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贴膜装置的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42225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611106124.3

    申请日:2016-1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贴膜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通过负压腔吸附手机膜;以及步骤S2,通过正压腔从手机膜的一侧逐渐向其另一侧施加挤压力,即排出手机膜与手机屏之间的气体,以至手机膜与手机屏贴紧;本发明的自动贴膜装置,设有低压腔和吸板,可以将手机膜放在低压腔一侧的下方,通过通孔面的各通孔吸附,能有效的避免手接触产生指纹痕迹,并且通过负压与正压的逐渐过渡,使吸附在低压腔一侧吸板上的手机膜从一侧渐渐受到高压腔推力的作用,避免了气泡的产生,并逐渐使手机膜挤压手机屏幕上,当手机膜完全脱离低压腔并被高压腔作用后,手机完成贴膜;本装置可以自动为手机贴膜,降低人力物力的同时,具有贴附效果好的优点。

    一种基于功率检测的泵站信息智能监测终端的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53266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11442517.6

    申请日:2017-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功率检测的泵站信息智能监测终端的率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查泵站机组状态,确定泵站机组处于停机状态;启动泵站信息智能监测终端并完成初始化;进行信息配置;进行零点检测;给泵站机组上电,确定泵站机组处于满载状态后,泵站信息智能监测终端按时间间隔获取若干个检测点的功率和流量检测数据,运行基于功率检测的参数率定算法,提取率定参数;将泵站机组断电至停机状态,进行零点漂移检测;将配置信息和确定的率定参数进行存储、上传及完整性检查。实现全面、有效地实时动态监测,并提取出合理的率定参数,可保证测量过程的精确性,计算高效,精度可靠,有助于泵站信息的监测更加精准。

    自动贴膜装置的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4222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06124.3

    申请日:2016-12-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B3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贴膜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通过负压腔吸附手机膜;以及步骤S2,通过正压腔从手机膜的一侧逐渐向其另一侧施加挤压力,即排出手机膜与手机屏之间的气体,以至手机膜与手机屏贴紧;本发明的自动贴膜装置,设有低压腔和吸板,可以将手机膜放在低压腔一侧的下方,通过通孔面的各通孔吸附,能有效的避免手接触产生指纹痕迹,并且通过负压与正压的逐渐过渡,使吸附在低压腔一侧吸板上的手机膜从一侧渐渐受到高压腔推力的作用,避免了气泡的产生,并逐渐使手机膜挤压手机屏幕上,当手机膜完全脱离低压腔并被高压腔作用后,手机完成贴膜;本装置可以自动为手机贴膜,降低人力物力的同时,具有贴附效果好的优点。

    并联式大规模USB扩展装置及工作方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426334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998417.6

    申请日:2015-1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3/4068 G06F2213/0042 G06Q1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并联式大规模USB扩展装置及工作方法、系统,本并联式大规模USB扩展装置包括:若干USB扩展板,各USB扩展板均设有主、从USB总线接口和主、从通信及电源接口,且通过主USB总线接口、主通信及电源接口与上位机相连;并且各USB扩展板之间还适于通过主、从USB总线接口互联和主、从通信及电源接口互联,以实现各USB扩展板之间的数据传送及通信连接;本发明的并联式大规模USB扩展装置中各USB扩展板采用同样的结构,具有良好的互换性,能够扩展出若干USB端口,并且能减少反复插拔设备所需的人力及设备损耗,有利于实现高效的办公自动化,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维护成本低。

    一种基于多参数检测的泵站信息智能监测终端的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51835B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711443635.9

    申请日:2017-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参数检测的泵站信息智能监测终端的率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查泵站机组状态,确定泵站机组处于停机状态;启动泵站信息智能监测终端并完成初始化;进行信息配置;进行零点检测;给泵站机组上电,确定泵站机组处于满载状态后,泵站信息智能监测终端按时间间隔获取若干个检测点的功率、提水水位差和流量检测数据,运行额定流量参数率定算法,提取率定参数;将泵站机组断电至停机状态,进行零点漂移检测;将配置信息和确定的率定参数进行存储、上传及完整性检查。实现全面、有效地实时动态监测,并提取出合理的率定参数,可保证测量过程的精确性,计算高效,精度可靠,有助于泵站信息的监测更加精准。

    一种基于电流检测的泵站信息智能监测终端的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68657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711443665.X

    申请日:2017-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流检测的泵站信息智能监测终端的率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查泵站机组状态,确定泵站机组处于停机状态;启动泵站信息智能监测终端并完成初始化;进行信息配置;进行零点检测;给泵站机组上电,确定泵站机组处于满载状态后,泵站信息智能监测终端按时间间隔获取若干个检测点的电流和流量检测数据,运行基于电流检测的参数率定算法,提取率定参数;将泵站机组断电至停机状态,进行零点漂移检测;将配置信息和确定的率定参数进行存储、上传及完整性检查。实现全面、有效地实时动态监测,并提取出合理的率定参数,可保证测量过程的精确性,计算高效,精度可靠,有助于泵站信息的监测更加精准。

    一种光伏电站中短期发电量的预测方法及预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512763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891167.6

    申请日:2015-1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电站中短期发电量的预测方法及预测系统,本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收集光伏电站所在地的与日期相对应的历史环境信息、历史发电量数据;步骤S2,对预知的环境因素及历史环境信息中确定的各历史环境因素分别进行数值化处理;步骤S3,建立光伏电站的发电量与环境因素的影响模型,以预测光伏电站中短期的发电量。本发明根据光伏电站历史发电量数据和天气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基于大数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寻求各环境因子对光伏发电量的直接或耦合作用,实现对光伏电站中短期发电量的预测和评估,为光伏企业的生产和调度提供数据基础,大幅提高企业投运盈利。

    一种基于多参数检测的泵站信息智能监测终端的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51835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11443635.9

    申请日:2017-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参数检测的泵站信息智能监测终端的率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查泵站机组状态,确定泵站机组处于停机状态;启动泵站信息智能监测终端并完成初始化;进行信息配置;进行零点检测;给泵站机组上电,确定泵站机组处于满载状态后,泵站信息智能监测终端按时间间隔获取若干个检测点的功率、提水水位差和流量检测数据,运行额定流量参数率定算法,提取率定参数;将泵站机组断电至停机状态,进行零点漂移检测;将配置信息和确定的率定参数进行存储、上传及完整性检查。实现全面、有效地实时动态监测,并提取出合理的率定参数,可保证测量过程的精确性,计算高效,精度可靠,有助于泵站信息的监测更加精准。

    一种泵站信息智能监测终端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918343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1443633.X

    申请日:2017-12-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泵站信息智能监测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单元,均与中央处理单元相互双向通讯的信息获取单元、数据存储单元、人机交互单元和远程通信单元,分别为中央处理单元、信息获取单元、数据存储单元、人机交互单元和远程通信单元提供电能的电能管理单元,以及与信息获取单元相连的若干个电流变换装置。通过电流变换装置串入泵站水泵机组的供电回路进行信息的获取,可大幅减小监测终端设备的体积,体积小巧、安装方便、便于携带;同时经济实用,具有良好的互换性和扩展性;以及能够同时对多个站点的多台机组进行同时在线监测,使得监测信息更加全面,从而大幅提高泵站信息的集成程度。

    一种基于微控制器的多运动轴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681928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610826921.2

    申请日:2016-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控制器的多运动轴控制系统,包括上位机、微控制器和若干运动轴,运动轴包括驱动单元和执行单元,执行单元包括电机、联轴器和升降杆;上位机根据参数通过串行口通信方式与微控制器进行数据传输,微控制器基于通信协议解析数据,向驱动单元传输脉冲控制信号,驱动单元将控制信号转换成驱动信号后输出给电机,电机通过联轴器驱动升降杆。本发明的多运动轴控制系统将传统的大面积固定支撑工装改为多点柔性工装,通过多轴协同控制,使得各轴同时动作,并同时到达指定高度,同时支撑零件,有效防止零件的局部受力变形;通过单轴点动控制,使各轴具有运动距离微量补偿的功能,使得电机带动支撑轴实现有效支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