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9088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79649.6
申请日:2024-10-23
Abstract: 一种用于判定SPHC低碳钢板坯凝固组织类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样品拆切成合适尺寸的方块状,然后对需要观察的一面进行磨抛操作,然后设置两套称重器和烧杯,用于换算出需要补充的盐酸量;将样品投放入去离子水、无水氯化铜与浓度35%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热进行反应,此过程中根据氢气减少量补充盐酸确保浓度,然后将侵蚀后的样品取出且用清水冲洗,清洗过后用酒精喷洒在样品表面并用吹风机吹干,防止样品表面氧化污染;最后对侵蚀后的样品进行拍照,在宏观上展现腐蚀表面情况,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查看枝晶生长情况,并着重观察枝晶改变区域进行记录。
-
公开(公告)号:CN11854382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470444.5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形貌预定义线激光的高温钢包挂装安全监测方法,属于钢包安全监测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获取当前待检测对象钢包耳轴和挂钩正确装配的外形形貌,设计预定义线激光,并设计变曲率/变弯折的检测用结构线条;待收到检测请求信号后,由工业投影光机空间光调制器投射预定义变曲率线激光到待检测的钢包挂钩挂装位置,然后成像分析系统拍摄当前投射的受调制线激光图像,并对采集的受调制预定义线激光进行直线度分析计算,最后将直线度分析计算结果作为评判依据,判断挂装是否正常,完成检测任务。本发明只需判定采集到线激光图案的直线度,即可判定吊装是否正确,具有识别速度快、环境适配强和识别准确率高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395704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38703.3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 B22D11/16 , B22D11/22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连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结晶器内低碳钢铸坯坯壳及糊状区分布的预测方法及系统,对实际的漏钢坯壳厚度进行取样和分析,无需借助酸浸实验,将实际测量的漏钢坯壳厚度、经验公式计算结果、数值仿真模拟结果相结合,快速、准确的获得结晶器内高温凝固过程中钢液的流动特征及传热传质行为,可以图像化、定量化的显示结晶器内不同特征位置的冶金传输现象,预测真实的铸坯坯壳和糊状区的厚度。进而,可以利用准确可靠的糊状区系数,准确预测坯壳和糊状区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根据规律和趋势,优化结晶器工艺参数,获得更均匀的坯壳及糊状区厚度,减少铸坯缺陷发生率,优化二冷配水,开发铸机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593933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1910035496.9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炼钢连铸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铸坯自动在线淬火装置,包括铸坯输送辊、往复运动辊、自动喷淋单元、架体结构、铸坯定位单元、处理器;铸坯输送辊用于铸坯运输;往复运动辊用于铸坯在自动喷淋单元下的往复运动,使铸坯表面均匀冷却;架体结构支撑自动喷淋单元;铸坯定位单元根据铸坯位置确定自动喷淋单元开始和结束喷淋;处理器控制往复运动辊、喷淋单元和铸坯定位单元。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为手动控制;铸坯表面淬火效率高,淬火作业时间小于铸坯产生的时间,不会对生产线的产能造成影响;可有效避免红送铸坯表面产生的裂纹;节约铸坯热量,减少加热时间,降低工序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710703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93618.2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山西华茂智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铸管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球墨铸管退火工艺快冷段高温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方法,利用设置于退火工艺快冷段的风道实现高温烟气的回收,将通过风道回收的高温烟气分别通过管道通入球墨铸管预热炉和球墨铸管烘干炉,实现退火工艺快冷段高温烟气余热的利用;球墨铸管预热过程中通过温度检测反馈调整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有助于改善铸管表面沥青喷涂效果,降低喷涂不合格率,再结合球墨铸管烘干过程中通过温度检测反馈调整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方法,改善铸管表面沥青干燥效果,在实现退火工艺快冷段高温烟气余热在铸管生产工艺中回用的同时,减少回收蒸汽的浪费,且能够有效提升铸管的合格率,实现高效、低耗、绿色生产球墨铸管。
-
公开(公告)号:CN116793098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1092961.5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山西华茂智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铸管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球墨铸管退火工艺缓冷段的余热回收利用方法,利用设置于退火工艺缓冷段的余热利用锅炉实现退火工艺缓冷段的余热回收;待余热锅炉内的液态水吸收回收的余热转化为水蒸汽后,将水蒸汽通过管道输送至养生池进行铸管的蒸汽养生,养生过程中通过控制蒸汽输送量实现在各温度控制阶段的精确的温度控制,在实现退火工艺缓冷段的余热在铸管生产工艺中回用的同时,不仅减少回收蒸汽的浪费,而且能够有效提升铸管内水泥衬层的强度和均匀性,降低球墨铸管水泥衬层的不合格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70256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894501.8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30/23 , B22D11/22 , B22D11/124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连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横向冷却不均匀性的减少板坯w型凝固‑偏析现象的方法及系统,对二冷段不同布置方式的喷嘴性能进行测试,并记录水流密度分布的结果,利用水流密度分布的结果绘制水流密度分布直方图,进行数据拟合获得拟合曲线;结合拟合曲线、二冷段各区的冷却水量、各区的长度、换热系数经验公式,建立板坯宽面和窄面随位置和时间变化的换热系数的相关关系,并加载到建立的板坯连铸全流程传热‑传质‑凝固耦合模型的宽面和窄面后进行计算;对比利用模型计算的结果分析得到的温度分布、溶质分布、碳偏析指数等信息,确定合适的二冷段喷嘴布置方式,本发明可减少板坯w型凝固‑偏析现象,对铸坯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32950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1397765.4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连铸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特定多辊压下操作下确认连铸凝固终点的方法。主要利用铸坯凝固末端中心糊状区与固相在压下作用变形抗力的差异及变化,来为特定钢种在特定浇注条件下铸坯凝固终点的判定提供依据,即当铸坯中心为糊状区时,心部区域较软,压下作用传递至中心对应的变形抗力较小,而当铸坯中心为固相后,压下作用传递至中心对应的变形抗力将发生急剧的变化,在压辊的压力反馈上表现为压力反馈值的突变式增长,基于这种压力反馈上的突变判断铸坯凝固终点位置。具有简单、安全、高效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657330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0389308.4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 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硅钢的RH真空炉合金化工艺方法,转炉出钢时加石灰造渣,出钢结束后加渣面脱氧剂对渣层脱氧改质,并测量钢包渣层厚度、渣面至钢包包口距离,计算得到钢水高度;RH脱碳后再次在渣层加入渣面脱氧剂,加完脱氧剂后对钢水进行测氧,并根据公式计算得出各个合金加入量,并根据加入量加入合金进行脱氧合金化、净循环、破空出钢。本发明提供的公式精确计算钢水质量,避免钢包车称重带来的较大误差,同时利用金属铝进行脱氧,精确计算金属铝与钢水中的氧反应以及与渣层中的T.Fe反应所需量,避免钢水中的氧和渣层中的T.Fe与合金元素反应,降低合金元素的收得率。本发明大大提高了合金化的一次命中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323098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864294.7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常州东方特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优特钢生产的高废钢比转炉冶炼工艺,采用高废钢比+低温出钢+留渣的控制策略,匹配合理的吹氧制度、底吹制度和造渣制度,可实现利用单渣法稳定生产终点磷含量小于0.015%的优特钢,提高产量,降低辅料消耗,减少排放,具备良好的冶金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