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进市政框构桥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01451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10392889.8

    申请日:2020-0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市政框构桥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顶进市政框构桥施工方法。所述顶进市政框构桥结构包括基坑,所述基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围护桩冠梁和多个第一围护桩,所述基坑的尾部设置有后背桩,后背桩的顶部设置有后背桩冠梁;所述基坑内设置有现浇筑的框构桥,框构桥的底部设置有滑动件;所述框构桥就位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围护桩冠梁和多个第二围护桩。本发明将顶推施工工法应用到市政框构桥临近高铁桥梁设计及施工中,利用结构配重解决施工中由于土体卸载引起高铁桥桩隆起问题,通过时间与空间时效性降低由于土体暴露时间较长对高铁桥桩变形影响,有效降低市政道路临近高铁桥桩施工对既有铁路运营的影响。

    一种隧道负压铺设防水板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61815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1911098148.2

    申请日:2019-11-12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负压铺设防水板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隧道壁,所述隧道壁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初期支护混凝土层、无纺布层和二衬模筑混凝土层,所述无纺布层和二衬模筑混凝土层之间还设置有防水板,所述防水板上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设置于防水板与无纺布层之间,所述排气管的端部设置有抽气泵,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孔。本发明通过在初期支护混凝土层和防水板之间设置排气管,在铺设防水板时,用抽气泵将防水层和初期支护混凝土层之间的空气抽出,使防水层能够与初期支护混凝土层和无纺布层紧密贴合,防止出现二衬模筑混凝土层脱空,有效提高防水板的铺设质量。

    一种隧道消能减震方法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691901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530598.0

    申请日:2020-06-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隧道消能减震方法。将第一连接板固定在围岩的内壁上;进行初期支护结构的喷射施工,在喷射施工时,在初期支护结构上设置通孔,将第一连接板上与缓冲机构相连的连接件设置在通孔内;将缓冲机构与第一连接板上的连接件铰接;进行二次衬砌结构支模施工,在支模施工时,将第二连接板布设在预定位置,将缓冲机构与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并在二次衬砌结构模板与初期支护结构之间设置减震空间;在二次衬砌结构模板内进行浇筑混凝土施工,施做隧道二次衬砌结构。本发明可以有效提升耗能能力,保证隧道的减震效果;避免了发生在二衬结构上的应力集中现象,有效提高了隧道在地震时的抗震能力。

    地下穹顶开挖施工布置结构及开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06252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10206255.8

    申请日:2015-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地下穹顶开挖施工布置结构及开挖方法。该施工布置结构包括:中心支柱和施工通道;施工通道自地下穹顶外延伸至中心支柱;中心支柱为自下而上递减的台阶状柱形结构;中心支柱的侧面自下而上设置Ⅲ环形导坑的开挖接露面,Ⅰ3环形导坑的开挖接露面,Ⅰ1环形导坑的开挖接露面、Ⅰ2环形导坑的开挖接露面、Ⅱ环形导坑的开挖接露面;中心支柱内设置“十”字形开挖接露面。开挖中先预留中心支柱,然后开挖穹顶环形导坑围岩,然后开挖中心支柱。这种施工布置及开挖方法能够减少临时支撑,节省工程造价,同时提高了穹顶开挖过程中围岩的稳定性和施工的安全性。

    一种地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25811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0096926.X

    申请日:2022-0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地下结构包括:外拱和内拱,所述内拱呈椭圆形,内拱设置在外拱的中部,内拱长轴的顶部与外拱的顶部连接,内拱长轴的底部与仰拱连接,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地质勘探将外拱轮廓划分为多个小断面,采用多个小型模块隧道掘进机同时开挖,形成完整的外拱轮廓,预制钢壳混凝土构件并沿外拱轮廓连接并浇筑钢壳混凝土构件,形成完整的外拱,在外拱的支撑保护下可采用大型施工机械挖掘外拱内部,通过自上而下挖掘并架设桁架单元、中板、底板,最后施作余下内拱,本发明通过双拱结构使可有效分担荷载,提高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外拱壳失稳,提高深埋大跨结构的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