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冷却恒定器及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762089B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710112365.7

    申请日:2017-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冷却恒定器及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恒定器壳体、冷却恒定器基座、散热器排气水管接头、发动机排气水管接头、泄压阀、膨胀水管接头、内置芯体及传感器总成;散热器排水管接头、发动机排气水管接头、泄压阀及膨胀水管接头均设置于冷却恒定器基座上。本发明通过在膨胀水壶与散热器之间增加车用冷却恒定器,并且通过内置芯体通过一级物理吸收、隔离和二级、三级化学作用,吸收冷却系统工作中产生的铁锈、水垢、气泡并反应处理钙镁离子、铁离子、酸性离子等潜在威胁,维持冷却液PH值恒定,为系统输出清洁、安全的冷却液,从而确保冷却系统安全持久高效运行,大大降低整车故障率和用户用车成本。

    一种膨胀水壶及处理方法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837515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710113123.X

    申请日:2017-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膨胀水壶及处理方法,包括膨胀水壶壳体,水壶端盖,膨胀水壶壳体内由隔板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在水壶端盖上设置有加注口、压力盖密、散热器排气水管接头、发动机排气水管接头、发动机补水管接头、泄压导管、排气导管及内置芯体。本技术方案通过膨胀水壶壳体内的两个腔室和一个内置芯体,通过一级物理吸收、隔离和二级、三级化学作用,吸收冷却系统工作中产生的铁锈、水垢、气泡并反应处理钙镁铁离子及酸性离子等潜在威胁,维持冷却液pH值恒定,为系统输出清洁、安全的冷却液,从而确保冷却系统安全持久高效运行,降低整车故障率和用车成本。

    一种柴油恒温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99552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611013833.7

    申请日:2016-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柴油恒温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第一PTC陶瓷加热器、第二PTC陶瓷加热器、温度传感器、控制器、散热器、发动机进油管及发动机回油管;第一PTC陶瓷加热器设置于发动机进油管与散热器之间,第二PTC陶瓷加热器设置于发动机进油管与发动机回油管之间;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发动机进油管的出油口处。本技术方案可实现油温的双向控制,即可加热也可降温;采用PTC加热器热阻小换热效率高,灵敏度高温控精准,安全性高;发动机进油管与发动机回油管不连接,即发动机进油与发动机回油不混合,不影响进回阻力。

    一种散热器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870114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12934.8

    申请日:2017-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器,包括压差传感器、上水室、散热芯体及下水室;上水室设置于散热芯体的上部且与散热芯体连通,下水室设置于散热芯体的下部且与散热芯体连通;上水室包括三个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及第三腔室。本发明一方面通过一级物理吸收、隔离和二级、三级过滤时的化学作用。吸收冷却系统工作中产生的铁锈、水垢、气泡并反应处理钙镁离子、铁离子、酸性离子等潜在威胁,维持冷却液PH值恒定,为系统输出清洁、安全的冷却液,从而确保冷却系统安全持久高效运行;另一方面具有优秀的发动机水套、散热器除气、为发动机水套补水和冷却系统提供膨胀空间功能,让整车可以取消膨胀水壶,缩减复杂的水路,降低整车故障率和用户用车成本。

    一种散热器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870109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12971.9

    申请日:2017-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器,包括上水室、散热芯体及下水室;上水室设置于散热芯体的上部且与散热芯体连通,下水室设置于散热芯体的下部且与散热芯体连通;上水室包括三个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及第三腔室。本发明一方面通过一级物理吸收、隔离和二级、三级过滤时的化学作用。吸收冷却系统工作中产生的铁锈、水垢、气泡并反应处理钙镁离子、铁离子、酸性离子等潜在威胁,维持冷却液PH值恒定,为系统输出清洁、安全的冷却液,从而确保冷却系统安全持久高效运行;另一方面具有优秀的发动机水套、散热器除气、为发动机水套补水和冷却系统提供膨胀空间功能,让整车可以取消膨胀水壶,缩减复杂的水路,其技术大大降低整车故障率和用户用车成本。

    一种膨胀水壶及处理方法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812594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710112011.2

    申请日:2017-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膨胀水壶及处理方法,包括膨胀水壶壳体,水壶端盖,膨胀水壶壳体内由隔板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在水壶端盖上设置有加注口、压力盖密、散热器排气水管接头、发动机排气水管接头、发动机补水管接头、泄压导管、排气导管及内置芯体。本技术方案通过膨胀水壶壳体内的两个腔室和一个内置芯体,通过一级物理吸收、隔离和二级、三级化学作用,吸收冷却系统工作中产生的铁锈、水垢、气泡并反应处理钙镁铁离子及酸性离子等潜在威胁,维持冷却液pH值恒定,为系统输出清洁、安全的冷却液,从而确保冷却系统安全持久高效运行,降低整车故障率和用车成本。

    一种柴油恒温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23203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013824.8

    申请日:2016-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1/125 F02M31/20 F02M31/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柴油恒温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发动机进油管、第一PTC陶瓷加热器、第二PTC陶瓷加热器、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温度传感器及控制器;两个PTC陶瓷加热器相对设置于发动机进油管两侧,两个散热器分别设置于两个PTC陶瓷加热器的外侧,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发动机进油管的出油口处,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两个PTC陶瓷加热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本技术方案可实现油温的双向控制,即可加热也可降温;本技术方案采用PTC加热器热阻小换热效率高,灵敏度高温控精准,安全性高;发动机进油管与发动机回油管不连接,即发动机进油与发动机回油不混合,不影响进回阻力。

    车辆后防护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347276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1042144.9

    申请日:2016-1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56 B60R19/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后防护,其安装在车身纵梁的尾部,包括:后保险杠;后摆臂,后摆臂的一端与车身纵梁转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后保险杠转动连接;副摆臂,所述副摆臂的一端与车身纵梁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后保险杠转动连接;后摆臂、副摆臂与车身纵梁围成一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底角为与后保险杠相连的活动端,所述活动端可关于纵梁上下运动;在车身纵梁上还设有限制所述后摆臂转动角度的限位装置。本装置后摆臂、副摆臂与车身纵梁围成一三角形,三角形的底角为与后保险杠相连的活动端,活动端可关于纵梁上下活动,从而实现离去角调节。

    一种车辆的OTA测试方法及系统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5668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812578.7

    申请日:2024-12-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的OTA测试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按照电子控制单元是否属于主控节点,将所有电子控制单元分为主控组和非主控组;OTA测试时,主控组和非主控组并行进行不同的测试及修正。本申请按照电子控制单元是否属于主控节点,将电子控制单元分为主控组和非主控组,将全部的车内电子控制单元解耦分割,并且在OTA测试时,不同分组并行进行不同的测试,修正时间相互错开,节省了测试过程中的整体修正时间,能够实现提高OTA测试效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OTA测试周期很长,整体测试效率不高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