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0297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224314.3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弱地基多层段可回收排水‑加热异形管桩及施工方法,包括管桩本体和排水管,其中,所述管桩本体竖向设置在所述软弱地基内;所述排水管设置有多根,多根所述排水管设置在所述管桩本体的外周,所述排水管由一侧壁和对侧壁连接而成,所述排水管的一侧壁与所述管桩本体的外壁连接;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滤水孔;所述排水管的下端封闭,所述排水管的上端覆盖有密封闷盖,所述密封闷盖上设置有抽气抽水孔。利用该异形管桩进行施工可以快速排除软弱地基中的自由水和弱结合水,提高了地基承载力,增加了土体强度。解决了软弱膨胀土地区地基处理排水困难、排水固结周期长、地基承载力弱、固结沉降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0491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047884.X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爆破坏现象的分次补偿控制方法,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地质勘探;S2:预应力锚索体系施工;S3:安放、固定应力监测元件;S4:锚索安放及孔道压浆处理;S5:初次张拉;S6:岩爆段开挖;S7:分次补偿张拉;S8:岩爆区开挖完成。本发明使用锚索预应力筋,配合岩体的实时应力监测结果,获取岩体在外力作用下应力释放后岩体的应力变化,依据应力变化对预应力锚索进行分次补偿张拉,以满足作用于岩体的外力,达到岩体未扰动时的平衡,避免岩爆发生造成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16006887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660945.7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巷道空气储能罐的预应力调压衬砌结构,衬砌结构由内至外依次为混凝土层、纤维层、预应力层和弹性内膜;预应力层包括多块相互拼接的混凝土结构板,在储能罐的周向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混凝土结构板之间设置有连接件,在储能罐内采用由混凝土构造板装配的内腔,混凝土构造板能够根据要求预先定制任何形式、大小、尺寸、厚度规格,大大提高了施工的效率;无论哪块预应力混凝板损坏,都可以很快的进行替换,节约维修的时间;预制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板物美价廉,便于获得;预应力混凝土板极大的削减了端部应力集中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580836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310038554.X
申请日:2023-01-27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土水特性曲线的非饱和土动力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取样多组环刀土作为土试样,获取土试样的吸力和含水率;步骤S2,得出土试样的吸力‑含水率关系点,通过数学方法对含水率和吸力数据进行曲线拟合绘制土水特性曲线;步骤S3,配置与步骤S1土试样初始含水率相同的多组土样,将土样安装在三轴实验系统开展动力学实验,步骤S4,得到土样的基质吸力值;步骤S5,根据非饱和土计算理论计算土样内部孔隙气压力。解决了动三轴试验系统不能测得非饱和土的孔隙气压力问题,用传统的动三轴仪器就可以开展非饱和土的动力特性试验,大大缩短了试验时间,降低了试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253162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011251544.7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富水砂层大直径顶管群进出洞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地下连续墙、高压旋喷桩,地下连续墙设置在始发井和接收井的边缘位置处,地下连续墙深度至顶管机底部标高以下;在始发井和接收井内侧中部设置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与地下连续墙同深度,地下连续墙之间采用横撑支撑,横撑和钻孔灌注桩固定连接;高压旋喷桩设置在顶管群进出洞及地下连续墙外侧,高压旋喷桩设置为梅花式咬合的排状结构,与地下连续墙并行布置;本发明对大直径顶管群进出洞进行加固处理,不但提高了进出洞口的加固效率,简化加工工艺步骤,而且大大提高了地层加固的质量,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降低,保证了工程的工期、质量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5350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1007117.9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 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21D11/00 , E21D20/02 , E21D11/18 , E21D9/04 , F42D3/04 , G06F30/1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应力软岩隧道底板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隧道数值模型,得到隧道的底板围岩变形分布规律;步骤2,根据底板围岩变形分布规律,定量划分底板零点位移曲线、拉应变范围和底板塑性区范围;根据上述数据,确定底板爆破卸压支护阶段中的爆破参数、锚固参数与施工参数;步骤3,监测底板围岩的破坏程度和围岩应力分布,得到底板形变数据;步骤4,根据底板形变数据,确定二次锚注支护阶段的锚注参数与注浆时机;步骤5,监测底板的位移程度,得到底板形变的时变数据;步骤6,根据底板形变的时变数据,确定三次拱架封闭支护阶段支护参数。该控制方法具有更好的底板主动支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253162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251544.7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富水砂层大直径顶管群进出洞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地下连续墙、高压旋喷桩,地下连续墙设置在始发井和接收井的边缘位置处,地下连续墙深度至顶管机底部标高以下;在始发井和接收井内侧中部设置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与地下连续墙同深度,地下连续墙之间采用横撑支撑,横撑和钻孔灌注桩固定连接;高压旋喷桩设置在顶管群进出洞及地下连续墙外侧,高压旋喷桩设置为梅花式咬合的排状结构,与地下连续墙并行布置;本发明对大直径顶管群进出洞进行加固处理,不但提高了进出洞口的加固效率,简化加工工艺步骤,而且大大提高了地层加固的质量,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降低,保证了工程的工期、质量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779651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060218.9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 中铁四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IPC: E21D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砂姜黏土地层近距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方法,本发明的主要操作步骤是先进行轴线放样,然后放样的轴线进行井内顶管设备的安装,再配制并注入触变泥浆,最后进行管道的顶进,在管道进行顶进的过程中,本发明采用双排近距顶管泥水平衡施工方法对管道进行顶进,双排管道分别为左线管道和右线管道,右线管道推进时左线管道同步安装焊接,左线管道推进时右线管道同步安装焊接,左线管道和右线管道交叉施工,左线管道和右线管道均进洞后施工结束。本发明采用近距双排的顶管交替施工的方法对含砂姜黏土的地质进行施工,不仅克服了含砂姜黏土的黏性大,摩擦系数较大的特点,而且还减少了双排管施工时管道之间的相互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32201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874966.8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矩形曲线顶管触变泥浆减阻特性测试系统及阻力计算方法,包括模型箱体、注浆组件、滑块、滑动控制组件、水平荷载加压组件、数据采集组件、数据采集仪和计算机,其中,模型箱体内容纳有土体,土体内设置有滑动轨道,滑块能够在滑动轨道上移动;注浆组件能够向土体注浆;滑动控制组件能够对滑块的移动进行控制;水平荷载加压组件能够通过土体为滑块提供侧压力;数据采集组件用于采集测试数据,数据采集组件与数据采集仪连接,数据采集仪与计算机连接。该测试系统能够对曲线顶管的泥浆减阻效果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建立的矩形顶管‑土体摩阻力计算公式,为后续曲线顶管实际施工过程提供可靠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756717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217835.2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盖挖地铁车站基坑可调控钢支撑结构及架设施工方法,钢支撑结构包括活络端头、两个调控节、中间节和固定端头,其中,活络端头、一个调控节、中间节、另一个调控节和固定端头依次连接;中间节包括一节连通管固定节和多节非连通管固定节,非连通管固定节连接在连通管固定节的两端,连通管固定节和非连通管固定节连接成中间节;两个调控节之间通过水平连通管连通,调控节的内部中空且装有液体,一个调控节内的液体能够通过水平连通管进入另一个调控节。该钢支撑结构及架设施工方法能够在吊装架设的过程中实时调控钢支撑结构的水平倾斜角度,通过液体调控起吊点两侧的钢支撑结构的重力,大大减小了吊装过程的风险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