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70376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35278.7
申请日:2013-09-23
Applicant: 蔡肃民
Inventor: 蔡肃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
Abstract: 红外线发生器属航空发动机领域,为了解决传统的红外线靶标用炸药爆燃来获取红外线的方法使打靶训练效率低下、国内还没有高水平红外线靶标的问题,本人发明了一种专门用于红外线靶标的红外线发生器。本红外线发生器是由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助燃器和红外线发生室组成的,其原理是用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作为热动力,经助燃器喷油再次点燃发动机排出的气体,并在红外线发生室内进一步燃烧,使其壳体温度更高,从而在表面产生了较高强度的红外线。这种红外线发生器不仅克服了用炸药爆燃而获取红外线的弊端,还因其所用燃油、燃烧方式等与军机相同,所以产生的红外线特征更接近实际,仿真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165150B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0980131613.6
申请日:2009-06-17
Applicant: N/C探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G·刘易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J15/06 , A01C1/02 , A01C7/081 , B01D53/002 , B01D2257/80 , B01D2258/012 , F01N3/005 , F01N3/043 , F01N3/05 , F01N3/055 , F01N3/30 , F01N5/04 , F01N9/00 , F01N2900/1404 , F01N2900/1628 , Y02A50/2322 , Y02T10/16 , Y02T10/20 , Y02T10/47
Abstract: 用于拖曳气力式播种机的拖拉机的废气调节系统包括被安排成将来自拖拉机的发动机的废气排放物传送到气力式播种机的种子风机的废气管。冷凝器在发动机与种子风机之间接收从中通过的废气管的废气排放物。冷凝器风机冷却冷凝器的表面。计算机控制器响应检测到的废气排放物的温度而可控地改变至少冷凝器风机、种子风机和发动机每分钟转数之一的速率,以将废气排放物的温度保持在所选的温度范围之内,使得废气排放物被安排成通过湿度、经氧化的有机物或生物炭影响种子的发芽。
-
公开(公告)号:CN102159812B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0880131182.9
申请日:2008-12-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9/04 , F01N3/0235 , F01N2240/36 , F01N2260/14 , F02B33/44 , F02B37/02 , F02B37/10 , F02D9/1055 , F02M26/05 , F02M26/37 , Y02T10/144 , Y10T477/679
Abstract: 提供一种内燃机用储压系统,能够防止当在储压容器中储存被加压后的气体时排气压力过度地变高的情况。应用于在排气通路(5)上设置了排气切断阀(10)的内燃机(1),具备如下的储压箱(21):以能够从排气切断阀(10)上游侧的排气通路(5)导入气体并且能够向排气切断阀(10)上游侧的排气通路(5)供给气体的方式被设置,并且能够在内部储存被加压后的气体,该内燃机用储压系统提高排气切断阀(10)上游侧的排气通路(5)内的压力并在储压箱(21)内储存被加压后的气体,具备检测排气压力的排气压力传感器(14),EGR阀(13)当在储压箱(21)内储存了气体时,基于排气压力传感器(14)的检测值进行控制,以使得排气切断阀(10)上游侧的排气通路(5)内的压力被控制在规定的排气压力上限值(Pmax)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3032134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535151.8
申请日:2012-12-12
Applicant: 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靳北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 Y02T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汽动力热气体自身冷却系统,包括设有热气体通道和被汽化流体通道的汽化器、射流泵和冷凝冷却分离器,所述汽化器的所述被汽化流体通道出口与所述射流泵的动力流体喷射口连通,所述射流泵的低压流体入口与所述汽化器的所述热气体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射流泵的流体出口与所述冷凝冷却分离器的被冷却流体入口连通,所述冷凝冷却分离器的液体出口经液体泵与所述汽化器的被汽化流体通道的入口连通,所述冷凝冷却分离器上设有气体出口。本发明不仅能够降低对热气机冷却过程的功耗,而且可以实现利用热气体自身的能量使热气体本身冷却到低于环境温度的状态,为制造闭式循环内燃机提供了工程化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1182797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0710169680.X
申请日:2007-11-13
Applicant: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Inventor: 斯特林·施梅尔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G5/02 , B60K8/00 , F02G2280/50 , Y02T10/1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兰金循环系统和液压储能系统的组合来驱动至少一个汽车组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一发动机状态期间从兰金循环系统中产生流体动力,以驱动至少一个汽车组件;以及在第二发动机状态期间从液压储能系统中产生流体动力,以驱动至少一个汽车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2197204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0980143009.5
申请日:2009-11-05
Applicant: 博格华纳公司
Inventor: S·科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11/0623 , Y10T403/328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接杆(1),这种联接杆具有一个第一杆部分(2),该第一杆部分具有一个球头(3);并且具有一个第二杆部分(4),该第二杆部分具有一个用于保持该球头(3)的接头套座(5),其中在接头套座(5)的一个内圆周表面(6)与球头(3)的一个外圆周表面(7)之间安排了一个引导元件(8,9),该引导元件(8,9)具有至少一个弹簧舌片(10,11),该弹簧舌片支撑在该外圆周表面(7)上并且被连接到支撑在该内圆周表面(6)上的一个支撑段(12,13)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165173A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0880131294.4
申请日:2008-09-26
Applicant: 雷诺卡车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G5/02 , F01N3/0214 , F01N3/023 , F01N3/0233 , F01N5/02 , Y02T10/16 , Y02T10/166
Abstract: 系统(10)包括:排气管线(6),其从发动机收集排气;过滤器(11),其具有有效部分和过滤器旋转装置,所述有效部分插入在排气管线的两个连续部分之间以保持所述排气内含有的微粒,所述过滤器旋转装置被设计为使所述过滤器旋转,以便转换所述过滤器的有效部分;次级管线(17),其把进气沿着与所述过滤器内的排气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朝着所述过滤器的不同于所述有效部分的区域运送,以将微粒从过滤器吹走并将它们在所述次级管线内在下游释放。所述次级管线(17)包括:第一装置(20、21),其位于所述过滤器(11)下游,用于使微粒燃烧并由此加热在所述次级管线内流动的空气;以及第二装置(18、22),其能够将所述热量回收为功。
-
公开(公告)号:CN101209663A
公开(公告)日:2008-07-02
申请号:CN200610169741.8
申请日:2006-1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 , Y02T10/6208
Abstract: 一种复合循环车用动力系统,属于车用动力技术,涉及一种内燃机动力和压缩空气动力的双动力源、并回收制动能和发动机尾气废热的复合循环车用动力系统。它包括发动机、空气压缩机、储气筒、废气换热器、涡轮机、离合器、中央控制机构、底盘。发动机与空气压缩机之间、发动机与底盘之间、涡轮机与底盘之间、空气压缩机与底盘之间,分别采用数个离合器进行连接,空气压缩机与储气筒连接,发动机、储气筒均与废气换热器连接,废气换热器与涡轮机连接,空气压缩机与涡轮机连接。中央控制系统对整个驱动系统进行控制。本发明的有益结果是:油耗低、污染小,提高了驱动系统的效率,且逻辑控制易于实现,适用于新型车用动力系统的开发和传统车用动力系统的改造。
-
公开(公告)号:CN101182797A
公开(公告)日:2008-05-21
申请号:CN200710169680.X
申请日:2007-11-13
Applicant: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Inventor: 斯特林·施梅尔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G5/02 , B60K8/00 , F02G2280/50 , Y02T10/1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兰金循环系统和液压储能系统的组合来驱动至少一个汽车组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一发动机状态期间从兰金循环系统中产生流体动力,以驱动至少一个汽车组件;以及在第二发动机状态期间从液压储能系统中产生流体动力,以驱动至少一个汽车组件。
-
公开(公告)号:CN1847725A
公开(公告)日:2006-10-18
申请号:CN200510063492.X
申请日:2005-04-11
Applicant: 有限会社卡依·爱依知工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 , Y02T10/166
Abstract: 本发明是设计废气再燃装置及其控制装置、蒸气贮存器、冷凝水循环装置,同时做到剔除现有的散热器冷却装置就达成了上述方案。内燃机所排出的未完全燃烧气体通过二次燃烧装置将其完全燃烧的高热经装有热交换装置的锅炉进行高效回收的同时,构成了使热能回收后的冷凝水作为冷却水循环于内燃机的循环装置,可避免内燃机所产生的热以散热器等冷却装置的冷却造成的能源及资源方面的浪费,内燃机套筒加热的高热水流入上述锅炉,彻底回收能源,从而实现了动力再生、高效的热能回收。内燃机工作时所排废气经二次完全燃烧回收利用所产生的高效热能达成高效动力源,防止内燃机产生的热能以散热器冷却造成的浪费。是显著节能的动力发生、热能供给或二者兼备的超节能装置,是一种跨越现实能源浪费的、以节约为目标的装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