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UCK变换器的缓启动电路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3487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90311.9

    申请日:2024-08-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伺服系统的缓上电电路,包括:控制电源模块、BUCK变换器模块、PWM发生器模块、状态显示模块以及图腾柱驱动模块。通过把BUCK变换器串联于主功率回路之间,浪涌电流的大小由电感电流的峰值决定,通过控制MOSFET的占空比来实现电容上电压的增加。本发明采用高频电感抑制浪涌电流节省了空间、提高了能源利用率;通过采用调节占空比逐渐增加的方法,来实现负载电容两端的电压逐渐增加,具有普适性;通过占空比斩波的方式有效降低输入电流的峰值且减少了缓上电过程所需的时间;通过发光二极管发光情况,判断缓上电过程是否有故障发生。

    一种基于SIP工艺驱动集成功率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1763961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475818.4

    申请日:2023-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IP工艺驱动集成功率模块,包括SIC三相桥模块、隔离驱动单元、驱动电源模块、母线采集单元、电流采集单元。隔离驱动单元将输入的PWM信号隔离,并同步转化成用于开关SIC三相桥模块中功率管的门极信号。母线采集单元将功率母线分压至采集范围内,监测功率母线电压是否稳定。电流采集单元采集电流信号。SIC三相桥模块与三相电机连接,驱动三相电机旋转。采用多层陶瓷DBC基板对功率模块进行金属封装,形成的装置满足小型化要求,并满足高温应用需求。

    一种多余度控制器结构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5508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115664.8

    申请日:2023-08-3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余度控制器结构,涉及伺服控制领域,包括伺服控制器壳体和连接于伺服控制器壳体的多个控制单元,伺服控制器壳体连接于于伺服机构和底板中间;控制单元包括模块化外壳和控制组件,伺服控制器壳体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每个模块化外壳连接于伺服控制器壳体外壁且覆盖一个安装孔,控制组件连接于模块化外壳朝向安装孔的一侧;控制组件与伺服机构之间通过电缆和/或线束电连接。实现了伺服机构与伺服机构的整体布局,便于单个更换控制单元。

    一种伺服系统总线拓扑架构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3428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252412.5

    申请日:2022-10-1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伺服系统总线拓扑架构,该总线拓扑架构包括1台三余度总线转换器及2台三余度控制驱动器;所述三余度总线转换器包括三台总线转换器;每台三余度控制驱动器分别控制一台伺服机构,其中每台三余度控制驱动器分别由三台控制驱动板组成。本申请通过一种总线拓扑方式巧妙的实现伺服控制系统的可靠通讯,达到高可靠性能指标。

    实现功率放大单元故障吸收的三冗余伺服控制器

    公开(公告)号:CN106200479B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610621839.6

    申请日:2016-08-01

    Abstract: 实现功率放大单元故障吸收的三冗余伺服控制器,应用于高可靠新一代运载火箭伺服系统和导弹系列伺服系统。通过三个子控制器之间的数据通讯,实现信息交互和共享,为实现功率放大单元的故障吸收提供技术基础。三冗余伺服阀电流信号通过三路模/数转换单元进行采集,输入到三个CPU控制单元中进行电流监测,当一路功率放大单元出现一度故障时,通过调整三个运算放大电路输出端的电压输出,实现对正常两路功率放大单元输出电流的调节,以补偿故障通道的电流输出。该方法实现了功率放大单元一度故障吸收,达到在功率放大单元一度故障时精确控制三冗余伺服阀的目的,且在部分功能电路出现二度故障时,也具有故障吸收功能,提高三冗余伺服控制器的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