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拉式多层面快递分发箱

    公开(公告)号:CN106043078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525101.X

    申请日:2016-07-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P1/6427 B60P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抽拉式多层面快递分发箱,包括车厢(1)和上下向设置于所述车厢(1)内的若干箱体(2),所述箱体(2)包括位于最上层的上层箱体(3)、位于中间的至少一层中层箱体(4)和位于最下层的下层箱体(5),所述车厢(1)上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滑轨(15),所述上层箱体(3)与所述滑轨(15)滑动连接;所述上层箱体(3)和中层箱体(4)的下表面均沿推拉向设置有滑槽(6),所述滑槽(6)的下表面沿推拉向设置有长条形开口,所述滑槽(6)内设置有滑块(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抽拉式多层面快递分发箱,快递箱能够快速展开,便于在车上寻找快件,无需将快件搬上搬下,节约劳动力及取件时间。

    基于螺旋机构的防护栏快速装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350473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835817.5

    申请日:2015-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螺旋机构的防护栏快速装拆装置,包括卡口、立柱、横杆、上固定板,上移动板、连接杆、下移动板、下固定板和螺纹构件,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通过上下板连接孔由连接杆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通过固定孔固定安装在横杆上,所述横杆通过上移动板和下移动板上的卡口凸台卡扣在卡口上。本发明提供基于螺旋机构的防护栏快速装拆装置,快速接头和横杆组件安装到装有卡口的立柱或者拆卸时均需要使用专用工具,可避免非工作人员的一些恶意破坏;同时安装和拆卸时仅需要简单的旋转动作,有效地降低了工人现场安装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工时和成本,方便快捷。

    用于薄壁曲面零件定位支撑的多点柔性工装

    公开(公告)号:CN102092019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110053752.0

    申请日:2011-03-07

    Inventor: 张洪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薄壁曲面零件定位支撑的多点柔性工装,包括工作台和至少三个支撑固定单元,支撑固定单元均装在工作台上,每个支撑固定单元均包括球铰侧吸真空吸盘、第一升降组件和固定底座,球铰侧吸真空吸盘装在第一升降组件的上部,第一升降组件的下部装在固定底座上;每个支撑固定单元的固定底座均装有第一电磁铁,第一电磁铁与工作台的上表面磁性吸合;工作台上还装有至少两个定位单元,每个定位单元均包括定位销、第二升降组件和定位底座,定位销装在第二升降组件的上端部,第二升降组件的下端部装在定位底座上,定位底座与工作台相连。本发明不仅能精确定位薄壁曲面零件,而且能够在工作台上方便移动以及调整各个支撑固定单元之间距离。

    一种基于电磁原理的船舱清洗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1975789B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010736155.7

    申请日:2020-0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原理的船舱清洗机器人,它包括主动轮、电刷套环、电磁铁线圈、同轴铰链、连接轴、支架、中心平台、水枪和万向支撑轮。水枪安装在中心平台的底部。中心平台通过螺钉与两个支架与左右两边的电刷套环固定连接。两个电刷套环分别嵌套在左右两个连接轴上,两个连接轴通过同轴铰链连接。两个连接轴另一端与主动轮固连。若干电磁铁线圈固定在主动轮的内圈上。每个电磁铁线圈与电刷套环上的电刷接触并导电。两个万向支撑轮分别安装在中心平台底部的前后两端。本发明中的机器人通过正对平面的电磁铁线圈通电产生吸引力,以此来依附在舰船货仓的金属壁面上,通过与平面有倾角的电磁铁线圈通电产生吸引力,使主动轮受到压力转动。

    一种多点阵真空吸附柔性工装系统及其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41986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577819.9

    申请日:2022-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点阵真空吸附柔性工装系统及其定位方法,所述伺服驱动升降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移动板滑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且位于所述伺服驱动升降组件上方,所述伺服驱动升降组件的升降端与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在伺服驱动升降组件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作上下运动,所述顶板固定安装在支架上,且位于移动板上方,若干所述真空吸附单元根据点阵排列穿过顶板与顶板下方的移动板抵接,若干所述锁紧单元根据点阵排列安装在顶板上,且与真空吸附单元一一对应设置。本发明只需要单独控制一个伺服驱动升降组件与锁紧单元配合即可实现柔性工装的定位,快速方便,简化了加工操作,减少了零件加工成本。

    一种具有防撞伤功能的安全漫步机

    公开(公告)号:CN111388953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0236287.3

    申请日:2020-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撞伤功能的安全漫步机,包括支架、两组脚离停止装置、两组手动缓停装置和两组制动箱,两组所述制动箱对称安装在支架两侧顶端,两组所述脚离停止装置分别与两组所述制动箱配合安装、两组所述手动缓停装置分别与两组所述制动箱配合安装。本发明通过脚离停止装置和手动缓停装置这一原理来保证使用者在不使用漫步机时漫步机的脚蹬能快速停止摆动的装置,能够有效杜绝因不规范的使用方式而打到腿的现象,从而避免使用者受伤。

    一种车辆自驱动平移停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454590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810178197.6

    申请日:2018-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自驱动平移停车系统,包括两套传动系统、第一离合系统、第二离合系统、离合开关系统、两套总开关系统、离合复位系统、平移系统、平移板和板链,所述板链连接在平移板两侧,且首尾相连,两套传动系统分别分布在平移板底部两侧,所述平移系统中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平行排布在平移板底部中央位置,第一离合系统和第二离合系统对称排布在平移系统两侧,所述离合开关系统设置在平移系统水平面下,所述两套总开关系统对称设置在离合开关系统的两侧,且位于平移板的下方,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自驱动平移停车系统,应用于侧方位停车,依靠车轮转动实现平移停车,有效地节省了停车空间,减少了汽车停车入位所需的占地面积。

    一种自动出药装置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92246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36290.5

    申请日:2020-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出药装置,曲柄两端分别与上连杆和下连杆的一端连接,上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滑板的一端连接,下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滑板的一端连接,上滑板和下滑板上分别开有上下对应配合的第一药片孔和第二药片孔,第一导药管道的上下端分别与所述上滑板和下滑板嵌套滑动连接,第二导药管道的上下端分别与上滑板和下滑板嵌套滑动连接,曲柄中间设有转轴,转轴与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本发明可用于医院中的药物的自动分拣配给,大大提高了效率,同时也十分的方便可靠,同时有效地解决慢性病患者特别是老年人日常由于服药种类多记不清药量等问题,十分有意义。

    一种双层无干涉便捷停车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331394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088920.1

    申请日:2018-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H6/06 E04H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无干涉便捷停车装置,载车板底面固定有齿条和承载轮,齿条与固定在地面的齿轮啮合,电机带动齿轮旋转,驱动载车板沿导轨来回平移,通过平移方式实现汽车停放,有效缩短汽车停放时前后停车距离;二层的连杆一端铰接车筐,一端铰接地面,卷扬机用绳索连接到车筐,通过重力和绳索驱动实现二层的升降。本发明有效提高了停车位的面积利用率,且上下两层互不干涉,实现便捷停车,解决了停车难问题。

    一种基于微控制器的多运动轴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681928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610826921.2

    申请日:2016-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控制器的多运动轴控制系统,包括上位机、微控制器和若干运动轴,运动轴包括驱动单元和执行单元,执行单元包括电机、联轴器和升降杆;上位机根据参数通过串行口通信方式与微控制器进行数据传输,微控制器基于通信协议解析数据,向驱动单元传输脉冲控制信号,驱动单元将控制信号转换成驱动信号后输出给电机,电机通过联轴器驱动升降杆。本发明的多运动轴控制系统将传统的大面积固定支撑工装改为多点柔性工装,通过多轴协同控制,使得各轴同时动作,并同时到达指定高度,同时支撑零件,有效防止零件的局部受力变形;通过单轴点动控制,使各轴具有运动距离微量补偿的功能,使得电机带动支撑轴实现有效支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