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蒸发器、振荡器集成微蒸发器结构及其频率修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03744A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510833446.7

    申请日:2015-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蒸发器、振荡器集成微蒸发器结构及其频率修正方法,包括:微蒸发台、锚点、支撑梁及金属电极;微蒸发台的一面为蒸发面;锚点位于微蒸发台的两侧,且与微蒸发台相隔一定的间距;支撑梁位于微蒸发台与锚点之间,一端与微蒸发台相连接,另一端与锚点相连接;支撑梁的尺寸满足如下关系式;金属电极位于锚点的第一表面。微蒸发台通过支撑梁与表面形成有金属电极的锚点相连接,通过调整设定支撑梁的尺寸,使得支撑梁的热容量小、散热少的特性,又微蒸发台及支撑梁的尺寸较小,只需在金属电极表面施加很小的功率即可以使得微蒸发台达到所需的蒸发温度,同时由于支撑梁的绝热作用,锚点处的温度升温较小,不会对器件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一种多晶硅应力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24662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705594.1

    申请日:2013-12-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晶硅应力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所述多晶硅应力传感器至少包括:硅衬底;硅孔结构,形成于所述硅衬底中;第一阻挡层,覆盖于所述硅衬底正表面及所述硅孔结构的上部侧壁;多晶硅层,形成于所述第一阻挡层表面、及所述硅孔结构的下部侧壁及底部;第二阻挡层,覆盖于所述多晶硅层表面;电极结构,包括用于引出所述多晶硅层的第一电极以及用于引出所述硅衬底的第二电极。本发明将多晶硅力敏电阻制作在盲孔或通孔的侧壁上,并通过衬底硅的连接作用,实现力敏电阻两端引线及焊盘在硅片正面的制作,同时本发明利用多晶硅电阻在孔内部的轴向力敏度远大于径向灵敏度,可用于对盲孔电镀填铜、通孔热处理过程引入的内部轴向应力的测量。

    一种微机械芯片测试探卡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75365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330880.X

    申请日:2012-09-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1/06727 G01R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机械芯片测试探卡及其制作方法,在SOI衬底中定义悬臂梁图形,于悬臂梁的悬空端制作内壁绝缘的盲孔,于盲孔内制作探针,于悬臂梁表面制作金属引线,于悬臂梁的固定端制作焊球,正面刻蚀SOI形成悬臂梁结构,将焊球倒装于陶瓷基底,从底面刻蚀衬底硅以释放悬臂梁以完成制备。本发明具有加工精度高、加工工艺简单、制作的测试探卡的机械强度高、各探针可依据待测芯片管脚位置的分布进行排列等优点。本发明的制作工艺与传统的CMOS工艺及微机加工工艺兼容,适用于工业生产。

    待测传感器芯片的电学引出结构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021985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110281248.6

    申请日:2011-09-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224/10 H01L2224/48091 H01L2924/00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待测传感器芯片的电学引出结构及其应用。所述待测传感器芯片(16)上设有焊盘(9)以及位于焊盘(9)上的金属焊点(10);该电学引出结构还包括设有焊盘和互连线的柔性基板(14),所述待测传感器芯片通过金属焊点(10)倒装焊于柔性基板(14)的焊盘上;通过柔性基板(14)的焊盘由焊线(15)实现电学引出。本发明通过采用柔性基板实现应力/温度传感器的电学引出,然后将已实现电学引出的传感器作为模拟芯片采用待测封装技术进行封装,通过测量封装前后的应力变化就可以得到该封装技术引入的应力。柔性基板电学引出的方法解决了封装用应力传感器难以实现封装前标定的问题。该传感器还可用于封装应力和温度的实时在线测量。

    一种悬架结构光刻胶的涂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13919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010144358.3

    申请日:2010-0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架结构光刻胶的涂胶方法,具有能够在沟槽、孔洞、微柱等结构上形成悬架结构,并用于光刻掩膜的特性。其具体步骤为:首先将少量一定浓度的光刻胶滴于极性溶液表面,使之在气-液界面自组装形成一定厚度的光刻胶膜,再将该光刻胶膜转移至已刻蚀出图形的半导体材料上,使之跨过沟槽和孔洞等形成悬架的光刻胶结构,之后对该光刻胶膜进行前烘、曝光、显影及后烘等步骤形成光刻图形。该光刻胶膜可实现刻蚀掩膜、牺牲层材料、胶保护等功能,其工艺过程简单、用料节省、成本低廉。

    一种借助悬架光刻胶实现硅通孔互连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76629A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010255550.X

    申请日:2010-08-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借助悬架光刻胶制作硅通孔互连的方法。其具体步骤为:首先在减薄或未减薄的硅片上刻蚀出通孔,再利用自组装方法在硅片上表面形成跨越通孔的悬架光刻胶膜并光刻形成悬架光刻胶对通孔一端的封口,溅射形成金属种子层后再去胶以形成通孔一端的悬架金属膜封口结构,之后进行铜电镀以填满通孔形成连通结构。该方法先刻蚀通孔后形成了平整的金属种子层表面结构,避免了表面平坦化后处理,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一种用于MEMS结构的悬架光刻胶平坦化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375332A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010258142.X

    申请日:2010-08-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MEMS结构的悬架光刻胶平坦化工艺,首先将自组装方法制作的光刻胶薄膜粘覆转移于存在沟槽或间隙的半导体材料表面形成平整的悬架光刻胶结构,曝光显影以选择性去除不需要部位的光刻胶膜并坚膜,之后在室温条件下在光刻胶表面沉积金属或其它半导体材料层以实现其结构的平坦化工艺,最后对沉积的材料层刻蚀形成结构和图形。该方法有别于传统的平坦化工艺,利用自组装的方法将平坦化和光刻工艺结合在了一起,方法简单、材料节约、成本低廉、对设备要求低。

    一种悬架结构光刻胶的涂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13919A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1010144358.3

    申请日:2010-0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架结构光刻胶的涂胶方法,具有能够在沟槽、孔洞、微柱等结构上形成悬架结构,并用于光刻掩膜的特性。其具体步骤为:首先将少量一定浓度的光刻胶滴于极性溶液表面,使之在气-液界面自组装形成一定厚度的光刻胶膜,再将该光刻胶膜转移至已刻蚀出图形的半导体材料上,使之跨过沟槽和孔洞等形成悬架的光刻胶结构,之后对该光刻胶膜进行前烘、曝光、显影及后烘等步骤形成光刻图形。该光刻胶膜可实现刻蚀掩膜、牺牲层材料、胶保护等功能,其工艺过程简单、用料节省、成本低廉。

    纳米梁上MOS电容衬底的压阻结构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73071C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710173683.0

    申请日:2007-1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MOS电容衬底的压阻结构及检测方法,以实现对纳米厚度梁的弯曲的压阻检测。本发明是在半导体纳米厚度梁上制作MOS电容结构。检测时在MOS电容上施加电压使MOS电容下纳米梁中形成强反型层与空间电荷区。不导电的空间电荷区使其下方的衬底电阻相对于梁中性面不对称,可以作为力敏电阻用于纳米梁的弯曲的测量。由于形成强反型层后,空间电荷区达到最大深度,MOS电容衬底力敏电阻的阻值不随栅极电压变化而变化,避免了现有的MOS沟道压阻结构中因负反馈引起的灵敏度下降,并且抗干扰能力强。提供的MOS电容衬底压阻结构也避免了纳米梁上制作力敏电阻所必需解决的重掺杂浅结制作难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