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356707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1049106.6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准三能级激光放大系统光路调节装置及调节方法,该方案采用CDD相机采集准三能级激光增益介质的荧光,然后通过显示终端分析荧光的光斑,并且反馈控制种子光光束耦合系统和泵浦光光束耦合系统对种子光和泵浦光进行调节,实现对种子光和泵浦光注入增益介质位置和强度分布的间接监测及精确调节,满足准三能级激光放大系统的光路调节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6340793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1049152.6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H01S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3/00 , H01S230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面荧光吸收的板条放大自发辐射抑制金属化过渡层结构,该方案包括有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板条、倏逝膜、锗层、铂层和金层;倏逝膜镀在板条上;锗层镀在倏逝膜上;铂层镀在锗层上;金层镀在铂层上。该方案采用金属化过渡层抑制板条自发辐射,既能够方便板条可靠焊接,同时能够将板条内部大部分小于全反角的自发辐射荧光吸收,抑制板条内部放大自发辐射。
-
公开(公告)号:CN105244752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27276.4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nventor: 张凯 , 唐淳 , 颜宏 , 田飞 , 李建民 , 王树峰 , 谢庚辰 , 马毅 , 关有光 , 雒仲祥 , 高清松 , 陈黎 , 罗佳 , 卢飞 , 廖原 , 陈天江 , 王锋 , 何丽 , 马立斌
IPC: H01S3/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式光谱合成装置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有激光子束发射器、组束棱镜组、偏振分光镜、多层介质膜光栅和偏振合束镜;激光子束发射器发出的激光子束经过组束棱镜组排列后由偏振分光镜分为P光和S光;P光和S光分别通过在光路上设置多层介质膜光栅进行光谱合成后汇聚在偏振合束镜处输出。该方案采用利用两组多层介质膜光栅光谱组束单元分别实现p偏振光和s偏振光的光谱合成,最后通过偏振合束镜完成复合式功率合成,实现高亮度激光输出,能够克服现有光谱合成装置对光源要求高、光栅难以获得等不足,提高光谱合成装置的实用性,降低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471713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421058.9
申请日:2013-09-1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阶梯锥高能激光全吸收能量测量装置,光线从能量计入口进入吸收腔,入射到反射体上,经反射体反射后,光能被吸收腔吸收,温度测量部件测量吸收体各区域的温升,再结合质量和比热值计算出各区域的能量增量。反射体和吸收体腔壁都设置有水流通道,通过通水来带走大部分热量。水循环部件根据水流进入吸收体和反射体前后的温度变化和流量,就可以间接计算出由水带出的激光能量。数据采集部件根据温度测量部件测得的能量和水循环部件测出的能量,即可计算出入射激光的总能量。本发明采用阶梯状的发射锥作为反射体,吸收体做成筒形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抗激光损伤阈值低以及测温精度、热损失和光能逸出造成的影响,具有高效费比、测试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201565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92001.2
申请日:2014-09-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H01S5/0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阵列式共轭成像二极管激光光谱合成光学装置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有能够实现二极管激光的光谱合成的二极管激光叠阵、慢轴转换柱透镜、快轴柱透镜阵列、反射式平面光栅、外腔镜,二极管激光叠阵包括有多个二极管激光线阵;二极管激光线阵的出光面的光路上设置有快轴准直微透镜;二极管激光线阵发出的激光束依次穿过快轴准直微透镜、慢轴转换柱透镜、快轴柱透镜阵列和反射式平面光栅后射入外腔镜,能够消除二极管激光线阵“smile”效应及二极管激光叠阵快轴指向性误差对光谱合成效率及光束质量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96672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210544352.8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电系统共孔径发射接收激光测距光学装置,包括激光测距单元;光电系统主设备,设置于所述激光测距单元的一侧;分色镜,设置于所述激光测距单元和所述光电系统主设备的一侧,且所述分色镜将测距激光耦合到光电系统主设备的主光路中,以完成测距激光与光电系统主光路共孔径发射及接收;发射及接收望远镜,设置于所述分色镜的一侧。有效利用光电系统的大口径发射接收天线,收集远距离目标回光能力强,结合光谱滤波、空间滤波、时序变光学增益等特点,解决了共孔径激光测距系统面临的内光路杂光干扰和近程大气后向散射光干扰等问题,盲区小、探测距离远,结构紧凑,有效减小了光电系统体积和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785869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1611254891.9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板条角度选通多通放大超荧光光源,该方案包括有板条激光增益介质、成像透镜、平面高反镜和空间滤波矩形小孔光阑;板条激光增益介质发出的激光束经过成像透镜和空间滤波矩形小孔光阑后经过平面高反镜反射后在入射回板条激光增益介质后射出。该方案光路结构简单,既能够获得超高的增益(小信号增益可达108量级甚至更高),同时能够避免反馈导致的激光起振,可实现高功率、高效率、高光束质量、不同波长超荧光输出,大大拓展超荧光光源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955058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911298652.7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自由度应力释放器,所述应力释放器包括下固定座和上固定座,所述上固定座套接于所述下固定座顶端的外侧,且所述上固定座与所述下固定座之间设有能够实现所述上固定座与所述下固定座之间相对转动的滚动结构,上固定座与下固定座通过滚动结构形成滚动运动副;其中,待固定的光学系统的底座设置于安装基础部之上,所述上固定座与安装基础部相连,所述下固定与底座相连。本发明公开的应力释放器能有效隔离热变形应力,提高系统的温差变化适应能力。同时能够有效隔离安装应力,减小安装应力传递到光学系统,避免装配人员因螺钉扭矩用力不同而导致的不确定性系统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5375244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510920542.5
申请日:2015-12-1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H01S3/04 , H01S3/067 , H01S3/09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光纤耦合模块的光纤冷却头,该方案包括有外筒和套在外筒内的内腔;内腔包括有支撑部和轴心;支撑部设置在轴心外侧且与外筒内壁连接;轴心为空心通道;轴心的一端内设置有耦合光纤,另一端设置有光纤接头;轴心与外筒之间的区域为散热通道;散热通道的方向与耦合光纤的方向一致;外筒上设置有与散热通道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该方案具有结构紧凑、灵活性强、集成度高、易于维修更换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375244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920542.5
申请日:2015-12-1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H01S3/04 , H01S3/067 , H01S3/094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3/0407 , H01S3/067 , H01S3/09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光纤耦合模块的光纤冷却头,该方案包括有外筒和套在外筒内的内腔;内腔包括有支撑部和轴心;支撑部设置在轴心外侧且与外筒内壁连接;轴心为空心通道;轴心的一端内设置有耦合光纤,另一端设置有光纤接头;轴心与外筒之间的区域为散热通道;散热通道的方向与耦合光纤的方向一致;外筒上设置有与散热通道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该方案具有结构紧凑、灵活性强、集成度高、易于维修更换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