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激光选区熔化成型构件孔隙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7480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911304135.6

    申请日:2019-1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少激光选区熔化成型构件孔隙率的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选区激光熔化设备;将磁场激发装置设置于选区激光熔化设备中,使磁场可以稳定作用于熔池区域;设定选区激光熔化设备的激光打印参数,打印参数包括激光功率、激光扫描速率、粉床厚度、道次间距和每一层打印方向的角度;在磁场下的选区激光熔化增材制造,通过稳恒磁场对选区激光熔化增材制造过程中熔池内流场及溶质场的调控,实现减少打印组织中孔隙的体积和数量,获得孔隙率较低的金属构件。本发明在激光选区熔化成型过程中施加稳恒磁场,可显著抑制微熔池内的流动,熔池内金属液流动的抑制可以促进金属液内气体的逸出,形成孔隙较少的致密金属工件。

    一种具有微/纳米孔隙的含镁生物β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63886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798523.0

    申请日:2020-08-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微/纳米孔隙的含镁生物β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按照质量百分含量计,包括以下组分:镁粉3%‑7%,生物用β钛合金粉末93%‑97%;方法包括:将生物用β钛合金粉末与镁粉进行机械混合,形成混合粉末;对混合粉末进行机械合金化处理,得到合金粉末;再对粉末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在烧结过程中由于原始颗粒之间残余孔隙以及因高温使得部分镁元素挥发形成微米和纳米孔隙结构,使生物用β钛合金粉末基体得到充分烧结的同时有部分镁元素残留,得到具有微/纳米孔隙的含镁生物β钛合金。本发明工艺简单,制备的微/纳米孔隙结构含镁生物β钛合金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与生物活性,在生物植入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的前景。

    定向凝固用莫来石晶须增强铝基陶瓷型芯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47726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911732.1

    申请日:2020-09-02

    Abstract: 一种定向凝固用莫来石晶须增强铝基陶瓷型芯的制备方法,将作为陶瓷型芯基体原料的电熔刚玉粉、氢氧化铝粉、氧化钇粉、纳米二氧化硅粉、三氟化铝粉和表面处理后用于提升型芯的孔隙率的木质素纤维混合后与熔融后的增塑剂搅拌混合得到型芯浆料后进行压制得到陶瓷型芯坯体,再将陶瓷型芯坯体置于氧化镁粉体中并进行四阶段烧结以烧除木质素纤维的同时提升孔隙率,最后用氧化钇溶胶进行浸渍后焙烧强化,使其中的氢氧化铝和纳米二氧化硅在三氟化铝的催化下,原位生成了莫来石晶须,从而得到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涡轮叶片定向凝固用莫来石晶须增强铝基陶瓷型芯。本发明得到的陶瓷型芯在大尺寸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空心涡轮叶片定向凝固过程中可以承受1550℃‑1700℃的高温而变形量很小,在高温度梯度下不开裂。

    一种外加电磁场作用的高温合金浮动壁瓦片调压精铸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21144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773212.6

    申请日:2019-08-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加电磁场作用的高温合金浮动壁瓦片调压精铸方法,包括:采用3D打印技术打印得到浇注系统的蜡模;对蜡模进行雾化抛光打磨,去除蜡模的表面层纹;在蜡模上制备多层型壳;之后对型壳进行脱模;将高温合金熔体采用真空反重力调压浇注到型壳的壳内形成铸件,在铸件铸造的过程中外加交变电磁场,使在充型和凝固过程的电磁体积力对高温合金熔体起到了搅拌作用,产生强制对流改变高温合金熔体的温度场、浓度场,细化了晶粒。本发明配合调压铸造装置,在铸件充型与凝固过程中施加了交变电磁场,实现了电磁搅拌强制对流的作用,改善铸件冶金质量,减少内部缺陷,提高致密度。

    一种基于可靠性算法的熔模精密铸件冒口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3864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31120.4

    申请日:2024-1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可靠性算法的熔模精密铸件冒口设计方法,包括:确定铸件实际生产的工艺参数及其参数的波动范围;通过模数法,初步设计冒口的放置位置和尺寸优化范围;集成计算,得到不同参数下的缺陷情况;建立铸件冒口尺寸和工艺参数与缺陷的数据模型;建立以设计值为基准的波动参数组;建立冒口尺寸设计值与铸件可靠率的关系;以铸件可靠率达到标准为约束条件,以最大化铸件实际出品率为目标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冒口尺寸。本发明尽量避免采用过去依赖经验的设计方式,有效智能平衡工艺出品率与废品率,从而提高铸件的整体出品率,减短开发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液态精密成型尺寸精度自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6088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47987.8

    申请日:2024-0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态精密成型尺寸精度自优化方法,包括:提供模具内腔型面容差设计模型,开模试制后获取试验铸件尺寸数据;根据试验铸件尺寸数据、模具内腔型面模型和名义铸件模型,重构模具内腔型面到试制铸件的拉格朗日变形场以及名义铸件模型到试制铸件的拉格朗日偏差场;基于所述模具内腔型面容差设计模型和拉格朗日偏差场,对所述模具内腔型面容差设计模型进行反向补偿,生成最优模具内腔型面反变形模型,基于该最优模型修模后投产。本发明能够实现精准、定量的液态精密成型尺寸精度控制。

    液态精密成型无系统误差的一步反变形解耦补偿量计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2840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47981.0

    申请日:2024-0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态精密成型无系统误差的一步反变形解耦补偿量计算法,包括:根据需要进行反变形设计的工艺流程,提供源模型、目标模型与名义模型;计算从源模型到目标模型的等效收缩率,基于等效收缩率,得到放缩后的源模型;基于放缩后的源模型和目标模型,逐网格节点比对,得到拉格朗日场;基于等效收缩率和拉格朗日场,定义均匀收缩分量与翘曲变形分量的相互作用关系式;根据关系式,列出以均匀收缩分量和翘曲变形分量为自变量的总变形拉格朗日场的控制方程,并基于方程,得到消除系统误差的反变形解耦补偿量计算公式,确定最优反变形尺寸。本发明能够实现反变形模型的一步、精准重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