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20314930U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21199656.1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作业车辆多级防撞减震装置,通过在防护板与中间连接板设置一级缓冲减震装置,中间连接板和安装底板之间设置二级缓冲减震装置,安装底板用于与车辆固定了连接,在车辆受到冲剂时,一级缓冲减震装置和二级缓冲减震装置能够同时起到缓冲的作用,一级缓冲减震装置首先起到缓冲作用,然后至二级缓冲减震装置启动,采用两级缓冲结构能够起到稳定的缓冲,能够大大降低撞击产生的冲击力,从而减少撞击造成的冲击力造成的损失,一级缓冲减震装置采用横向设置的弹簧滑块减震装置和纵向设置的减震弹簧减震装置相结合,能够有效减小冲击缓冲装置的体积,同时提高了缓冲过程的行程,避免了纵向减震压缩行程受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4366300U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20406319.X
申请日:2021-02-2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F01N3/08 , F01N3/021 , F01N3/32 , F01N11/00 , F01N9/00 , F01N13/10 , F01N13/00 , B01D53/92 , B01D53/56 , B01D53/9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冷起动工况下的NOx吸收系统,包括吸收器壳体、废气进气支管和废气排气支管,废气进气支管的一端通过三通换向阀连通于主排气管,吸收器壳体设有水平设置的隔层板,吸收器壳体内位于隔层板下端设有吸附液,废气进气支管的另一端伸入吸附液内;废气排气支管的一端穿过隔层板位于吸附液液面上端,废气排气支管的另一端连通至主排气管,通过在主排气管上设置三通换向阀,利用三通换向阀将经过主排气管的尾气可选择的排入吸收器壳体内的吸附液中,进行强制吸附处理,能够减少汽车冷起动工况下的NOx的排放,本装置结构简单,具备通用性与简易性,进而减少了用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8272223U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22363982.3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碳中和的碳排放采集装置,其包括:排气管、收集网和过滤组件,排气管侧壁连接有外管,所述排气管内壁底部设置有挡圈;收集网设置在所述挡圈上,所述收集网中央设置有振动器;过滤组件包括卡圈和滤网,所述卡圈嵌装在排气管顶部,所述卡圈内侧设置滤网,中和后产生的固体颗粒落在收集网上进行收集,避免固体颗粒顺着排气管落入管道内部造成排气堵塞,中和后的气体通过滤网的再次过滤后从排气管排出,在使用之后,能够将收集网取出,通过收集网上的振动器产生震动将收集网上的颗粒振落,对收集网进行清洁,避免收集网本身网孔被堵影响排气。
-
公开(公告)号:CN214468601U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20406323.6
申请日:2021-02-2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燃料燃烧火焰调节实验装置,通过燃料供给装置将液体燃料通过输液管进入蒸发器预混蒸发罐体内并控制燃料供给量,通过预混气体流量阀控制气瓶组进入蒸发器预混蒸发罐体的预混气体流量,通过调整加热温度使燃料中所有组分汽化并使预混气中的燃料在燃烧前不发生冷凝,利用协流装置和协流气体流量阀对协流气体进行控制以消除环境空气对燃烧火焰的影响,采用燃烧器出口结构和燃料流量、以及预混气种类和流量的选择匹配,实现当量比不同的层流和湍流预混气燃烧火焰,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多组分燃料的蒸发混合和预混当量比的精确控制,极大地降低了液体燃烧器的成本和液体燃料蒸发混合控制的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205477813U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20284788.8
申请日:2016-04-0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燃式发动机机油压力保护装置,包括安装于发动机上的转速传感器和机油压力传感器,转速传感器和机油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转速油压综合控制模块;转速油压综合控制模块的常闭触点与接启动继电器相连;本实用新型使用转速油压综合控制模块通过转速传感器和机油压力传感器采集发动机的转速和机油压力,在发动机起动时,发动机转速≥80rpm,机油压力低于规定压力时,发动机起动回路断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避免和减轻发动机在起动阶段因为机油压力低而造成的影响,如果发动机机油润滑系统存在故障,则该发动机就不能够起动,从根本上消除了机油压力低对发动机的损坏。本实用新型电气装置简单可靠,成本低廉,方便易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