排气管道分别与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右端面的排气孔连接;各个进气孔和排气孔设置阀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内部设有活塞,活塞沿着轴向往复移动控制气体流向。

    一种吸液芯表面微结构测量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88718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72265.1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吸液芯表面微结构测量方法和系统,包括:选取多组加工工艺相同且加工参数不同的吸液芯样品,获取每组吸液芯样品表面的包含微结构的局部图像;将每组吸液芯样品的局部图像导入统计分析软件,设置标尺、标记线与颗粒序号,在局部图像上对同一类的所述微结构进行标记统计,得到所有标记的所述微结构的尺寸数据和尺寸分布图;将所有标记的微结构的尺寸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分析相同加工工艺下的不同工艺参数对所述微结构成形质量的影响,本发明提高吸液芯表面微结构尺寸分布测量的精确性和效率,为热管的设计和制造提供重要参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