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01451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10392889.8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市政框构桥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顶进市政框构桥施工方法。所述顶进市政框构桥结构包括基坑,所述基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围护桩冠梁和多个第一围护桩,所述基坑的尾部设置有后背桩,后背桩的顶部设置有后背桩冠梁;所述基坑内设置有现浇筑的框构桥,框构桥的底部设置有滑动件;所述框构桥就位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围护桩冠梁和多个第二围护桩。本发明将顶推施工工法应用到市政框构桥临近高铁桥梁设计及施工中,利用结构配重解决施工中由于土体卸载引起高铁桥桩隆起问题,通过时间与空间时效性降低由于土体暴露时间较长对高铁桥桩变形影响,有效降低市政道路临近高铁桥桩施工对既有铁路运营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0761815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1911098148.2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负压铺设防水板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隧道壁,所述隧道壁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初期支护混凝土层、无纺布层和二衬模筑混凝土层,所述无纺布层和二衬模筑混凝土层之间还设置有防水板,所述防水板上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设置于防水板与无纺布层之间,所述排气管的端部设置有抽气泵,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孔。本发明通过在初期支护混凝土层和防水板之间设置排气管,在铺设防水板时,用抽气泵将防水层和初期支护混凝土层之间的空气抽出,使防水层能够与初期支护混凝土层和无纺布层紧密贴合,防止出现二衬模筑混凝土层脱空,有效提高防水板的铺设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003203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665052.6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治中 , 彭斌 , 蒋小锐 , 吕刚 , 陈志广 , 张矿三 , 崔亚南 , 李力 , 张延 , 杨甲豹 , 刘建友 , 王婷 , 凌云鹏 , 张斌 , 王磊 , 胡庆龙 , 魏盼 , 王晋辉 , 徐品章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隧道钢波纹板上的线缆固定装置。本发明通过在波纹板单元侧面和端面设置第一法兰板和第二法兰板,将角钢设置在第一法兰板上,在角钢上设置线缆卡具,再将线缆固定在线缆卡具上,解决了隧道安装钢波纹板后线缆无法挂载的问题;同时在隧道洞室上方设置槽钢,将槽钢与第二法兰板相连接,解决钢波纹板在隧道洞室处悬空的部分基础支撑设置问题。本发明不对钢波纹板主材造成破坏,避免在波纹板上悬空位置打设长锚杆造成的应力集中和局部破损风险,也方便巡检人员对线缆进行检查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1691901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530598.0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 E21D11/18 , E21F17/00 , F16F15/0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隧道消能减震方法。将第一连接板固定在围岩的内壁上;进行初期支护结构的喷射施工,在喷射施工时,在初期支护结构上设置通孔,将第一连接板上与缓冲机构相连的连接件设置在通孔内;将缓冲机构与第一连接板上的连接件铰接;进行二次衬砌结构支模施工,在支模施工时,将第二连接板布设在预定位置,将缓冲机构与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并在二次衬砌结构模板与初期支护结构之间设置减震空间;在二次衬砌结构模板内进行浇筑混凝土施工,施做隧道二次衬砌结构。本发明可以有效提升耗能能力,保证隧道的减震效果;避免了发生在二衬结构上的应力集中现象,有效提高了隧道在地震时的抗震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365030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253130.1
申请日:2020-04-02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混凝土衬砌结构缝隙渗漏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其包括:排水槽,其开设在隧道混凝土衬砌的施工缝处,且与所述施工缝连通;所述施工缝形成于衬砌先浇段、后浇段之间;双壁打孔波纹管,其埋设在所述排水槽中,用于排出施工缝的渗水;以及防水层,其设置在隧道混凝土衬砌内,且横跨所述衬砌先浇段和后浇段。本发明只需要在衬砌结构缝隙出开设尺寸较小的排水槽,且在排水槽中埋设双壁打孔波纹管即可,其施工工艺简单,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875696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97619.3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吕刚 , 赵勇 , 岳岭 , 曹永刚 , 李汶京 , 刘树红 , 于进江 , 王建功 , 王久军 , 卓越 , 蒋伟平 , 乔俊飞 , 陈学峰 , 马福东 , 谭富圣 , 刘建友 , 赵琳 , 于晨昀 , 刘方 , 张斌 , 张宇宁 , 王婷 , 李力 , 刘海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火车站叠层进出站结构,其包括:隧道;隧道支护结构,其用于对隧道拱顶和边墙进行锚固;所述隧道至少具有两层通道,且其中至少有一层通道作为出站通道,用于连接所述地下火车站的出站层与地面站房的地面层;至少一层通道作为进站通道,用于连接所述地下火车站的进站层与地面站房的地下层。本发明的叠层进出站结构设计中,将隧道分割为上下独立的通道,由此使进出站客流不交叉,大幅度提高旅客进出站的效率,减少安全隐患,避免拥堵;同时,叠层进出站结构设计可以减少洞室数量,降低工程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0875531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97595.1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总公司
Inventor: 吕刚 , 冉海珍 , 俞祖法 , 赵勇 , 韩志伟 , 蔡珏 , 李汶京 , 曹永刚 , 岳岭 , 刘建友 , 陈红念 , 乔俊飞 , 陈学峰 , 马福东 , 赵琳 , 刘方 , 于晨昀 , 王杨 , 彭斌 , 于鹤然 , 张斌 , 张宇宁 , 王磊 , 王婷 , 杨甲豹
IPC: E01C1/00 , E02D29/045 , B66B21/04 , B66B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C1/002 , B66B9/06 , B66B21/04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火车站通行系统,其包括:设置于地下的至少一层电梯隧道;每一所述电梯隧道中设置有至少一部输送人员的电动扶梯;和/或,至少一部设置在所述电动扶梯侧边的、用于输送设备/人员的斜行电梯。本发明的地下火车站通行系统具有至少一层电梯隧道,并在其中设置数量合理的电动扶梯以及斜行电梯,使进出站客流不交叉,由此大幅度提高旅客进出站的效率,同时便于对相应设备进行检修以及在紧急情况下疏散人群。
-
公开(公告)号:CN104806252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10206255.8
申请日:2015-04-28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地下穹顶开挖施工布置结构及开挖方法。该施工布置结构包括:中心支柱和施工通道;施工通道自地下穹顶外延伸至中心支柱;中心支柱为自下而上递减的台阶状柱形结构;中心支柱的侧面自下而上设置Ⅲ环形导坑的开挖接露面,Ⅰ3环形导坑的开挖接露面,Ⅰ1环形导坑的开挖接露面、Ⅰ2环形导坑的开挖接露面、Ⅱ环形导坑的开挖接露面;中心支柱内设置“十”字形开挖接露面。开挖中先预留中心支柱,然后开挖穹顶环形导坑围岩,然后开挖中心支柱。这种施工布置及开挖方法能够减少临时支撑,节省工程造价,同时提高了穹顶开挖过程中围岩的稳定性和施工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25811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0096926.X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地下结构包括:外拱和内拱,所述内拱呈椭圆形,内拱设置在外拱的中部,内拱长轴的顶部与外拱的顶部连接,内拱长轴的底部与仰拱连接,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地质勘探将外拱轮廓划分为多个小断面,采用多个小型模块隧道掘进机同时开挖,形成完整的外拱轮廓,预制钢壳混凝土构件并沿外拱轮廓连接并浇筑钢壳混凝土构件,形成完整的外拱,在外拱的支撑保护下可采用大型施工机械挖掘外拱内部,通过自上而下挖掘并架设桁架单元、中板、底板,最后施作余下内拱,本发明通过双拱结构使可有效分担荷载,提高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外拱壳失稳,提高深埋大跨结构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25813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080843.1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建友 , 邢慧贤 , 刘方梁 , 睿中 , 占辉 , 肖宁 , 彭斌 , 吕刚 , 刘宝权 , 蒋小锐 , 于晨昀 , 岳岭 , 陈志广 , 霍楠 , 郭磊 , 徐治中 , 胡晶 , 王杨 , 王婷 , 魏盼 , 黄杰
IPC: E02D29/073 , E02D29/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曲线沉管隧道管段连接结构,包括多个管段单元,每相邻两个管段单元之间通过管节接头连接,管节接头的前端与第一个管段单元的后端固定,管节接头的后端与第二个管段单元的前端固定,使相邻两个管段单元拼接固定;每个管段单元包括:第一直线段、曲线段和第二直线段;所述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分别位于管段单元的两端部位置,所述曲线段位于管段单元的中部位置。应用本发明可以解决大曲率沉管隧道结构设计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