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群体微环境控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24449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706881.2

    申请日:2017-08-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群体微环境控制装置及方法,植物群体微环境控制装置包括:箱体、第一传感器箱以及除湿降温装置通气口。通过第一传感器箱内的传感器对植物群体的形态结构及箱体内环境参数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利用箱体表面覆盖有电致变色材料以及除湿机或空调扇的作用,来调节箱体内部的光照强度、温度以及湿度。植物群体微环境控制装置在保证待测量作物群体在不测量时的自然生长的前提下,可以实现待测植物群体微环境精确控制,包括光环境、温湿度等,同时实现作物群体形态结构、同化速率、光分布等的测量。

    一种航空施药沉积质量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10366A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611228791.9

    申请日:2016-1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空施药沉积质量检测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航空喷洒装置、雾滴收集装置、光谱采集装置和雾滴沉积特性分析装置;航空喷洒装置中盛放有混合荧光示踪剂的施药溶液,用于向预设区域喷洒施药溶液;雾滴收集装置为铺设在预设区域内的具有预设宽度的可卷曲的无荧光效果的连续带状介质;连续带状介质用于收集航空喷洒装置喷洒的施药溶液;光谱采集装置用于对收集完施药溶液的连续带状介质进行光谱采集;雾滴沉积特性分析装置用于对光谱采集装置采集的光谱进行分析,计算雾滴在预设区域内的沉积质量。本发明能够较为方便地获取航空施药沉积质量。

    一种主驱动-运动副分离式的大行程模块化农用机械臂

    公开(公告)号:CN11958964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510148214.1

    申请日:2025-02-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用机械领域,提供一种主驱动‑运动副分离式的大行程模块化农用机械臂,包括:安装座、移动座、第一力臂、第二力臂、末端执行器及驱动装置,第一力臂可旋转地安装于安装座,移动座可移动地设于第一力臂,第二力臂可移动地设于移动座;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垂直设置;驱动装置分别与移动座及第二力臂传动连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移动座沿第一力臂的轴向移动,并用于驱动第二力臂相对于移动座沿第一力臂的横截面方向移动,末端执行器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力臂的第一端,末端执行器在第二力臂的带动下到达不同位置以采摘水果。本发明提供的机械臂具有较大的活动行程,提升了水果采摘的效率,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一种温室臭氧浓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733958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110088732.0

    申请日:2021-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温室臭氧浓度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对温室内采集的目标图像进行叶片状态识别,获取与目标图像对应的识别结果;根据识别结果,调整温室内臭氧发生器的工作状态;目标图像为作物叶片的图像,识别结果为与目标图像对应的作物叶片灼烧等级,叶片灼烧等级根据叶片的灼烧程度确定。本发明提供的温室臭氧浓度控制方法及系统,通过对温室内采集的作物叶片图像进行分析处理,从而能准确地识别作物叶片的状态,判断作物叶片的灼烧程度,在此基础上,自动控制温室内臭氧发生器的工作状态,便于温室内臭氧气体浓度的信息化管理,实现臭氧浓度的动态、及时调控,从而使温室内的臭氧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不至于对作物的正常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叶片的语义三维重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475110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820797.5

    申请日:2023-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叶片的语义三维重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以作物叶片三维点云数据为输入,基于三维点云数据生成作物的叶片初始网格、对叶片初始网格重新网格化、将三维叶片网格参数化到二维空间、对二维叶片网格的叶面语义特征点的确定以及基于叶面语义特征点在三维叶片网格中的对应点进行三维语义重建,得到作物叶片的语义三维网格模型。本发明提供的叶片的语义三维重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点云数据,自动实现作物叶片的语义三维网格模型的高精度重建,并使得重建后的语义三维网格模型包含了语义信息,无需大量人工操作,提升了重建的精度以及重建效率。

    一种温室臭氧浓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733958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088732.0

    申请日:2021-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温室臭氧浓度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对温室内采集的目标图像进行叶片状态识别,获取与目标图像对应的识别结果;根据识别结果,调整温室内臭氧发生器的工作状态;目标图像为作物叶片的图像,识别结果为与目标图像对应的作物叶片灼烧等级,叶片灼烧等级根据叶片的灼烧程度确定。本发明提供的温室臭氧浓度控制方法及系统,通过对温室内采集的作物叶片图像进行分析处理,从而能准确地识别作物叶片的状态,判断作物叶片的灼烧程度,在此基础上,自动控制温室内臭氧发生器的工作状态,便于温室内臭氧气体浓度的信息化管理,实现臭氧浓度的动态、及时调控,从而使温室内的臭氧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不至于对作物的正常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