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钢卷取张力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405653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810161857.X

    申请日:2018-0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轧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钢卷取张力的控制方法,包括:当带钢头部进入皮带助卷器时,控制卷取张力值为35‑65MPa;当皮带助卷器下降并延迟4‑5秒后,控制卷取张力值阶跃至50.05‑92.95MPa,而后逐渐减小至38.5‑71.5MPa;当卷取的带钢长度达到带钢总长度的1/5时,控制卷取张力值逐渐减小至35‑65MPa;当卷取的带钢长度达到带钢总长度的3/5时,控制卷取张力值保持在35‑65MPa;当卷取的带钢长度达到带钢总长度的4/5时,控制卷取张力值逐渐增大至36.75‑68.25MPa,直至带钢卷取结束。本发明提供的卷取张力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将卷取过程划分为不同阶段,通过对卷取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张力进行设定,可减少甚至避免带钢在卷取过程中松卷缺陷的产生。

    一种轧辊吊装系统
    2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558341U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21040099.X

    申请日:2021-05-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轧辊吊装系统,涉及轧辊起吊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轧辊吊运不便的技术问题。轧辊吊装系统包括吊装工件和吊带,吊装工件设有第一孔和第二孔,第一孔用于轧辊的辊颈穿设,吊装工件成对布置于轧辊的两侧辊颈,第二孔处安装有U型卡扣,U型卡扣与吊带一端固定连接,吊带被配置为挂在天车吊钩。吊装工件与轧辊之间相互作用力稳定,有利于吊装运转过程,整体结构简单,能有效提高现场轧辊吊运的安全性,改善危险事故,提高轧辊吊装作业效率。

    一种改善带钢板形的装置
    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494212U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21390627.8

    申请日:2017-10-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善带钢板形的装置,包括:至少一根第一喷梁和第二喷梁、输送设备及多个喷嘴。第一喷梁对应轧机的上工作辊设置;第一喷梁内部设置有第一流通通道;第一喷梁上开设有与第一流通通道连通的第一进液口和若干第一出液口;第二喷梁对应轧机的下工作辊设置;第二喷梁内部设置有第二流通通道;第二喷梁上开设有与第二流通通道连通的第二进液口和若干第二出液口;输送设备通过管道分别连通第一进液口及第二进液口,以输送处理剂到第一流通通道及第二流通通道;喷嘴固定在第一出液口或第二出液口上。该改善带钢板形的装置能有效抑制高次浪形缺陷的发生,利于提高带钢板形质量,保证生产线稳定顺行。

    一种酸轧轧机支撑辊的轴承座气密性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209397U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20255446.X

    申请日:2020-0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酸轧轧机支撑辊的轴承座气密性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气源,所述气源具有一密闭容置空间;气源连接气管,所述气源连接气管与所述气源连接,且所述气源连接气管与所述密闭容置空间连通;压缩空气过滤器,所述压缩空气过滤器与所述气源连接气管连接;调压阀,所述调压阀的一端与所述压缩空气过滤器通过所述气源连接气管连接;球阀,所述球阀的一端与所述调压阀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球阀的另一端与轴承座连接,解决了轧辊肩环与轧辊配合位置发生位移或肩环与油封配合位置发生磨损造成漏油事故的技术问题,达到了避免轧辊轴承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漏油,能够有效的检测轧辊轴承座装配完成后的气密性的技术效果。

    一种支撑辊轴承座的防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019149U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820275439.9

    申请日:2018-0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撑辊轴承座的防水装置,应用于支撑辊轴承座与轧辊之间,涉及轧机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定盘密封件,所述定盘密封件设置在所述支撑辊轴承座一侧;动盘密封件,所述动盘密封件设置在所述轧辊一侧;其中,所述定盘密封件与所述动盘密封件之间具有第一缝隙;第一挡水罩;第二挡水罩,所述第二挡水罩与所述第一挡水罩相配套覆盖在所述第一缝隙之上;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第二固定环与所述第一固定环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乳化液进入支撑辊轴承座造成轴承部件锈蚀、降低润滑油性能,导致润滑失效的技术问题,达到有效改善轴承润滑效果,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轧辊使用效率的技术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