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65786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110344664.6
申请日:2011-11-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F1/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13/008 , F01N13/10 , F01N2560/025 , F01N2590/04 , F02B61/02 , F02B77/086 , F02D41/143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气传感器的安装构造,在不具有加热器构造的废气传感器中,在内燃机启动后可以早期开始高精度地检测氧气,且确保耐热性的同时,提高氧气的检测精度。在内燃机(2)的缸盖(31)的排气孔(40)的内壁,在排气孔(40)的上游侧入口即排气口(43)与排气孔出口即排气管安装部(74)之间,设有沿着废气的流通方向的废气捕集槽(64),以废气传感器(62)的前端部位于该废气捕集槽(64)的后方的方式安装废气传感器(62)。
-
公开(公告)号:CN102312742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110184694.5
申请日:2011-07-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D4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内燃机的燃料喷射系统,其基于节气门开度来确定用于将空燃比设为目标空燃比的基本燃料喷射量,并进行燃料喷射控制,使得成为利用根据氧传感器的检测值学习到的学习值修正基本燃料喷射量而得到的燃料喷射量,其中,该车辆用内燃机的燃料喷射系统能够进行控制,使得即使在打开用于控制流过旁路通道的进气量的旁通阀以增加进气量时也能够得到适当的空燃比,所述旁路通道绕开节气门。控制单元对于通过节气门而流过进气通道的进气的部分,采用受节气门开度的影响的第1学习值进行喷射量修正,并且对于流过旁路通道的进气的部分,采用与节气门开度无关的第2学习值进行喷射量修正。
-
公开(公告)号:CN1603585B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410079897.8
申请日:2004-09-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M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25/06 , Y02T10/121 , Y10T477/753 , Y10T477/79
Abstract: 一种可降低离合器连接前的内燃机转速的变动并谋求提高乘坐舒适感的内燃机的漏气控制装置。在具有起动离合器的车辆上搭载的四冲程周期内燃机中,其包括向曲轴箱(C)内导入新气的新气导入通路(131)、将曲轴箱(C)内的漏气返回进气系统的漏气返回通路(135)、设置在新气导入通路(131)和漏气返回通路(135)的至少一个通路上并开闭该通路的控制阀(140)、对控制阀(140)进行开闭控制的控制装置(141),控制装置(141)在车辆起动时起动离合器(91)连接的状态下将控制阀(140)从闭阀状态转切换成开阀状态的内燃机的漏气控制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811140A
公开(公告)日:2006-08-02
申请号:CN200610006204.1
申请日:2006-01-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N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辆的排放装置,其在将消音器(25)连接在从发动机(6)延伸的排气管(23)的车辆的排放装置中,在排气管(23)的中途及/或所述消音器(25),备有催化剂转换器(30);该催化剂转换器(30)中,通向催化剂室(53)的排放气体的导入管(55)和排出管(57),集中配置在该催化剂室的一端侧。从而以寻求催化剂转换器的布局多样化的方式构成,并能够促进冷机状态中的催化剂活性化。
-
公开(公告)号:CN1654799A
公开(公告)日:2005-08-17
申请号:CN200510006341.0
申请日:2005-01-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D4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论发动机由脚蹬和起动器电机的哪一个来起动,都可以经常得到最优的燃料喷射量的发动机起动装置。在作为发动机起动部件而同时设置脚蹬起动踏板以及起动器电机、且比平常增量校正发动机起动时的燃料喷射量的发动机起动控制装置中,包括:起动判别部件,判别发动机是由脚蹬起动踏板以及起动电机的哪一个起动;以及控制部件,根据所述判别结果来控制发动机起动时的增量校正量,所述控制部件将发动机由脚蹬起动踏板起动时的增量校正量,比由起动器电机起动时的增量校正量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603585A
公开(公告)日:2005-04-06
申请号:CN200410079897.8
申请日:2004-09-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M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25/06 , Y02T10/121 , Y10T477/753 , Y10T477/79
Abstract: 一种可降低离合器连接前的内燃机转速的变动并谋求提高乘坐舒适感的内燃机的漏气控制装置。在具有起动离合器的车辆上搭载的四冲程周期内燃机中,其包括向曲轴箱(C)内导入新气的新气导入通路(131)、将曲轴箱(C)内的漏气返回进气系统的漏气返回通路(135)、设置在新气导入通路(131)和漏气返回通路(135)的至少一个通路上并开闭该通路的控制阀(140)、对控制阀(140)进行开闭控制的控制装置(141),控制装置(141)在车辆起动时起动离合器(91)连接的状态下将控制阀(140)从闭阀状态转切换成开阀状态的内燃机的漏气控制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403695A
公开(公告)日:2003-03-19
申请号:CN02123141.9
申请日:2002-06-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D41/24
Abstract: 本发明的小型车辆的发动机进气量控制装置,在小型车辆中,在节气阀阀体周围合理地配置控制燃料喷射的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及耦合器。在座椅2正下方的行李箱3和在其下方设置的发动机5之间,设置了具有进气通道17a和节气阀21的节气阀阀体17的小型车辆中,在节气阀阀体17的左右侧面的一个面上安装检测发动机5运转状态的传感器64、73、76和根据该传感器64、73、76的输出信号来控制发动机5的燃料喷射阀20动作的电子控制单元84,与电子控制单元84连接、并且结合口80a对着节气阀阀体17的左右侧面的另一面的耦合器80设置在节气阀阀体17的上方。
-
公开(公告)号:CN102032059B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010287836.6
申请日:2010-09-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的空燃比学习控制装置,内燃机具备向吸气通路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向吸气通路放出蒸发气体地总是与吸气通路连通地在燃料箱及吸气通路之间设置的过滤罐、检测在排气通路流通的排气中的残余氧浓度的氧传感器和进行学习控制从而控制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量的控制单元,上述学习控制用于使根据氧传感器的检测值而得到的空燃比接近目标空燃比;其中,该内燃机的空燃比学习控制装置利用避免成本增加的简单结构,降低由蒸发气体流入到吸气通路而给空燃比带来的影响。控制单元(C),在预测从过滤罐(24)向吸气通路(17)放出蒸发气体期间,对用学习控制确定的燃料喷射量的减少量施加规定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312742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110184694.5
申请日:2011-07-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D4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内燃机的燃料喷射系统,其基于节气门开度来确定用于将空燃比设为目标空燃比的基本燃料喷射量,并进行燃料喷射控制,使得成为利用根据氧传感器的检测值学习到的学习值修正基本燃料喷射量而得到的燃料喷射量,其中,该车辆用内燃机的燃料喷射系统能够进行控制,使得即使在打开用于控制流过旁路通道的进气量的旁通阀以增加进气量时也能够得到适当的空燃比,所述旁路通道绕开节气门。控制单元对于通过节气门而流过进气通道的进气的部分,采用受节气门开度的影响的第1学习值进行喷射量修正,并且对于流过旁路通道的进气的部分,采用与节气门开度无关的第2学习值进行喷射量修正。
-
公开(公告)号:CN102140971B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110031016.5
申请日:2011-01-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空燃比学习控制装置,即使在O2反馈区域以外的区域中也进行基于燃料喷射的空燃比控制,该燃料喷射反映内燃机的时效变化。控制单元在O2反馈区域以外的负载区域中,使用与该负载区域相邻的O2反馈区域的学习值来控制燃料喷射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