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89872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535371.4
申请日:2015-08-27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制对流换热的船舶燃油预热系统,在储存舱和沉淀柜之间设置燃油预热和输送两条管路,一路设置预热泵,为储存舱提供高温燃油,另一路设置输送泵,将加热的重油输送至沉淀柜,两条支路均设置相应方向的截止止回阀,防止管路方向错位;在储存舱一角设置小隔舱,小隔舱中间设置第一隔板,将隔舱Y向一分为二,B管布置在第一分舱中,A管布置在第二分舱中;第一隔板右上角开孔,第二隔板左下角开孔,两孔呈对角布置,A管与预热泵所在管路连通,B管与输送泵所在管路连通,A、B管路各自设置调节阀;A管的下部设有弯头,使其出油口正对第二隔板左下角的孔,第二隔板左下角的孔的孔径大于A管的出油口;B管的流量大于A管的流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819080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248808.6
申请日:2015-05-15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燃油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储存舱和沉淀柜之间设置燃油预热和输送两条分支管路,主管路共用,在沉淀柜附近分成两条支路,一路设置预热泵,为储存舱提供高温燃油,另一路设置输送泵,将加热的重油输送至沉淀柜,两条支路均设置相应方向的截止止回阀,防止管路方向错位;在储存舱一角设置小隔舱,所述小隔舱中间设置第一隔板,将隔舱X向一分为二,A、B管布置在第一分舱中;第一隔板右上角开孔,第二隔板左下角开孔,两孔呈对角布置;隔板底部开小孔,作扫舱用;隔舱上板设置若干透气孔,以保证产生的蒸汽及时溢出;所述A、B管与所述主管路连通,A、B管路各自设置调节阀。
-
公开(公告)号:CN220948403U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23187385.0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IPC: B63B2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衬垫技术领域,公开了防磨衬垫及船舶。该防磨衬垫安装于船舶的导缆孔内,防磨衬垫包括依次固定设置的缓冲层、加固层和耐磨层;缓冲层用于贴合导缆孔内壁设置;加固层设置在缓冲层远离导缆孔内壁的一侧;耐磨层设置在加固层远离缓冲层的一侧。三层不同的材质叠加后形成的复合材质兼具各个组成部分的特性,用复合材质制造的防磨衬垫,改善了单层材质的缺陷,扩大了防磨衬垫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213620133U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22752792.1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装箱船雷达桅与烟囱一体式结构,其包括位于烟囱前方的雷达桅,雷达桅包括多个支撑柱,支撑柱位于雷达桅的底部,靠近烟囱的支撑柱为后支撑柱,位于后支撑柱前方的支撑柱为前支撑柱;后支撑柱和前支撑柱均固设于罗经甲板上;后支撑柱与烟囱之间固设有柱状部件,柱状部件和烟囱之间固设有肘板;柱状部件水平分布;柱状部件的中轴线和烟囱的顶板位于同一平面;柱状部件的中轴线和后支撑柱的中轴线相交;后支撑柱的中轴线与罗经甲板的后支撑壁位于同一平面。本实用新型很好地解决雷达桅的纵向和横向振动问题,其结构简单,花费成本低、代价小,事半功倍。
-
公开(公告)号:CN210133274U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920829161.X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舶热量回收利用循环系统及船舶,涉及船舶工程装备技术领域,包括缸套水换热器、滑油换热器和循环泵;滑油换热器的低温进口与缸套水换热器的高温出口连通,滑油换热器的高温出口与循环泵的入口连通,循环泵的出口用于与热用户连通,以向热用户提供具有设定温度的热介质,热介质经过热用户后,回流至缸套水换热器的低温入口,或,缸套水换热器的高温入口用于与主机缸套水出口连通,缸套水换热器的低温入口与滑油水换热器的高温出口连通,缸套水换热器的高温出口与循环泵的入口连通,循环泵的出口用于与热用户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对高温滑油和缸套水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以满足船员的日常生活,并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113673U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20827574.6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IPC: B63G8/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压机压载半潜船压载水舱下潜辅助系统,在空压机压载半潜船压载水舱的压载调节系统中增设压载补水泵,压载水舱透气管近空压机端设置溢流集管、溢流报警器、溢流舱;所述压载补水泵进水端与海水箱连接,出水端通过补水调节阀与各个压载水舱连接;所述溢流集管前设置溢流调节阀,并通过溢流报警器与溢流舱连通,所述溢流报警器接收溢流信号时报警,溢流结束信号时,停止报警。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是设置了空压机压载系统的补水设施。也即设置了补水泵,溢流集管,溢流报警器及相应管路,使得任何工况下均能注满压载舱。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确保压载舱能够注满海水,杜绝了压载舱不能满舱给船舶的吃水和船舶稳性带来的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204916050U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20618492.0
申请日:2015-08-17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舶燃油溢流舱结构,包括溢流舱舱体(1)和从舱顶伸入舱内的燃油溢流管(2),所述舱内下方安装有第一液位浮子报警开关(3),舱底设有从内向外伸出的燃油吸出管(4),所述舱体设置有小隔舱(5),所述小隔舱内安装有第二液位浮子报警开关(8),小隔舱的底部开设小孔(7),所述燃油溢流管的下端靠近小隔舱的底部。所述小隔舱的侧壁开设有与溢流舱相通的大孔(6),所述大孔的位置高于第二液位浮子报警开关。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减少溢流的油量;两个液位浮子报警开关的设置起到了双重报警的作用,大大增加了作业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1139637U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921999511.3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IPC: B63H21/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船舶海水冷却系统的变频控制系统及船舶装置,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包括:PLC控制柜以及与PLC控制柜连接的海水侧信号采集设备和淡水侧信号采集设备;当船舶海水冷却系统运行时,海水侧信号采集设备和淡水侧信号采集设备分别用于采集海水侧信号和淡水侧信号,并将海水侧信号和淡水侧信号传输至PLC控制柜,以对船舶海水冷却系统的海水泵进行变频控制,可以在保证船舶冷却系统足够安全的情况下,实现海水泵的变频运行,从而节能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204984655U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20749110.8
申请日:2015-09-25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套管形式的船舶燃油预热系统,属于船舶燃油预热技术领域。一种基于套管形式的船舶燃油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储存舱和沉淀柜之间设置燃油预热和输送两条管路,一路设置预热泵,为储存舱提供高温燃油,另一路设置输送泵,将加热的重油输送至沉淀柜,两条支路均设置相应方向的截止止回阀,防止管路方向错位;燃油预热管路比燃油输送管路直径小,位于储存舱内部的一段燃油预热管路B位于对应的燃油输送管路A之内,A、B管路各自设置调节阀;所述A管路的流量大于B管路的流量;所述管路A与管路B之间设有带截止阀的连通管C。
-
公开(公告)号:CN204900113U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20655674.5
申请日:2015-08-27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强制对流换热的船舶燃油预热系统,在储存舱和沉淀柜之间设置燃油预热和输送两条管路,一路设置预热泵,为储存舱提供高温燃油,另一路设置输送泵,将加热的重油输送至沉淀柜,两条支路均设置相应方向的截止止回阀,防止管路方向错位;在储存舱一角设置小隔舱,小隔舱中间设置第一隔板,将隔舱Y向一分为二,B管布置在第一分舱中,A管布置在第二分舱中;第一隔板右上角开孔,第二隔板左下角开孔,两孔呈对角布置,A管与预热泵所在管路连通,B管与输送泵所在管路连通,A、B管路各自设置调节阀;A管的下部设有弯头,使其出油口正对第二隔板左下角的孔,第二隔板左下角的孔的孔径大于A管的出油口;B管的流量大于A管的流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